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份先由本校圖書館館員分享心得,
十一月份進行閱讀心得分享競賽活動,
歡迎您報名「參加競賽」或利用「迴響」分享您的心得。
« 37)我的小ㄩㄢˊ地--by fish | Main | 35)快雪時晴--by 快雪時晴 »
書刊名:七年級不是故意的
著者:黃永宏(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校友)
出版社:台北:好優文化 2010/04
這本書主要是在教導七年級生該如何面對職場,以擺脫掉「草莓族」的惡名。其實,「草莓族」早已不是一個新鮮的名詞了,同時也衍伸出「好草莓」、「爛草莓」的分別,好草莓的代表其實也是多如牛毛,例如YAHOO奇摩拍賣的鑽石賣家,她雖然是七年級生,但是她卻能利用其年經人的創造力、想像力、思考能力來賺到人生的第一個一億元。但我想,會有此書的由來,應該指的是那些快要被社會淘汰的「爛草莓」吧。
爛草莓的故事不是沒有,而且可能比起好草莓的故事還要曲折,因此才會造成一股印象,但我同樣想為七年級的我,有責任去擺脫這個臭名。這本書除了再告訴我們如何在職場上進退的分寸之外,我想另外也想向社會大眾解釋七年級生、我們的表達方式(但例如注音文我是萬般討厭的)。
我認為這本書提供的一些建議,例如該如何融入職場、該如何提升自己的能力與職位、該如何與長官相處、該如何帶領下屬,這都不只是七年級生單方面的課題,只要是在職場上工作的人,不管是哪個年齡層,都適合看這一本書。
書刊名:同步翻譯(3) =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 3
著者:郭岱宗
出版項:臺北市 : 臺灣東華書局, 民91[2002]
同步翻譯(3)有別於同步翻譯(1)、(2),不再著重國人的弱點,「字正」、「腔圓」上,而是要我們更了解英語的世界。英文有些用法是中文表達會言不及義的,因此要能理解翻譯上一些用語,則是要了解英文的特殊用字,這雖然是語言差異,但有些也是因為文化差異而造成的結果。因此在這本翻譯書上,就有例舉很多北美常見的日常用語,不只紙本上的,還有CD中的口音與念法,這都是我們在台灣---這個母語非英語的國家---所必須要的知識與練習。
這本書除了以上所說之外,還多了短句的同步翻譯練習,這雖然必須配合CD或是上課進度,但是卻是面對翻譯的第一大挑戰,單字雖然都是認識的,但要能形成短句,還是依賴練習(要加強語言能力,就是不斷的練習、練習再練習)。值得一提的是,這本書裡多了三篇演講稿的翻譯訓練,我認為這是非常必要而且有用的,雖然其中兩篇「兒童之家」、「美麗的竹山」都是距離我們很遙遠的議題,但是「吃火鍋」就是非常有意義的題目了。當你要介紹自己的文化時,你就必須知道「火鍋」這個單字,而不是自己隨意亂翻,造成別人的誤解與揣測,以此類推的話,你知道你必須要再加強哪一類的單字庫了。
要成為翻譯達人,就必須多做一些長篇文章的練習。
書刊名:最好的時光 Three times
著者:朱天文
出版項:臺北市 : 葳勝國際, 2006
整個故事架構,以三個時代的愛情故事來結合而成。三個不同的年代,三段不同的愛情故事,描述人生中的美好時光。
場景的安排由1966年的高雄開始,再來到1911年的大稻埕,最後在2005年的台北畫下句點,很好奇使用這種跳脫時空背景的描述手法,是否是想告訴觀眾些什麼訊息。
三個時代的愛情價值觀,極大的差異,在這部作品展現在觀眾眼前,1911年的含蓄、1966年的緩慢步調,到了2005年的肉慾橫流,讓人看到了這三個時代對愛情觀念的改變,特別的是以1966年的青澀戀愛,夾在一個保守含蓄以及一個前衛的兩時代中間,好像是告訴我們那青色戀愛的純真,才是人們所追求的。
特別的是1911年的那段故事,整場都是對白以字幕方式代替,彷彿在看一出默劇表演,很令人印象深刻。而2005年表現出的肉慾橫流,以及對速食愛情的價值觀,還是讓我這個2010年的人看得臉紅心跳,不知道是不是我的想法以及觀念還是比較趨近於保守派呀,難道我真的算老了嗎?
三個年代,三個故事,呈現出強烈的對比與衝擊,我想看這部片的時候,可能要做好心理調適,特別是1911年那段可別看到睡著了。
書刊名:同步翻譯實例 =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
著者:郭岱宗
出版項:臺北市 : 臺灣東華書局, 民94[2005]
同步翻譯(4)是本與前三本風格完全不一樣的書,同步翻譯(1)~(3)雖然比起一般的翻譯書來說,比較偏重實務的練習,但還是多少有講些基礎的理論。但是這本書同步翻譯(4)就不一樣了,這本書完完全全就是與CD的練習了,也就是說,這本書主要就是要寫給一些要進階自己翻譯能力的學生看。
這本書裡面有87個中文翻譯英文的練習,但脫離了生活用語,而是涵蓋了比較實務上關於政治、經濟的翻譯內容,我認為在未來的工作上,如果要走向翻譯的工作,目前的翻譯市場著重於學術界、政經界的翻譯,因此對於政治、經濟等的專業單字則必須要加強。雖然這本書的練習雖然是以對話的方式來練習,但是我認為如果真的要能從事這行業(口譯),則必須要加強自己記憶與翻譯的長度,因為一旦真的面對翻譯的場合,通常都不只是短短的對話而已,如果過度依賴短句練習,而結果可能令人大失所望。
另外,這本書重點強調中文翻譯英文,我認為這是口譯的重要練習,比起英文翻譯中文還要更為重要,因為基本的表達能力要能夠,才能在英翻中的實務更能得心應手。
書名:不敗の上班族 : 上班族50個成功黃金定律
作者:陳淑敏
出版項:臺北市 : 圓神出版社, 2001[民90]
這本書為準備進入職場的新鮮人做好心理準備,以避免「現實打破幻想」的窘境。
由於目前的偶像劇、日據、連續劇的影響,年輕人往往對辦公室會有莫名的期待,期待先進的長相、溫柔的教導或是人生上的指引等等,但現實面往往令人大失所望,而這本書就是提出最好的解答與調適方法。
辦公室其實等於是一個小社會的縮影,阿諛我詐都是很正常的事,而這本書也提供我們心裡如何調適:如何面對不喜歡的同事。其實我非常同意,不用太在意別人的看法,「做自己」即可,能力夠、努力、認真上進的話,其實主管都看的見,到時候別人的閒言閒語也不能阻止你的升遷。
這本書還有提供一些如何避免掉入同事間心機鬥爭的小訣竅,但我認為並不適用於每個人,還是要找出適合自己的方法,然後再去實踐,畢竟書本是沒辦法解時現實的每個問題的,例如書裡有提到前幾年開始流行的工作趨勢---SOHO族,也就是在家裡接案子當老闆。但像我這種喜歡與人相處、喜歡與人說話聊天的人就不是很合適,我想我真的很不喜歡這類工作。
雖然不是讀了這本書以後,你就再也不會進入同事間的紛爭了,但讀了這本輕鬆的小品之後,你可能就不會把問題看得太嚴重了
書刊名:四菓冰
著者:盧廣仲, (音樂),
出版項:臺北市 : 添翼創越工作室, 2010[民99]
這算是盧廣仲的單曲小集合,因為裡面有四個曲目,但是卻是只有兩首歌…。這張小專輯比較著重於吉他的欣賞。我曾經嚮往陳綺貞的音樂才華、自彈自唱但卻像個仙女一樣,而興起學吉他的念頭,但是後來因為手太痛了而作罷(所以要當個民謠歌手也是不簡單的)。所以聽到第一首都是吉他的音樂時,有股熟悉但是又很佩服的感覺,因為第一首吉他刷弦輕快、愉悅,專輯上寫著「彷彿夏天的涼風,少年騎上機車揮舞青春的美好」,但我卻認為像是在炙熱的夏天夜裡散步時,吹來一股微風的舒悅感。
