義大利文學《玫瑰的名字》

世界文學有那些必看正典?~怎麼看?~看什麼?

這次的世界文學正典,有哪些大師重要著作非看不可?
外語學院老師將陸續傾囊公開自己的私藏書單,並分享個人閱讀的心得及感想。
邀請大家一起來 "讀冊"~ 回應分享妳/你個人的書評!

 

評介:                                          倪安宇老師

中世紀歐洲正處在羅馬教廷與帝國統治相互抗衡的陰影之中,方濟各會修士威廉為了參加一場關於神權與王權的辯論會,帶著徒弟阿德索遠赴義大利北部山區的本篤會修道院。在他們抵達之前,修道院發生了一起命案:插圖裝幀師阿德莫離奇墜谷身亡。隨後七天之內,陸續有草藥師、圖書館助理等人離奇死亡。面對一連串的命案,修道院裡起了一陣恐慌,眾人認為這是〈默示錄〉中七聲號角所預言的末世來臨,但威廉覺得案情並不單純,他一方面要與來自教會的保守勢力對抗,一方面則要暗中進行調查,找出事件的真相。然而他越是深入探究,越陷入盤根錯節的陰謀論中讓人迷失了自我,直到他發現所有秘密的答案,似乎都隱藏在那座全基督教世界藏書最豐富的八角形圖書館中……。

《玫瑰的名字》,是由享譽國際的義大利符號學家艾柯於四十八歲才完成的第一部小說,一九八○年初版,隔年贏得義大利最重要的文學獎Premio Strega;在義大利文學類暢銷書排行榜盤踞長達七年,於四十八個國家出版,全球銷售約三千萬冊,法國《世界報》選為二十世紀最具代表性的百大書籍之一。不僅讓廣大讀者認識他,也讓其他作家爭相投入符號解謎的寫作路線。


義大利文學《滅頂與生還》

世界文學有那些必看正典?~怎麼看?~看什麼?

這次的世界文學正典,有哪些大師重要著作非看不可?
外語學院老師將陸續傾囊公開自己的私藏書單,並分享個人閱讀的心得及感想。
邀請大家一起來 "讀冊"~ 回應分享妳/你個人的書評!

 

評介:                                        倪安宇老師

二次世界大戰,德國的種族政策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烙印。數百萬名猶太人被送入納粹集中營,只有少部分得以倖存回到家鄉,這之中有人選擇沉默,有人則選擇訴說自己的親身經驗,作為這場人類浩劫的見證。

義籍猶太人普利摩‧李維(Primo Levi,1919-1987)於一九四三年加入游擊隊被捕,一九四四年初移至德國的奧茲維茲集中營,四五年初為蘇俄軍隊所救,開始漫長的歸鄉之旅,於同年十月才回到家鄉都靈(Torino)。

集中營文學,一般可分為三種,親身經歷者的日記或回憶錄文學創作,或從社會及歷史角度所做的研究。李維選擇紀錄、剖析集中營生活種種,及人性的多重面貌與掙扎。

《滅頂與生還》(I sommersi e i salvati),是李維生前最後一部作品,也是他對集中營經驗最沉痛的省思。他冷靜研究某些人類心靈,提出證據,紀錄極端經驗,闡明排他心理的負面結果,思索身處特殊環境下的人類行為及記憶的真實性,同時試著擺脫痛苦。以近似人類學家的角度,呈現集中營內的生存法則、制度與結構,也在敘述夢境、刻劃人物時,將心中的不安,對人性的質疑一一羅列。
李維身兼化學家、作家及歷史見證人三職,同時也是義大利最著名的「非職業作家」。


義大利文學《死了兩次的男人》

世界文學有那些必看正典?~怎麼看?~看什麼?

這次的世界文學正典,有哪些大師重要著作非看不可?
外語學院老師將陸續傾囊公開自己的私藏書單,並分享個人閱讀的心得及感想。
邀請大家一起來 "讀冊"~ 回應分享妳/你個人的書評!

