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份先由本校圖書館館員分享心得,
十一月份進行閱讀心得分享競賽活動,
歡迎您報名「參加競賽」或利用「迴響」分享您的心得。
« 20)Peggy's reading corner--by Peggy | Main | 18)M--by M式口吻 »
影音作品:藍色大門
作者:楊雅喆(大眾傳播學系校友)
出版項:臺北市:公共電視,2002
館藏地:總館5樓非書資料室
索書號:DVD 987.83 /8577
「我看不見啊!」一開始始終不能理解為何孟克柔始終看不見,後來懂了,因為她所愛的就是她眼前這個擁有美麗夢想的女孩,所以她看不見,看不見那個她夢想中的未來。
孟克柔在體育館牆上的塗鴉究竟寫些什麼?為什麼林月珍用孟克柔的名子寫信?心中有很多很多的問號,劇中有很多沉靜的時刻,孟克柔的藍色憂鬱與張世豪天真爛漫的藍,強烈的對比卻調和成最佳的色彩;大部分的人將這部片著墨於孟克柔與張世豪之間的關係,但在看這部片時,我滿腦子都在思考林月珍到底在想些什麼,是把孟克柔定位在可以分享心中所有祕密的知心好友,還是一個可以任她竭盡所能撒嬌的對象,對於張士豪的情感究竟是真是假,收集所有有關他的事物,喝過的瓶子、穿過的鞋、寫過的筆、戴過的蛙鏡,甚至假扮成他只為與他共舞一曲,幾近瘋狂的愛情,卻在一夜之間因為一句話而轉為平淡,明明是自己的膽小讓孟克柔陷入窘境,卻選擇冷眼看待這一切,反而有一種「你對不起我」的態度出現,讓人摸不著頭緒,或許這就是青少年時期的陰晴不定吧。
最後一幕鏡頭帶到體育館後的那面牆,終於發現孟克柔一直在畫的那個塗鴉「我是女生,我喜歡男生」試圖說服自己,卻又騙不了自己,日子還是過下去,不一樣的是多了一個願意等他,寫下「I was here 」的他。
書刊名:勇敢去敲未知的門
著者:李紹唐 (國際貿易學系校友), 王梅著
出版項:臺北市 : 天下遠見出版公司, 2006[民95]
館藏地:6總館6樓書庫
索書號:494.35 /8463.2
正值大學生涯接近尾聲的我,對未知的未來充滿了疑問、害怕及茫然,究竟我所學的是不是真的我想要的?而我想要的真的能夠帶給我無憂的生活嗎?究竟該選擇哪一條道路?在面臨人生的轉捩點,這本書給了我很大的啟示。
「做真正的自己」文章一開頭就劈中了心中迷惘很久的問題,有時候,周遭有很多人企圖影響我們,做盡一切做得到的事只為將你帶進他們認為最好的未來,但這本書教導的是相信自己,建立自己的獨特價值,以及別人無法取代的核心專長,書中舉了很多商場名人的小故事以為借鏡,慢慢讓你體認忠於自己的道理。此外也對兩岸競爭生態做了比較,對於大陸工作環境的透徹觀察,與台灣管理階層移植大陸的建議。「彎腰,是必要的」現在台灣的大學畢業生去中國謀一份工作已成為趨勢,很多台灣人總是比較自信,姿態比較高,以為什麼都懂,其實什麼都不懂,最後只落得被「請」回台灣的下場,李紹唐要教給我們的是學會放棄,放棄既定的觀念,放棄既有的文化背景,因為「蹲下去,是為了跳得更遠」,確確實實的告訴你若你想要有所成就,中國,是一個你絕不能缺席的舞台。
影音作品 : 囧男孩 Orz boyz!
導演/編劇 :楊雅喆 (大眾傳播學系校友)
出版項 : 臺北市 : 天馬行空, 2008[民97]
館藏地 : N1總館5樓非書資料室
索書號 : DVD 987.83 /8573.3
「我一天給你七個巴掌,兩天是幾下?」阿嬤一邊挑菜一邊質問著二號,一聽見這個台詞,噗嗤的就笑了出來,回想起那些過往的童年,九九乘法表絕對是個不可或缺的片段,小學時期最喜歡的台詞─「男生愛女生」也是少不了的;老實說我最不喜歡小孩了,再看這部影片時內心也是無限的激動,劇中兩個小孩的任性、天真、調皮、無知、天馬行空和無限的體力,對他們真的是既佩服又充滿無奈,有時候就像劇中的阿嬤一樣只想給那些小鬼兩個巴掌,有時又覺得他們實在可愛到想要給他們來個擁抱,真的是又愛又恨。
除了童年時期的回憶,劇中也刻畫出小時候最大的夢想─「長大」,對於大人世界的未知充滿好奇,就像異次元一樣,在那裡可以擁有你想要的東西、在那裡所有事情都是自己說了算、在那裡不會有人因為你睡到中午12點而破口大罵,想睡就睡、想吃就吃,人生最多不過如此,故事的最後二號發現了異次元的祕密,是再也回不了過去,或許是想念過去,選擇在異次元的門口等待那個跟他一起翱翔天空的他,擁抱著心中的卡達天王,直到命運來敲門。
• 書名:橄欖樹
• 著者:蔡素芬(淡江大學中文系校友)
• 出版項:台北市:聯經出版社,1998
• 館藏地:總館7樓書庫
• 索書號:857.7/8437-1
起初因為好奇這本書是不是跟橄欖樹這首歌有關係而開始閱讀,這首歌是我一直都很喜歡的一首歌,歌詞第一句「不要問我從那裡來,我的故鄉在遠方」,唱出了當時離家讀書的心情,為了那些要追逐的事物、為了夢。
三年的淡江時光,以為自己是一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淡江人,但這本書讓我徹底的發覺我還不夠「老」,以前聽到校園演場會時,被邀請的歌手多半會是創作型歌手,大家說這是淡江的傳統,可是卻從未想過為什麼這是淡江的傳統,原來淡江曾發起民歌運動,也出產了許許多多優秀的民歌音樂人;有許多我所不知道的「曾經的」淡江,在眼中一一浮現。
書裡祥浩的疑問、掙扎、不確定感,一再再的讓人覺得看見了那個還是大一的自己,課業、社團、家庭、愛情、打工,在大學的時代裡常常要自己作決定,也必須在這些選項中作出選擇,「母親姣好的面容貼在窗前,側臉看著他,他彷彿看見自己坐在窗前,張望著窗外的世界。」不需要過多的言詞,思鄉的心情及久未見到家人的感動,深刻於心,人人都想兼顧一切,卻人人都做不到。
« | 十二月 2023 | » | ||||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日 |
1 | 2 | 3 |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