第二首歌超級可愛,因為是在詮釋台南夏季名產「蚊子」,因此我一看到介紹的時候忍不住撲通笑了,因為我剛好也是台南人(所以同鄉的一定要支持嘛),因此深深的了解被蚊子叮得滿頭包的無奈感覺,聽到這首歌的時候,能夠會心一笑。而第三首歌寫的是畢業的離別心情,我是盧廣仲的隔壁班同學,他畢業的時候我也畢業,所以我非常非常能明白他這首歌所傳達的那種畢業不捨的心情。
快來聽盧廣仲的音樂吧,你不是進入他的世界,你是找回了自己。
書刊名:同步翻譯2 =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 2
著者:郭岱宗
出版項:臺北市 : 臺灣東華書局, 民90-91
同步翻譯(2) 是同步翻譯(1)的進階版,雖說是進階版,我認為這本書只是同步翻譯(1)的延伸。在這本書裡,前兩個章節都與同步翻譯(1)的方向大致相同,像「字正」部分,這本書就針對多音節、字串作一系列的練習與介紹。在「腔圓」方面,則是以文法來教導英文發音的起承轉合,例如Would you merry me? (妳願意嫁給我嗎?),這句話的重點就是marry(嫁),因此在讀法上要強調這個單字,marry念法要特別加重。老師以簡單的例子講解生活上英文日常用語的讀法,讓人一目了然,並且很容易就能運用在實例上。
「極佳的速度與反應」與「台風」這兩個章節同樣是延續同步翻譯(1),但在練習上更是推及到生活的一些必須用語。雖然這兩點都是要成為優秀翻譯者的必備條件之一,但是要達成這樣的境界,還是必須多做練習、加強基本功,因此在這兩個章節,作者特別加強同步翻譯(1)練習的深度,以練習深度的對話來達成英文底子的建立。雖然是深度的對話,但還是偏重在生活會話、日常用語上,因此也不是太艱深。
如果時間允許的話,我會繼續閱讀同步翻譯(3),跟隨老師的步驟一步一步改進我的英文。
書刊名:同步翻譯 =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
著者:郭岱宗
出版項:臺北市 : 臺灣東華書局, 民90-91
同步翻譯(1)是郭岱宗老師為了因應國人對於翻譯的需求,而出版的第一版關於翻譯的書,這也是學生學習翻譯的第一本入門書,雖然我未曾修過郭岱宗老師的英文課,但因為這本書在大學期間即有多人流傳,因此我早就閱讀過這一本書。
這本書裡面並沒沒有艱澀的翻譯理論,而是就實務面上做些翻譯上的改進,也就是我國國人最常犯的錯誤:「字正」、「腔圓」。所謂字正,就是把單字念的正確,雖然有太多國家使用英語,因此在方言上也會有不同念法,但基本的母音變化(包含規則和不規則變化),則大多是相同的。腔圓,中文的文法有一、二、三、四聲和輕聲來分辨抑揚頓挫,但是英文則不然,因此在一般普通的音節高低音念法上,老師在第二章有詳細的介紹與練習。
另外在這本書裡,還附有「熟練的習慣用語」,幫助我們能夠即時翻譯成語等已有慣用語的詞語。老師同時也說,「極佳的速度與反應」與「台風」都是翻譯(口譯)不可或缺的基本條件。
看完這本書後,會想要繼續看同步翻譯(2),以求能在翻譯上更進一步。
書刊名:千禧曼波
著者:朱天文
出版項:臺北市 : 麥田出版公司, 2001
這是一個發生在千禧年,一個女孩的故事。整個故事以第三者的角度闡述女主角Vicky這一年發生的事情。書中寫時的表現出這個世代的年輕人對未來的無助與徬徨,沉溺於夜店來麻醉自己尋求心靈上的解放,也表達出現代年輕人的價值觀。
Vicky這個角色性格定位非常有強烈的個人強烈色彩,在台北這個五光十色、充滿誘惑的複雜社會中,他選擇了自我頹廢與放逐的生活方式。在她遇到高捷所飾演的黑道老大之後,整部影片才給了觀賞者陽光一點的感覺,不過捷哥算是一個爛好人,導致被自己的手下害到逃亡日本。
本片我覺得很特別的地方是在於他以台北這個城市與日本北海道的鄉村景色來做一個衝突的對比,女主角心情上的轉折,內心重獲新生,很適合現在迷失方向的都會男女來細細品味。
不過,自從我上來台北念書之後,的確感受到台北所謂的「城市味」,但我卻一次pub都沒去過,雖然也是自己本身比較不喜歡喧囂吵鬧的環境因素使然,不過也該是要找個機會去體驗一下夜店,看看屬於那個世界的快樂,若許以後就更少有那個機會去了吧。
書刊名:小畢的故事 Growing up
著者:朱天文
出版項:台北市 : 中央電影公司, 1983
原來,這就是以前的淡水。這是我看完小畢的故事第一個想法。
這部作品是一部很典型描述少年成長故事的電影,劇中人物小畢是一個單親家庭,媽媽為了他而嫁給一個大她20歲的畢先生,實際上小畢也是他媽媽活下去唯一的目的了,最後結局媽媽的死讓小畢悔悟,選擇了軍校,大概也是決定與過去劃清界線吧。看完整部電影並沒有特別太大的感觸,但倒是對淡水古色古香的風景感到一絲惋惜,雖然現在淡水有了捷運,使得大幅縮進台北與淡水的距離,但是以前古老淡水的原始風貌已不復見。而選擇淡水為主要場景,或許此片編劇校友朱天文老師對淡水有著特別的眷戀吧?
劇中呈現出淡水多處的古老風景,對於現在就讀於淡江的我,有著特別的感觸,例如渡船頭多年前的風貌,與現今遊客眾多之間的差異,還有老街的景物等等,不過我還是非常喜歡淡水這個地方,雖然很常下雨,冬天又很冷,但是他仍然有著那城市所沒有的優閒與喧囂,濃厚的人情味令人著迷。
或許淡水的改變會越來越大,但是我仍舊喜愛這個地方,也許過幾年後,我不在淡水了,但是他依舊是我第二個故鄉。
書刊名:世紀末的華麗
著者:朱天文
出版項:臺北市 : 遠流出版事業公司, 1990
出版項:臺北市 : 信報公司, 1990
用詞好華麗的一本書呀。
看完整本書,讓我覺得作者朱天文老師是否也是一個對流行資訊敏感的人?還是為了寫這本書而去吸收而來的資訊呢?整本書內容充斥著當時那時的流行資訊,許多服飾品牌的名詞,各種專業名詞的敘述,讓我不禁對作者寫這本書的用心感到佩服。
整個故事以第三人稱觀點出發,從女主角模特兒米亞的二十五歲開始,先以倒敘法從十八歲再回到二十五歲貫串整本小說,老實說,如果沒有仔細的細讀,很容易被裡面穿越的時空,以及重重堆疊的物質名詞弄得暈頭轉向。書中對米亞的感情生活描述的撲朔迷離,在同性、異性與已婚的建築師間遊蕩,將模特兒的私下感情生活描寫的非常精彩。
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段是米亞在陽明山上喝五加皮、吸大麻、泡溫泉、躺在石頭上睡覺,不知道是否這是作者朱天文老師個人經歷呢(當然吸大麻除外)?非常令人好奇怎麼會以這種方式表達出女主角對青春消逝的煩惱。
每到了世紀末總是會有危言聳聽的耳語,什麼世界末日啦、恐怖大王降臨啦、各種天災人禍等等,這部作品也呈現了當時人麼對未來的不安與恐懼,或許這部作品是能讓我們去了解屬於那個時代的「世紀末的華麗」吧。
書刊名:青梅竹馬 [錄影資料]
著者:朱天文
日期:20020717
楊德昌的電影,似乎都會讓人非常的沉重,戲末總是會終結那主角悲慘的人生,不論是「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的小四,亦或是本片的阿隆。「終結」這兩個字,無論是在生命上的終結,還是未來的終結,似乎是楊德昌導演作品中存在的必要元素之一。另外編劇校友朱天文老師的劇本似乎也是特別鍾愛「悲」這個元素呀,所寫的劇本好多都是以悲劇收場,不論是侯孝賢導演的作品,或是此片導演楊德昌先生,是配合合作的導演嗎?或是對那個時代的感慨呢?