 

評介:                                           倪安宇老師

富家子弟帕斯卡在父親過世後,被遺產管理人巴塔騙光家產,幾乎落得身無分文。被迫與巴塔姪女結婚後感情不睦,一日赴蒙地卡羅賭博贏得巨額金錢,恰巧看到家鄉報紙刊登了自己的錯誤死訊,遂改名換姓遠走羅馬,期望能展開新生活。


戀上房東女兒的帕斯卡卻發現自己因缺乏戶籍身分,既無法工作,也無法結婚。加上金錢遭竊,萬念俱灰下決定假裝自殺,返回故鄉希望能重新擁有真實的人生。然而人事已非,妻子改嫁,鄰里也視他為陌生人。他只能在圖書館擔任助理,撰寫自己的人生故事,等待真正的死亡日來臨。


這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皮藍德婁(Luigi Pirandello, 1867-1936)早期小說作品,有濃厚的自傳色彩。皮藍德婁因家中破產,見識人情冷暖,認為每個人都戴著面具而活,這個面具便是約定俗成的「身分」:姓名、頭銜、財富。或許有人終其一生都試圖摘下面具,卻只有在死亡那一刻才能赤裸裸地以真實面目示人。


義大利文學《君王論》

世界文學有那些必看正典?~怎麼看?~看什麼?

這次的世界文學正典,有哪些大師重要著作非看不可?
外語學院老師將陸續傾囊公開自己的私藏書單,並分享個人閱讀的心得及感想。
邀請大家一起來 "讀冊"~ 回應分享妳/你個人的書評!

 

評介:                                        倪安宇老師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馬基維里(Niccolò Machiavelli, 1469-1527)的政治論著。《君王論》寫於一五一三年,不同於當時以亞里斯多德和基督教信仰與道德為基礎的政治思想主流,於一五五七年被列為禁書。
馬基維利堅決支持中央集權,認為義大利因為各城邦國家彼此傾軋爭鬥,不是統一的民族國家,加上教宗和教會存在,因此喪失了中世紀時期的商業貿易地位,倍受法國、西班牙等國的蔑視蹂躪。

因此他將長期觀察政治權力鬥爭的經驗記錄下來,成為一種「知識」,在書中強調國家是一種絕對價值,也鼓勵運用各種技巧以掌握權力,即便違背道德良心或觸犯宗教信仰也在所不惜,因為以國之名,君王有理由採取任何為建立、維持及擴充國家權力的一切手段,可說是道地的「君王寶典」,與其他訴求道德訓誡的同類型著作大異其趣。


義大利文學《瘋狂的奧蘭多》

世界文學有那些必看正典?~怎麼看?~看什麼?

這次的世界文學正典,有哪些大師重要著作非看不可?
外語學院老師將陸續傾囊公開自己的私藏書單,並分享個人閱讀的心得及感想。
邀請大家一起來 "讀冊"~ 回應分享妳/你個人的書評!

 

評介:                                         倪安宇老師

亞里歐斯托(Ludovico Ariosto, 1474-1533)的敘事史詩作品《瘋狂的奧蘭多》可說是另一部作品《熱戀的奧蘭多》的續篇。故事以查理曼大帝發動攻打回教徒的戰爭為背景,訴說麾下騎士奧蘭多和印度公主安潔莉嘉的愛情故事。一篇篇冒險犯難的傳奇故事,搭配國王、僧侶、妖魔、仙女等人物,加上驚心動魄的比武和戰爭場面,融合了敘事、抒情、悲喜劇元素,模仿的是中世紀流行的騎士傳奇文學體。


全書共四十六歌。可分為三大主軸:基督徒和回教徒的戰爭,最後基督徒獲得大勝;奧蘭多和其他騎士苦苦追求安潔莉嘉,但安潔莉嘉最後嫁給了一個回教士兵麥鐸爾,導致奧蘭多失望發狂;騎士羅吉耶洛和女將布萊德夢有情人終成眷屬。

在亞里歐斯托筆下,貴族階級的思維跟現實完全脫離,充滿了不理性的熱情,往往表現在毫無道理的騎士比武上。其戲劇張力在於明知這些人類文明烏托邦的基礎價值觀面臨危機,卻依舊勇往直前。


義大利文學《十日談》

世界文學有那些必看正典?~怎麼看?~看什麼?

