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份先由本校圖書館館員分享心得,
十一月份進行閱讀心得分享競賽活動,
歡迎您報名「參加競賽」或利用「迴響」分享您的心得。
« 馬賽克女郎 讀後感 | Main | 為自己打造幸福的窩 »
by 淡江四年級生
第一次被蔡素芬吸引是在自由時報讀到「燭光盛宴」的片段內容,從今年五月初好不容易從圖書館借到了「燭光盛宴」開始,竟欲罷不能接連讀了她的「鹽田兒女」、「橄欖樹」、「姐妹書」,深深被她書寫感情故事的文字功力及人物所吸引,這些作品中,不管是夫妻、手足、兩代、男女,蔡素芬筆下人物的情感流露大多是內斂而令人動容的,但他們的情感歸宿也常常是令人心碎的。
「橄欖樹」是身為淡江人的蔡素芬,以淡江為背景,描繪淡江校園生活及淡江人情感生活的一本書,成為「鹽田兒女」的二部曲。初次閱讀「橄欖樹」,覺得不像看「鹽田兒女」那麼沉重 (畢竟看著明月與大方的情感沒有歸路,以及明月婚姻生活有如陷入泥沼一般,心情不會好起來)。為了寫這篇心得分享,再讀「橄欖樹」,仍覺得是所讀過的四部作品中「最輕鬆的」一部,不知是否因為主角們都是尚未歷經大風大雨的年青人之故?還是上一代的明月、慶生、大方及身為兄長的祥春,已承擔了宿命中最沉重的部分?
「橄欖樹」從「鹽田兒女」主角明月與大方的女兒祥浩初抵淡江成為新鮮人開始,描繪她在淡江校園生活的點滴,貫穿全書的是少年男女的戀情,以及他們勇於追求與實現夢想的作為,中間並交待了「鹽田兒女」上一代戀情下的父女想認。結尾是十餘年後的祥浩受當年追求者之邀,重返校園共同為社團舞會開舞,仍然單身的男女主角留給讀者無限想像的空間。
本書有每位淡江人所熟悉的場景,觀音山、克難坡、驚聲銅像、活動中心、溜冰場、宮燈教室,以及淡江人記憶中的山下舞會、社團活動、畢業舞會、打工、家教,還有求學時期刻骨銘心的青澀戀情,更重要的是有著活躍在校園中充滿生命力的人物~~淡江人。具有堅毅隱忍性格的祥浩 (像極了她的母親明月)、倔強而勇於追求真愛的如珍、專情又有理想的梁銘、個性難以捉摸且不受約束的晉思,加上感情親密永遠支持他們的親人,構成了本書令人回味的情節。
蔡素芬不僅書寫同學之間的友情及愛情,更刻畫父母子女、兄妹間恆久不變的親情,也反應了80年代的台灣社會生活景象。看到祥浩從英專路走上山的那一幕,總讓我回想起當年由家父陪同,從高雄北上到淡江就學的情景。如今,驚聲銅像所在的廣場還原當年可共賞落日及談心的階梯、社辦已遷到新的紹謨紀念體育館一樓,圖書館成為畢業團體照的最佳背景,環境的變化記載著淡江成長的軌跡。
「橄欖樹」讓淡江人有了共同的回憶,就如同書中梁銘所說的,『我們在人海洪流裡都免不了要尋找一個立足的位置,那時,也許大家離得很近,也許離得很遠,但有心的人一定會彼此相尋。』 (第184頁)。但願有心的淡江人,都能透過閱讀「橄欖樹」,尋找當年的同窗好友,一起回味校園生活的點滴。
« | 六月 2023 | » | ||||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日 |
1 | 2 | 3 | 4 |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