看了這部作品可以看到那個年代的人,對愛情的觀念,因為時代的變遷,造成新舊之間的衝突,也從好友阿欽的婚姻中,描述了婚姻的悲哀。阿貞對於去美國的嚮往,與同事小柯的曖昧,讓人感覺是一種逃避,而或許電影所想表達的就是當時台灣社會感情價值觀的改變與對美國的盲目憧憬與無知,如同還保留著舊時代思想的阿隆所說的:「結婚不是萬靈丹,美國也不是萬靈丹,和結婚一樣,只是短暫的希望,讓你以為一切可以重新開始的幻覺。」,而這個舊時代思想的阿隆,最終也在一個新時代思想的少年手上送命,令人覺得不勝唏噓。
青梅竹馬,長大之後,或許之間的牽絆已不如以往那般單純,這個名詞亦或是形容詞,在時代的變遷之下,已經有了不同的見解與意涵了。
不過這部片讓人看到那個時代的導演與編劇們的團結與為台灣電影界的努力,彼此主演對方所導演的電影(應該不完全是因為沒錢吧?),造就了台灣當時許多的電影人才。
書刊名:與男友的前女友密談
著者:陳慧翎
出版項:臺北市 : 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2010
一如往常的街道,因為心境的不同,而有了不同的感受。
整部戲在很安靜的音樂中開始,也在很安靜的音樂中結束,殊殊,最後從過去走了出來,迎接一段新的戀情,不論結果是不是好的,她走出來了,人生才重新開始。
當發現男友另結新歡,產生出多疑、歇斯底里、神經質、爾虞我詐的性格,並試圖打開那個潘朵拉的盒子,整部戲將現任女友變成前女友的心境轉折表現得非常的好,相信許多女性看了這部片一定有跟我一樣的感受。如同殊殊的好朋友說的:「中華兒女千千萬萬,不行就得換。」一樣,或許下一個才是屬於你的歸宿,但是這又是誰能決定的呢?
這部片子非常具有正面的教育意義,與其如同社會新聞所看到的,一哭二鬧三上吊,不如灑脫的放下,不再追尋一朵不屬於自己的浮雲,畢竟這廣闊的天空下,有著更多的雲朵等著我們去追逐。雖然結局前新男友也在約會之後將手機開機,留下了很大的想像空間,但是,殊殊也成長了,就像她說的:
「我不想管那麼多,我只想要有一個好的開始。」
書刊名:星願 = A love story about star
著者:劉中薇
出版項:臺北市 : 大田出版公司, 2003[民92]
當初是從電視劇上看到了星願這部偶像劇,由陳怡蓉和張天霖主演,後來在這次圖書館活動的機會中才知道,原來,原著作者是淡江校友劉中薇,而且竟然還有在學校開課,上網查了查關於學姐(或者是該叫老師呢?)的資訊,才發現是一個大美女!兼具內涵與外貿,好羨慕呀。
整本書的內容有如一般愛情小說,男女主角命運的邂逅,好像是不變的定理,然後兩個人從認識到相愛的路上的波折,似乎也是必要的元素之一,不過如果不是這樣,相信就比較難以吸引人繼續閱讀了吧?畢竟受歡迎的愛情小說精彩之處,就是需要這些萬年不變的定律來交織而成的。不過,一開始女主角留下的小紙條,看似一個美麗的開始,但後來男主角以整人節目助理惡整女主角當開端,這個開頭也有點太kuso了吧?是因為作者有鑒於當時整人節目太多而得來的靈感嗎?
夏子星這個角色一直囚禁在過去回憶的枷鎖中,直到雷皓陽的出現,才慢慢的重拾笑容,這時候卻又冒出一個雙胞胎弟弟Mason。老實說我當初對於他的出現恨得牙癢癢的,不過也是因為他的出現,整本書的劇情對讀者才能有更大的衝擊,不過終究不變的萬年定律,結局王子跟公主還是在一起的。
「如果一萬兩千年就代表永恆,那麼我將會愛你,比永恆多一日,比永遠多一天…」這句話寫在書的封面上,貫串了整本書的劇情。不過,什麼時候,才會遇見一個對我說這種話的人呢?
書刊名:戀戀風塵 Dust in the wind
著者:朱天文
出版項:台北市 : 中央電影公司, 1987
從描述一對青梅竹馬的故事,阿遠與阿雲,他們的戀情從鄉下開始,到都市結束,時空的改變,戀情也跟著起了變化。這部作品不僅僅是刻畫出當時青春苦澀的愛情,更以另外的一種角度帶出了當時台灣社會底層勞工為了生活到城市打拼的現實環境。
故事一開始從黑暗的隧道開始,出口的光點隨著火車的前進,越來越大,出了隧道,火車上的男主角,阿遠與阿雲,背著書包正討論著功課。之後阿遠到了台北半工半讀,阿雲也追尋著他的腳步,來到了台北。故事到這裡似乎是一個很簡單的青春愛情故事,但在阿遠要去當兵的時候,卻起了很大的變化。
阿雲給了阿遠一千多張貼好郵票的信封,也因為這些信封,最後阿雲嫁給了郵差。「兵變」對以前要當兩年以上的兵的人來說,是多麼尋常的一件事情呀,特別是在那個劇變的年代。不過當阿遠退伍回到台灣時,剛好遇到颱風前夕,阿公正在農田裡整理農作物,從阿遠跟阿公的閒聊當中,可以發現當初的兵變已經事過境遷,一切已雲淡風輕。
整部片以很平靜的方式開始,帶出了感情與時代的鉅變,但是在一切都過去之後,又回到了最初的平靜。
很簡單,卻又觸動人心的一部電影。
書刊名:尋情歷險記 Let's fall in love
著者:吳靜怡(吳汰紝)
出版項:臺北市 : 舊視界文化藝術公司, 2010[民99]
這是一部讓人看了會很開心的記錄影片。片中以陳顧問這個人物貫串整部電影的幾十對夫妻,算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靈魂人物。
既然愛,就勇敢的去追求。
找到一個相愛的人真的這麼難嗎?