這次的世界文學正典,有哪些大師重要著作非看不可?
外語學院老師將陸續傾囊公開自己的私藏書單,並分享個人閱讀的心得及感想。
邀請大家一起來 "讀冊"~ 回應分享妳/你個人的書評!

 

評介:                                           倪安宇老師

《十日談》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作家薄伽丘的作品。
一三四八年,翡冷翠因瘟疫爆發,造成無數居民死亡。隔年薄伽丘便以此為背景,完成《十日談》。故事描述七女三男為躲避瘟疫,暫住在郊外山上別墅,每日除了唱歌跳舞外,為了打發時間,決定每人每天講一個故事解悶。十天總共說了一百個故事,是為《十日談》。


一百個故事來源廣泛,有古羅馬文學、中世紀寓言、東方民間故事,甚至包括稗官野史,結合了古典文學及民間文學。除了對現實生活的描述外,也對統治階層如貴族、教會的道貌岸然腐敗亂象極盡嘲諷之能事。歌頌愛情,認為那是美好情操之源,藉此批判禁慾主義;肯定商賈和手工藝匠的才幹與智慧。那正是進入文藝復興時期後的社會真實面貌,新的社會階層崛起,同時影響價值觀的變革。雖然在當時受到教會勢力的批判,但對後世文學創作影響頗深。


義大利文學《莫拉維亞短篇小說集》

世界文學有那些必看正典?~怎麼看?~看什麼?

這次的世界文學正典,有哪些大師重要著作非看不可?
外語學院老師將陸續傾囊公開自己的私藏書單,並分享個人閱讀的心得及感想。
邀請大家一起來 "讀冊"~ 回應分享妳/你個人的書評!

 

評介:                                              倪安宇老師

作者莫拉維亞(Alberto Moravia, 1907-1990)以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羅馬為故事背景,以七十個第一人稱的短篇故事,紀錄當時的社會氛圍與現實。
透過對社會不同階級的人物描述,清楚勾勒出戰後百廢待興的生活。有人溫飽皆有問題,有人卻能過著安逸生活,擁有汽車或到外地去度蜜月。同時也預告了二十年後的經濟起飛。彷彿一雙冷靜的眼睛觀看世界的同時,留下了歷史紀錄。堪稱新寫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作。


義大利於反法西斯及抗戰期間興起的新寫實主義文學形式,於戰後初期至五○年代達到高峰。戰後的知識份子面臨的不僅僅是心理上的問題,同時也是社會-意識型態的問題,專注於以文學內容紀錄、描繪新世界,摒棄空洞虛華的文學形式。戰爭和游擊隊的經驗、農民暴動、勞工抗爭成為新的藝術語言,當時受影響的除了文學外亦包括了建築、繪畫,尤其反映在電影藝術上。然而意識型態過於僵硬、平鋪直敘的單調表達最終使得於原本共同基礎薄弱、百家爭鳴的新寫實主義語言漸漸被超越。


義大利文學《約婚夫婦》

世界文學有那些必看正典?~怎麼看?~看什麼?

這次的世界文學正典,有哪些大師重要著作非看不可?
外語學院老師將陸續傾囊公開自己的私藏書單,並分享個人閱讀的心得及感想。
邀請大家一起來 "讀冊"~ 回應分享妳/你個人的書評!