不難啊,真的不難
與現代社會的戀愛價值觀非常的不同,影片中主張先結婚,再交往,有點像是相親結婚的方式,搓合了許多夫妻。或許現代人追求的是找到相愛的人,才進一步考慮結婚,但是導演想傳達的或許是,在沒有責任感的戀愛下,男男女女因為彼此的不適合而輕易選擇分手,卻不去思考為什麼會造成分手,是否為了這段戀情做過改變及努力。可是當是先結婚的話,有了一種壓力與責任,遇見問題不再是逃避,而是必須去解決,從這之中才能了解到問題的所在。
不知道為什麼,總是覺得這部紀錄片帶著濃濃的行銷味,好像是在推銷「陳顧問」這個人,或是這間「公司」,似乎對記錄片工作者來說,這部片有點失真的感覺。不過,這還是一部很好的影片,裡面充滿著幸福洋溢的氣氛,在這氣氛的背後,又有著讓人省思的內涵存在。
書刊名:再會吧1999 Farewell 1999
著者:吳靜怡(吳汰紝)
出版項:臺北市 : 智慧藏, 2007[民96]
好想媽媽喔…
這部校友吳靜怡(吳汰紝)的記錄片作品,充滿了對母親的追思與濃濃的哀傷,看完不禁讓我流下眼淚。而對一直在外地念書求學的我來說,有著更深的另一種感觸,好想好想回家去,親一下、抱一下媽媽也好。
透過記憶,她記得與生病的母親一起共浴,看到母親瘦弱的身體難過,母親安慰她:「人本來就會這樣…」,然而母親已不在人世。在哥哥結婚、爸爸再婚之後,這部片格外讓人感受到吳靜怡導演的孤獨與寂寞,因此一直在回憶與想像中追尋過去母親的身影。
「人本來就會這樣」,好無力又好心酸,這句話深層的透露出現實生活的種種無奈,片中那深邃的凝視,有時候真的很難讓人去面對,彷彿整個穿過觀賞者的內心,短短幾十分鐘的影片,卻有如看了好幾十個小時般的影集樣的漫長。
吳靜怡導演或許想以這部片子揮別過去,並追思他在天上的母親,靜止的拍攝風格手法中,卻利用周遭環境事物來呈現時間的流逝。或許就像大家所說的,時間可以沖淡一切,但記憶卻會永遠留在心中。
書刊名:快不快樂四人行 Happy or not
著者: 吳靜怡(吳汰紝)
出版項:臺北市 : 智慧藏, 2007[民96]
不管快不快樂,日子還是要好好走下去。
一個平凡的單親媽媽,在她的家庭裡,展現了不平凡的偉大。
在這部描述一位喪偶而得獨力扶養兩位精神分裂症子女的單親媽媽記錄片中,導演想要讓觀眾們去體會他們現實生活的喜怒哀樂,並且讓社會大眾知道,在我們忽略的角落,有著一群人需要大家去關懷與協助。
這部紀錄片的名子,是那個精神分裂的男孩所取的,記錄了這個家庭生活的點點滴滴,其中也記錄了親子間的互動、求診、以及經濟上面的問題,特別令人好奇的是,拍攝者與整個家庭的相處模式,似乎在彼此距離的拿捏上,要更加複雜。
當最後朱媽媽說:「不要再拍了,再拍也沒有用。」時,不僅傳達出她對生活的憤怒,而也有著生命的無奈,這時候身為外界觀點的紀錄片工作者,內心不知是否非常的五味雜陳,因為這也許是帶給他們一個希望,最後卻又可能讓他們失望,相信對他們來說,希望是多麼遙不可及的夢想。
當整個社會專注於某些政治、經濟議題的時候,是否能多花一點時間關心一下這些族群,不要把他們遺棄在台灣社會的角落中,關心一下他們的生活是否快樂,或許比給了他們物質上的富足還來的重要,也能讓這個社會更加的成長。
書刊名:淵明
著者:盧廣仲, (音樂),
出版項:臺北市 : 添翼創越工作室, 2006[民95]
偶然一次在跨年演唱會上看到盧廣仲在演唱。很明顯的,他演唱的時間點,主要目的就是要「熱場」。其實我很同情這類歌手,因為效果好不好,台下的觀眾反應可以直接給你答案。當時我是替盧廣仲捏一把冷汗,因為他是個不愛講話(或是害羞)、不太會與觀眾互動的歌手,如我預期的,他拿了吉他就掉進了自己的世界了。雖然當時盧廣仲並不是一個老少都知道的歌手,但是隨著他音樂輕輕的響起,觀眾漸漸安靜下來,我知道,盧廣仲的魅力正在發酵當中。
這首歌的歌詞「Hey I gonna go、Well don't say any word、Hey I gonna go、My world you can't control」有三段都是以英文來表達想要脫離世界的渴望。我想,他想要逃離世界這個念頭,並不是反社會傾向,而是如同我們每個人,有時候都會有跟世界格格不入的感覺,所以逃離與社會站不同邊的被排擠感,自己站在自己這邊、自己為自己而活而不被社會規範給制約。這類歌詞如果要以中文來表達可能會令人誤會,但英文卻能用幾個字表達底層的涵意。我想有時候並不是設輝規範了我們什麼、限制了我們什麼,而是想到一堆規則,就覺得好煩,想要躲在這世界當中的某一個角落就好。
書刊名:啊!!大岩壁
著者:盧廣仲, (音樂),
出版項:臺北市 : 添翼創越工作室, 2007[民96]
這是盧廣仲的單曲。其實我個人不太聽單曲的,但是因為是「盧廣仲」,在他的音樂當中,總是會讓人感到驚喜,因此我搶先為快、等不到專輯發行就先聽了。
「啊!!大岩壁」,剛開始看到歌名的時候,原本根本就不想去嘗試,我以為是在講些對自然景觀的敬畏之類等等的歌詞,還想說盧廣仲怎麼開始寫些摸不著邊的人生觀了。後來才發現,是我自己誤會了。「啊!!大岩壁」的意思是「大延畢」,也就是學生最害怕的延遲畢業。這是他在出車禍休養的那半年中,看著同學一個一個畢業了,而自己徬徨的心情、對人生沒有切確目標、想著自己到底在幹嘛的心情,他是以這種心情寫下這首歌的。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會有迷失自己的時候,尤其是當自己處於落後的狀態,而盧廣仲就是為我們道出同樣的心聲。
雖然這首歌的歌詞表面意思是在求教授不要延畢他,但其實也是懷疑:「畢業」,有什麼意義?雖然都記不得老師上課說過的教導,但卻還是渴望畢業,以符合社會的期待和潮流。後來我發現盧廣仲這種表演方式,就是一種藍調,藍調是來自於生活的體驗,是一種發自內心、不得不出的旋律,這也就不奇怪為什麼他會受到廣大學生歌迷的歡迎,因為他寫的就是每個學生的心聲。
書刊名:七天
著者:盧廣仲, (音樂),
出版項:臺北市 : 添翼創越工作室, 2009[民98]
這是盧廣仲的第二張個人專輯。我真的沒想到,一個香菇頭的歌手,竟然能把短褲+白襪變成他個人特色,而且專輯大賣、演唱會辦過一場又一場,竟然還出了第二張專輯!我想,他真的受到大家歡迎,而不是群眾一時追隨的對象。
這張專輯比起第一張,我覺得少了濃厚的校園風,但延續了民歌的唱作方式,並多了一些抒情的味道...,令我有男生版本「陳綺貞」的感覺。
這張專輯我最喜歡的三首歌分別是「I NO」、「聽見了嗎?」與「吉米寶貝」。「I NO」是一首很可愛的抒情歌,它其實原本的意思是「I Know」,這首歌寫的是甜甜戀愛的感覺,那種想要了解對方、環繞對方的一切心情,在加上他音樂的曲子,不免令人想到初戀的感覺。第二首是「聽見了嗎?」,我會喜歡盧廣仲是因為我在他的歌裡看到了融合我的愛樂團「五月天」和女神「陳綺貞」的特質,尤其這首歌非常明顯,我不是說他抄襲,而是喜歡這類音樂所帶來的感覺,當你聽完這首歌後,會感覺到人生光明、心情愉悅再帶點淡淡的憂愁。第三首「吉米寶貝」是很有創意的惡搞歌,改編自童歌「妹妹背著洋娃娃」,在加上一些英文歌詞,我覺得盧廣仲的創作能力真是太屌了,可以把曲寫的這麼可愛,讓人聽了會心一笑。
書刊名:逆女
導演:楊雅喆
出版項:臺北市 : 臺灣電視公司, 民90
她是一名同性戀者,或許,用「他」來形容比較適合。
這是非常悲傷的一部作品,這是敘述一個從小不被母親所疼愛的女同性戀者的故事,但是他仍然深愛著他的母親。
女主角的名子叫做丁天使。
有著一個不愛他的母親卻幫他取了個叫天使的名子。
好諷刺。
看完我實在不知道到底世界上有沒有比他更悲慘的人了,有著一個他深愛著卻又不愛他的母親,因為得不到母親的愛,轉而向同性的依戀,高中時遇到真愛,卻得不到認同,他的愛人清清選擇離開人世,留下孤獨的天使。
後來在pub認識的美琦,他想給美琦一份愛,但是他的心卻給不起,如同劇中說的「美琦真像母親,不同老媽的是,她從不遺棄我。」,他只是在找尋他母親的影子,一個家的感覺而已。
最後他因為肺癌而死,死前他想回去看媽媽,卻聽到媽媽與鄰居的談話,內容盡是對他的不諒解。
想想這個社會對同性戀者的歧視,是否造成讓他們在性格上的扭曲。有些人說同性戀是天生的,也有些人說是後天環境造成的,在我來看兩者都有,或許我們該給他們多一點支持與關懷,讓他們知道世界並不如同他們想像的黑暗。
書刊名:星光傳奇
著者:許明淳;版次:雙碟特別版
出版項:雷公電影有限公司 , 2008.07
這是一部記錄電視節目「超級星光大道」參賽者成長故事與生活點滴的電影,以記錄片的形式呈現,片中以星光二班成員為主軸,敘述著他們的夢想與故事。
我不算是超級星光大道的忠實觀眾,只有偶爾在電視上轉到,以聽聽歌的方式去觀賞這個節目而已。而在電影裡面,導演強調的是要傳達出他們的「真」,說真的,我覺得這部作品,只是淪於風潮的商業性質記錄片,也許是整部影片內容結構太過鬆散吧,讓人看不到主軸想呈現的東西,比較類似於節目的幕後花絮,團員的私生活,評審私底下的一面等等,比較吸引我的部分大概只有參賽者「梁文音」的故事吧。
不過若是以節目的忠實觀眾角度來看這部電影的話,那倒是不失娛樂效果,畢竟推出的時候,超級星光大道這個節目正風靡台灣,滿足了許多觀眾對幕後以及參賽者背景的好奇心,以票房來說一定是不在話下,也讓出版商賺足了銀子了吧?但是就我的觀點而已,這不過是一齣要到電影院花錢觀賞的綜藝節目,當這個節目不紅的時候,除了當事人之外,試問誰還記得這部電影呢?
書刊名:那年,雨不停國 Year of the rain
著者:陳慧翎
出版項:臺北市 : 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 2010.08
原來,這部經典的作品竟然也是校友陳慧翎導演的作品呀!當初看的時候並不知道導演是淡江人,起先吸引我去看的原因是畫面拍得很精緻,後來卻是劇情以及男女主角那感覺很自然生澀的演技(不過卻非常適合這部作品)。
這是一部描述受災戶心路轉折的電視劇,公視的作品似乎都特別賺人熱淚,六集的長度雖然很短,不過卻充分表現出導演想要呈現出來的悲傷,特別是女主角只要下雨就會想到他接到噩耗的水滴聲,還有當他看到男主角吹薩克斯風,就想起她過世的父親都令人好心疼,對著她爸爸手機留言那一幕,更是讓我哭得唏哩嘩啦的,差點沒讓房間淹水。
另外這部作品的音樂真的是好好聽,搭配著畫面,有一種撫慰人心的感覺。我不太懂音樂,上網查了才知道片中音樂許多都是爵士樂,也透過這部作品我才喜歡上爵士樂那安撫人心的美好旋律。
沒有腥羶色的劇情、沒有偶像劇當紅的俊男美女,看完卻讓我感動得不能自已,這部戲的劇情貼切的像是周遭親人、朋友所會發生的事,好細膩好細膩的觸動觀賞者的內心,除了感動,還是感動,好的作品真的事會讓人感動一輩子的。
書刊名:下一站,幸福
著者:陳慧翎
出版項 臺北市 : 采昌國際多媒體 / 2010.03
吳建豪、安以軒,這部戲真的讓我對他們刮目相看啦!演的真的很棒。另外小小彬在裡面真的是超級可愛的啦!
很老梗的劇情,卻會讓觀眾忍不住感動跟著進入他們的世界。校友陳慧翎導演拍攝手法真的太高明了,每個鏡頭都很細膩的處理,整片唯美的質感讓我情不自禁呀!
劇中人物的綽號(應該算吧?),也是非常的有趣,什麼達拉星球皇后啦、達拉星球國王、達拉星球王子、地球人大仔、地球美麗醫生,真的是好可愛。一個遭受家變而去賣魚小妹的女孩,遇上一個富家少爺,交織出來的愛情故事,很芭樂,卻真的很感人。小小彬在裡面天真的演技真的讓我好想把他抱回家養,看著吳建豪抱著她跟安以軒走在一起的畫面,讓我也好想談一段這種刻骨銘心的愛情呀。
看完整齣戲劇,安以軒飾演的單親媽媽讓我覺得世界上的單親媽媽真的好偉大,還要騙小小彬,讓他不要因此而自卑,辛苦的工作維持家計,充分展現出母性的光輝。
不過幸福的定義到底是什麼?是嫁給有錢人嗎?是物質生活的富裕嗎?我想這部片要傳達給我們的是,幸福就是這麼簡簡單單,在你快樂的時候有人跟妳一起分享,哭泣的時候有人抱著妳哭,有時候一個小小的笑容也能讓你很幸福的。
寫到這,我也想去追尋我的下一站,幸福了。
書刊名:南國再見, 南國 Goodbye south, Goodbye
著者:朱天文
出版項:台北市 : 中央電影公司, 1996
南國再見,南國,這部作品的片名似乎有著更深一層的含意,我上網查詢了一些影評與劇情的討論後,發現他是敘述著台灣,也敘述著台灣南部的故事,對於身為南部人的我來說,這部作品更增添一層吸引我去觀賞的元素。
「南國之島」,是台灣在過去殖民時期的稱呼,這部作品以濃厚幫派觀點敘述著台灣地下社會的真面目,侯孝賢導演似乎特別鍾愛台灣黑道人物的角色,也許跟他的生長背景有關,從他許多的作品都不難發現有著濃濃的「兄弟味」,這部作品特別的地方還暗諷了台灣的黑金充斥,其中還有候選人的旗幟出現在影片中,非常的諷刺。
整部作品給人的感覺像是想要告別「南國」,那個劇情中所展現的「南國」。不知道是不是我也是南部人的關係,裡面的街道場景有著非常熟悉的味道,裡面操著南部台語口音的兄弟,讓我想起在夜市叫賣的叔叔,真是令人懷念呀。
或許在多年以後,時代的變遷之下,當編劇、導演重遊他們所謂的「南國」,又會出現另一部作品,名子變成「南國,再見南國」也說不定。
書刊名:悲情城市 A city of sadness
著者:朱天文;版次:經典珍藏版
出版項:臺北市 : 年代影視事業公司, 1989
這部經典的電影,也算是台灣的一本歷史課本般的,敘述著當時台灣光復到228時期的社會,整部片子以「林家」為中心點,將一個地方大家族的興衰揮灑成一部專屬於台灣的史詩。
整部片以吳寬美這個角色旁白敘述鋪陳,從頭到尾他以平淡的語氣敘述整個故事(不知道是否影響吳念真導演後來口白式敘述影片的手法),讓人很容易跟著他的節奏一起進入了劇情中。這部片子的深度也許以我這個年紀的人,可能無法完全體會到當時的時代背景與社會情境,但是劇中人物的對白、場景,讓我在觀看中不自覺得以為自己也身處於那個時代,特別是最後寬美寫給阿雪的家書,內容文句雖不是多麼的華麗、淒美,但卻非常有那個時代的味道。
讓我感觸很深的最後一幕,在林家的團圓飯中結束,吃團圓飯的只剩下老弱婦孺,看了真的有很大的震撼與悸動。平平淡淡中帶出當時的無奈與時代的改變,當初將片名叫做「悲情城市」,也許是再恰當不過了,也許這之中沒有灑狗血的劇情,但是卻將當時社會的情況描述得淋漓盡致,或許當時也可以稱為「悲情時代」吧。
書刊名:Japan Style
著者:柯珊珊,版次:初版
出版項:臺北市 : 大塊文化出版公司, 2006[民95]
如果你以為這是一本旅遊書,那就錯了。
Japan Style是一本在探討現代日本文化的書,裡面當然會出現一些景點或是商店介紹,但也有別於一般旅遊書,它不著墨在觀光景點與必敗商品,而是描寫一種日本式的生活品味,不知道為什麼,這本書雖然不是展覽(博物館)導覽書,但是看完令人覺得很有藝術、人文與知性的氣息。
我最感興趣的是它介紹了日本公司的企業文化,也以知名的企業「MUJI」和「HANDS」為例。這兩間公司目前都有在台灣設立分店(HANDS台灣翻譯為台隆手創店),其中MUJI更是受到學生和上班族的歡迎,探討原因是它把商品單純化,省去包裝和過度裝飾,使用簡單的線條與色彩,強調實用性,剛好在提倡環保的今日得到大家的喜愛與支持。而HANDS就不一樣了,HANDS強調的是每個人的差異性,它滿足教挑剔的消費者,支持並推廣個人動手製作自己的創意,也符合今日講究個性化的時代。這兩家公司目前都在海外有分支,不僅僅是亞洲,歐美也是銷售的主要戰場。我認為,這不單純只是銷售商品,而是向世界推廣日本人生活態度的一種方式。
如果你想要研究日本文化,又怕被日文搞得頭昏腦脹時,這本書會是你入門的好選擇。
書刊名:累積人生的紅利點數 : 累積四種紅利點數,享受圓滿富足的人生!