 

評介:                                              倪安宇老師

農村紡織工人倫佐與露琪婭互相愛慕,訂下婚約。結婚前夕,倫佐遭覬覦露琪婭美色的地主堂羅德里哥陷害,被迫亡命他鄉,露琪婭只得避難至蒙札城修道院。堂羅德里哥派人劫持露琪婭後,為她的純潔高尚情操所感動,決心悔改。原本已向聖母許下守貞誓願的露琪婭與倫佐再度相遇,在神父勸說下終於答應倫佐請求,結為連理。
以一對情侶的悲歡離合為主軸,描繪十七世紀外有異族入侵統治、內受貴族專制勢力壓迫的義大利低下階層的人物樣貌及生活現實,並帶出民族獨立、追求自由和平等的議題。是義大利文學史上第一部以勞工階級為主人翁的小說。


作者曼佐尼(Alessandro Manzoni, 1785-1873)的創作年代,正是義大利身處反抗外侮、統一聲浪日高的歷史轉折期。以貌似抒情浪漫的愛情故事指控社會的冷酷無情,為民族復興運動的崛起做好鋪陳,並且用翡冷翠老百姓口語為書寫語言,讓《約婚夫婦》成為義大利文學歷史小說最重要的代表作。


義大利文學《看不見的城市》

世界文學有那些必看正典?~怎麼看?~看什麼?

這次的世界文學正典,有哪些大師重要著作非看不可?
外語學院老師將陸續傾囊公開自己的私藏書單,並分享個人閱讀的心得及感想。
邀請大家一起來 "讀冊"~ 回應分享妳/你個人的書評!

 

評介:                                               倪安宇老師

隨著父親和叔叔遠赴東方經商的馬可波羅成為大汗忽必烈的座上賓。每次馬可波羅出使遊歷回來,必向忽必烈報告各個城市所見所聞。君臣一問一答之間,不僅虛幻與真實交錯,記憶與想像互相輝映,甚至還出現了未來時空的摩天大樓、機場等,因此可說是作者卡爾維諾現身說法藉古喻今,刻意向讀者宣告這本書確實是小說,並凸顯了現實的多重性。


《看不見的城市》分為十一個主題:城市與欲望、城市與符號、輕盈的城市、貿易的城市、城市與眼睛、城市與名字、城市與死亡、城市與天空、連綿的城市、隱匿的城市。但所有馬可波羅描述的城市綜合起來,其實是從不同視角、面向、時間看到的故鄉威尼斯。見與不見,顯然是觀者(或讀者)的選擇。跟《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一樣,再次強調了觀看(閱讀)時觀者扮演的腳色。


義大利文學《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

世界文學有那些必看正典?~怎麼看?~看什麼?

這次的世界文學正典,有哪些大師重要著作非看不可?
外語學院老師將陸續傾囊公開自己的私藏書單,並分享個人閱讀的心得及感想。
邀請大家一起來 "讀冊"~ 回應分享妳/你個人的書評!

 

評介:                                           倪安宇老師

伊塔羅•卡爾維諾的名作《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是一本小說,也是一本關於小說的小說,關於閱讀和寫作的故事,關於作者和讀者的故事,關於文本與文本之間關係的故事。被歸類為後現代主義的後設小說。
讀者興致勃勃地買了伊塔羅•卡爾維諾的《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正看到入迷之處卻突然發現故事變得格格不入而被迫中斷閱讀,原來是書頁裝訂錯誤所致。讀者拿回書店更換,得到一本截然不同的小說,然而看到一半同樣的事情再度發生。讀者鍥而不捨屢次更換的結果,總共看了十本互異其趣的小說……。
全書共有十個標題,所有標題連結起來,則又形成另外一個故事的開頭:「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在馬爾泊克鎮外,從陡坡上斜倚下來,不怕風吹或暈眩,在逐漸累積的陰影中往下望,在一片纏繞交錯的線路網中,在一片穿織交錯的線路網中,月光照映的銀杏葉地毯,環繞一空墓,甚麼故事在那頭等待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