著者:潘台成,版次:初版
出版項:臺北市 : 展望文化圖書公司, 2005
這本書還沒看完,我的眼眶就充滿了感動的淚水。
分享兩篇我最喜歡的小故事。第一,跳蚤。有一隻跳蚤很羨慕長頸鹿可以看到遠處,可以在高處飛奔的樣子,於是想盡辦法跳到長頸鹿的身上,努力的爬到長頸鹿的頭頂上。當他滿足了自己的夢想外,跟長頸鹿道謝說:「真不好意思,累著你了。」只見長頸鹿不經意的回答,「沒關係!有沒有你在我的頭頂上都沒有影響,我一直都沒感覺到你的存在。」這篇故事的道理很簡單,不是靠著自己力量得到成功的人很容易犯了自大的毛病,生活中也是常見這種人。
第二個故事是「出價」。英國海關要拍賣一批沒收的腳踏車,在拍賣會當中,總是會有一個十歲的小男孩喊價,他總是以「五英鎊」出價,然後被別人超過。拍賣暫停休息時,拍賣員問男孩,為什麼不出多一點,因為男孩只有五英鎊。後來聚集的觀眾也漸漸注意到那個總是首先出價的男孩,但直到剩下最後一輛腳踏車,男孩還是沒有買到。最後一輛腳踏車是裡面最棒的腳踏車,有好多配備、排檔…拍賣員問:有誰要出價嗎?只見站在最前面、不放棄最後希望的小男孩,大聲喊出:「五英鎊。」全場靜止,沒有人舉手也沒有人喊價…..
這本書我以為會是講解一些人生道理,但是它卻是用故事的方式讓人省思,我想我願意再翻一次。
書刊名:郭岱宗漂亮說英語
著者:郭岱宗,版次:第一版.
出版項:臺北市 : 天下遠見出版公司, 2006[民95].
郭岱宗老師在我念大學期間即很有名,往往大家在選課時把郭老師所開的課列為第一選項,原因就是郭老師的教導方式很生動活潑之外,又能應用在生活中。雖然我每次都搶不到郭老師的課,但是我能利用郭老師的書來提升自我能力。
這本書以主題分成25章節,都是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狀況,這本書對我來說不但是本工具書,也是我補充和複習單字的練習。此外,更重要的是,還有CD可以直接學習腔調與速度。對於很多英文學習者來說,就算有一些字認識、會念,但還是開不了口,因為不管怎麼念,念出口後還是覺得怪怪的,跟原本的國外腔調不一樣。而這本書內的例子,都可以經由「聽」來學習「說」,這不但提升學習者的單字庫、文法之外,還能提升學習者的自信。
在這幾個章節中,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前三章:「海鮮」、「你是佛教徒嗎?」與「餐館」,因為如果到了國外,吃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我曾經到了國外,自以為語言、溝通能力很好,但是拿到了菜單後,竟然看不懂任何一道菜,只知道這道菜有魚、那道菜是豬肉….沒有選擇能力下,後來點了特餐,有什麼就吃什麼了。
希望大家看了這本書後,能像我一樣利用它來提升自己的實力,也能達到在未來看到這本書的時候,能說一聲「好簡單」的目標。
書刊名:勇敢去敲客戶的門
著者:李紹唐,版次:第一版
出版項:臺北市 : 天下雜誌公司, 2010[民99]1月
《勇敢去敲客戶的門 》這本書,主要是作者以他自己的工作經驗,去述說該如何當一位100分的業務員。作者曾在IBM任職時,連續十年達到業績標準,榮獲十次「IBM百分俱樂部獎」;在擔任甲骨文台灣區經理時,三年內銷售200多套ERP(企業資源規劃應用軟體),一開始我以為三年200多套有什麼了不起,但…一套ERP要價台幣千萬元,也就是說,作者平均一年為公司帶來六億多元合約,那真是了不起,也因為這樣的經歷,他的確有資格教導大家。
筆者曾有多是銷售打工經驗,所以對於「業務」這類的工作略知一二,但看完這本書後,我覺得我的功力大增,這不只是寫給「業務」看的書,同時也是另一種與人溝通的技巧。當一個好業務,不只是要滿足客戶的要求,還要懂得如何拒絕客戶的無理取鬧;要有堅韌的身心去面對壓力,其根本還是最簡單的道理---運動;不要被業績目標打敗,要能面對壓力、分散壓力、忘記壓力。最後一點對我還說獲益許多,因為我有要求完美的個性,我不太能接受小瑕疵,因此常常焦慮,但看完這本書後,我發現焦慮是沒有用的,到不如好好的睡一覺,養精蓄銳後隔天再來好好衝刺一番。
人生不就像是業務一樣,想要什麼、努力什麼、去爭取什麼?
著者:盧廣仲, (音樂),
書刊名:100種生活
出版項:臺北市 : 添翼創越工作室, 2008[民97]
這是盧廣仲的第一張個人專輯,也是我聽他音樂的開始。
盧廣仲他擁有獨特的音樂表達方式。它的音色沒有特別出色,但就是很有辨識度;他的歌詞寫得沒有特別優美,但充滿真實生活的感動,不知為什麼就是會令人能跟著旋律唱阿唱,進而達到融入他所要帶領我們進去的那個「廣仲世界」。
這張專輯我最喜歡三首歌。第一首,「Que te pasa你在幹嘛」,因為盧廣仲是念西班牙語系,他可以很簡單的把西班牙語融入了自己的歌詞當中,而且變成這首歌的核心之一,這也是我這個念西班牙文同學的驕傲。
第二首最愛的是「我愛你」。廣仲的「我愛你」並不是對於情人的告白,而是在夜深人靜對於創作寫歌靈感的消失。每位音樂創作人都會有創作的瓶頸期,但是廣仲還可以把瓶頸的感覺寫成一首歌,而且可以讓聽者對應當時遇到的困難,每當遇到困難,聽一聽這一首歌,便覺得沒那麼困難了。
第三首喜歡的歌才是主打歌,「100種生活」。這首歌讓我回想起年輕的夢,我曾經立志要做過100種工作,體驗各式各樣的生活,雖然廣仲是要寫一個人迷失於自己所追求的生活,但對應我想體驗100種生活的念頭,不也是沒有自己的目標,才會想要多方嘗試?
著者:陳逸,
書刊名:總統の小時候 : 造就頂級領袖的家教智慧 = President's childhood.
出版項:臺北市 : 宇河文化出版公司, 2007[民96]
這本書好可愛哦。看到書名時,一開始我以為是經由各國領導者小時後的上進故事,來勉勵讀者「努力要趁早」,是本無趣的書。但後來我發現我錯了,這是本適合大人小孩的書:適合老師、家長,讓他們對自己的小孩重新燃起希望;也適合孩子們,讓他們覺得自己並不是向別人講的一無是處。
這本書有很多讓我大為驚訝的歷史。例如印度偉大的國父甘地曾偷竊傭人的零用錢,拿去買印度土煙捲抽,而且還是經歷一段時期,但後來竟能對重病的父親寫信懺悔,我認為這真的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美國第37任總統尼克森因為小時候家裡貧窮,所以在放學之後,要到雜貨店幫幾小時的忙。但並非每個偉人都在道德上是完美的,尼克森曾因為在市場趁攤販忙亂的時候購買蘋果,攤販多給了他一袋蘋果,後來他回家後很高興的跟父母親講,父母親卻大失所望,並對他及時教育誠實的重要性,他後來想通了,所以才能放掉過去的錯,成就未來。
這本書舉了很多例子,古今中外的美國、英國、印度、俄羅斯甚至是有名的卡斯楚,不但可以鼓舞我們,也可讓我們除了經由這些領導者的政績、行事風格來認識他們之外,也能利用他們小時候的故事來了解他們的另外一面、真誠的一面。
書刊名:等待飛魚 Fishing luck
導演:曾文珍校友
出版項:台北市 : 盧米埃電影公司, 2006[民95]
出版項:台北市 : 威象國際影視公司, 2006[民95]
城市女孩與鄉村男孩的愛情故事,這是我一開始對這部愛情電影的印象。這部電影我看了兩次,兩次看完都有不同的感受,大概隨這著年紀的增長而有了不同的體驗與感動吧。第一次看完這部電影時,除了嚮往蘭嶼美好的大自然風光,也如一般少女有著對一段愛情的憧憬與渴望,片中男女主角那看似命運般邂逅的愛情故事,我想應該很多女生跟我一樣,不由得沉浸在那美好的氛圍當中久久不能自拔。
然而在第二次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我卻有了另外一種體悟,等待飛魚,如同作品中所敘述的,是一種對生命的期待,期待著豐收的那一刻!或許電影響傳達的不單單只是愛情,也是一種對生命的感動,精神上的滿足或許比物質上的富足更來的被現代人所渴望。片中對於大城市與鄉村的生活差異性用詼諧幽默的拍攝方式表現出來,但是也完整的傳達出大自然的美好與對心靈的沉澱。
或許生活在繁忙的大城市中,每個人追逐著物質生活上的富足與安逸,但是在心靈上的空虛卻無法填補。每個人繁忙追求物質名利的最終目的是什麼?只是非常簡單的心靈滿足而已,回過頭來看看這部片,也許蘭嶼不再只是一個地名,等待飛魚也不再是一種實際上的行動,而是一種心靈上的寄託。
書刊名:藍色大門 Blue gate crossing
導演:楊雅喆校友
出版項:臺北市 : 公共電視, 2002[民91]
藍色大門是一部描述三個年輕高中生彼此之間的愛情故事。片中女主角孟克柔(桂綸鎂飾)是一個對自我性向產生質疑的女生,在劇情中他逃避、自我催眠般地不斷的寫著「我是女生,我愛男生」中可以發現,他對於自我性向的厭惡與矛盾。而男主角小士(陳柏霖飾)則是一個非常標準的十七、八歲高中大男孩,個性分常陽光與天真,當他說出「假如有一天喜歡男生了,要第一個來找我哦。」這句話的時候,特別是讓我感受到他的純真。
在這部電影中讓我看到同性戀性傾向的形成,也許不是天生基因作祟,在成長環境(劇中女主角的童年)與本身的奇特性格特質也許也是因素之一,這也讓我想起我在文藻就讀時,由於女生居多的關係,也有些同學在成長過程中性別上的混淆與困惑,但現在來看,當時大多數都屬於過渡時期,也許劇中女主角在這之後也有了不一樣的體驗與改變吧!
看完這一類的青春愛情校園電影,總是特別讓人懷念起那段青澀的年輕時光,男女主角一起騎著腳踏車那段劇情,更是讓我感受到青春的無限美好,對於未來還有著無限的可能,或許偶爾回到那純真無邪的心情,窗外的景色依舊可以那麼的美好吧!
書刊名:囧男孩 Orz boyz! /
著者:楊雅喆校友
出版項:臺北市 : 天馬行空, 2008[民97]
我有多久沒有碰過我的芭比娃娃了?
這是我看完這部電影第一件想到的事情。
看完整部電影真的會覺得童年時光真的是無憂無慮呀….片中兩個死小孩(因為真的太皮了),就讓我想起小學時期的男生同學跟我弟弟,用天使與魔鬼的化身來形容他們應該一點都不為過吧?有著一張稚嫩天真的天使外表,為了實現荒謬的夢想,無所不用其極的大肆破壞與惡搞,整部作品交織著歡笑與淚水,這大概是我看過最觸動人心的作品之一了。
小男生相信異次元的通道,大概就跟小女生相信有白馬王子是一樣的吧?片中的「卡達天王」,不就是我小時後瘋迷的芭比娃娃嗎?好懷念那段純真的童年歲月,在看這部電影之後,多麼地希望能夠有個小叮噹,帶我進到電影世界中,如同當時年幼無知的我,跟著兩個死小孩一起飛奔、一起相信那個通往異次元的入口是存在的,真是令人多麼開心的一件事情啊。
隨著年紀的增長,那份童稚之心似乎也就跟著慢慢的消逝,也許該趁著下次回家的時候,找出我小時後珍愛的那些芭比娃娃出來,重新玩味一番,讓塵封許久的熱情再次燃燒一下。
書刊名:危險心靈 Dangerous mind
導演:楊雅喆校友
出版項:臺北市 : 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民95]
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什麼?
看完這部作品,對於身處於現今台灣整個教育體制下的我們,似乎找不到能完美解釋的答案。劇中主角對於未來的迷惑與抗拒,產生了「為什麼要學這些東西?」、「人生只能不斷的讀書、考試?」等等的問題,完全符合於現在的教育環境。在教育中,為什麼總是存在著處罰與獎勵?難道考試考高分才是所謂的教育成功嗎?做什麼樣的事情才是對的事情?什麼樣的事情才是錯的事情?相信就算是一個成年人,也未必能百分之百的保證,更何況是一個懵懂無知、對未來產生迷網的國中生。
也許這部作品的結局,不是一個好的結局,但是這部作品卻完全反映現今教育體制的問題,令人省思,也令人感到無奈。孩子與父母的衝突、學生與老師的衝突、現今教育體制下的衝突,種種的問題,寫實的刻畫出來。這也讓我想起坊間廣告的一句台詞,「孩子的教育不能等」,這句話,是對父母說,還是對小孩子說呢?真的是非常的矛盾與好笑。
也許沒有一個教育體制能夠稱得上是完美,但是也許能夠讓學習變成是讓人快樂的一件事情,不再只侷限於考試,這是能夠被期待的,我覺得當那天的到來,將是整個社會成長的契機。
著者:好了眉
書刊名:一個人又怎樣 : 單身也有好人生
版次:初版
出版項:臺北市 : 意識文化公司, 2010[民99]6月
這本書封面的一段話,深深吸引起我的注意:單身不是一個結論,而是一種生活態度。
我身邊有種朋友,天生下來就是為愛情而活,極力避免自己單身,另一半是他/她的生命、生活的全部,這種人常常帶有負面能量,每天愁眉苦臉的,奇怪的是他們也常常換男女朋友…我很好奇,當他們單身的時候該怎麼辦?
這本書超級適合我介紹給他們:一個人又怎麼樣?就算天空塌了下來,還是有高的人頂著;就算全世界人類滅亡,但我們也不是孤單一個,為什麼此刻不微笑呢?
單身雖然只是一種情感狀態,但背後的意義是…你不需要為任何人負責,只需要在意自己追求的是怎麼樣的人生。單身是一種生活態度,這句話真的很推薦給那種不知道如何與自己相處的人。有些人不知道自己的興趣、有些人不知道自己的目標,有些人則是一但自己的另一半不在時,總是做些沒有意義的事來打發時間,其實這種為別人而活的人生,是很累的。
這本書不是在宣揚單身主義,而是一種生活態度:單身,又何妨?如果你覺得單身也很好,那你可以在這本書找到共鳴;如果你覺得沒辦法接受單身,那試著閱讀本書另一種的想法,或許你就不會那麼害怕單身。
著者:陳小雀,
書刊名;魔幻古巴 : 陳小雀的古巴故事十三則 /
版次:初版
出版項:臺北市 :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2009[民98].12.
由於我沒有繼續念拉美所,所以遲遲沒有認識傳說中的小雀老師,但是經由這次的活動,才知道小雀老師也是淡江的校友,並且更是出版了幾本有關古巴文化的書。
這本書是小雀老師以自身的感覺與經歷,去寫她對古巴的看法。【古巴街頭孩童天真無邪,以木棒練習揮棒的情景,是否和當年台灣少棒克難環境相似?長期受到美國禁運,在國際上曾經孤立無援的情況,是否和台灣的外交處境相似?如果台灣奇蹟曾令國人引以為傲,那古巴的堅韌值得我們致敬!】看到序言,我不得不繼續往下翻下去了….
我最喜歡的章節是「古巴人」,老師詳細寫了幾段她跟古巴人相處、相遇的經歷,在文章中,我不認為她是一位老師,而是一位闖蕩世界的大女孩。她竟然敢在古巴的土地上,因為一位陌生黑人用字不恰當而與對方發生口角,如果換做是我,我一定悶在心裡,再以文字抒發而不敢當場與對方爭論。其爭論的點是我也曾經被這樣叫過的”Chinita”,Chinita有小中國女孩的意思,但不是完全都是負面的意思,也涵蓋”可愛”的意味,我只記得我回答我遇到的西班牙人說:我不是中國人,我從台灣來的。(但我敢講是因為那位西人是我朋友)
也由於這一段,我除了見識到作者的真與誠、古巴人的傲…之外,我在老師身上看到了我未來的可能性。
著者:孟繁荔,
書刊名:平民風、在地味 : 我的香港私路線
版次:初版
出版項:臺北市 : 華成圖書出版公司, 2009[民98]
現今科技發達,國人要出國旅遊之前,總是會先檢查自己的行程,以便準備自己到時候的需求。而香港,因為地理位置與我國相近,加上文化同樣源自於中華文化,語言溝通也不需要另外學習,所以我國很多大學生都會選擇自己背著包包,就去自助旅行了….我的妹妹就是其中之一,所以我為了幫她蒐集資料,便發現了這一本書。
這是一本香港自由行的旅遊工具書,有別於一般旅遊工具書,這本書的作者完全以主觀的立場去介紹香港,而這完全投其我所好。我認為做了飛機出國去,到了國外就是要觀察與其台灣不同的文化,如果只是要shopping,未免就太浪費其機會、資源與時間了。
簡單介紹這本書內我最喜歡章節;「澳洲牛奶公司」。一開始百思不得其解:明明是旅遊書,幹嘛介紹澳洲的牛奶公司?後來讀了才知道,原來這是一間歷史悠久的餐廳,類似香港茶餐廳(冰室)。在半個世紀前,是年輕男女約會的聖地,而現在是觀光客搜尋在地美食的主要目標。因為我個人很討厭牛奶(對牛奶過敏),所以如果我沒有事先做功課而經過的話,我想一定是皺著眉頭大步走過吧(笑)。
推薦給打算去香港的人,看完了我也好想收拾行李、訂機票走囉。
書刊:實用西班牙語彙 = Léxico práctico del español actual
作者:曾茂川
出版項:臺北市 : 三民書局, 2003[民92]
曾教授不但出版此書,同時也是"El socio"的中文版譯者,在西班牙語之文化推廣上有極大的貢獻,並且幫助後進之秀不少。
學外語的同學最害怕的不是動詞變化、不是艱澀文法,而是因為文化隔閡,而所造成的認知上差距。動詞變化、文法等都是死板的東西,其實只要熟記、熟背,多涉獵課外讀物,其用法不是很困難。但是單字….就不一樣了,文化差距上常常讓學生在初學翻譯上感到很挫敗。一樣簡單的東西,翻的不好外國人可能聽不懂,或是誤解其意思,相反的,再看西班牙文單字也是一樣,有些單字查了字典,還是不知道其意,這就是老師寫這一本書的由來了。
這本書是一本西班牙文的工具書,它收錄了在中文報紙或是西班牙文報紙上常見的字彙,不管是在台灣或是西班牙、甚至是中南美洲都很實用。它把單字分成六大類:「人與生活」、「新聞文化」、「法政外交軍事」、「財經貿易」、「數理化」、「生物大地」,方便學生輕易尋找自己需要的字彙。我極力推薦學西班牙文的同學閱讀此書,因為這對於增加自己實用的字彙庫很有幫助,尤其當我在翻譯報章雜誌上的專有名詞,如金融海嘯、經濟衰退等字,翻一翻此書,每次都有極大的收穫。
書刊名 早安晨之美
著者 盧廣仲, (音樂)
出版項 臺北市 : 添翼創越工作室, 2007[民96]
對呀對呀~對呀對呀~
第一次剛轉學來淡江、第一次參加望春風,
我只期待我心目中的女神---陳綺貞的演唱。
卻發現大家一直關注在某一位香菇頭的歌手上,
我一開始以為他只是社團的社長之類的,
後來發現大家都會跟著唱那朗朗上口的旋律...
早安,晨之美
詞曲 盧廣仲
有好多好多早餐在這裡
在我們最熟悉的早餐店裡
不管你睡的多晚起的多晚
晨之美永遠在這裡歡迎光臨你
對啊。對啊。對啊。對啊。
對啊。對啊。對啊。對啊。
對啊。對啊。對啊。對啊。
對啊。對啊。對啊。對啊。
有好多好多早餐在這裡
在我們最熟悉的早餐店裡
不管你睡的多晚起的多晚
晨之美永遠在這裡歡迎光臨你
對啊。對啊。對啊。對啊。
對啊。對啊。對啊。對啊。
對啊。對啊。對啊。對啊。
對啊。對啊。對啊。對啊。
我發現我落後了!
從此我跟上了大家追隨這位被公車輾過的"同學",
大家都稱他為鬼才,但對我來說,
他也是一位念西班牙文系的同學。
我最喜歡的一句歌詞
「we share the morming~
we share the milk tea~
我一直在這裡陪你一起」
每當對人性失望之時,
我總是會想起這一句歌詞(當然是用唱的),
就會讓我充滿勇氣,
讓我相信還是會有人像我一樣,
讓我不被負面的情緒打敗。
希望也有人會跟我一起喜歡廣仲的音樂~
« | 十二月 2023 | » | ||||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日 |
1 | 2 | 3 |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