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近期文章


最新迴響


我的連結

淡江大學圖書館
- News得來速
- 館藏之旅
- 掌聲與建議
- 圖書館網站

訂閱本站內容

RSS feed - 訂閱本站最新文章
RSS是什麼?

以 E-mail 訂閱電子報

第9期 動身展心:健康人生動起來!

arsh | 26 三月, 2007 08:52

  

本期目錄 

總編的話
專題論述:身體活動對健康的影響
資源介紹:運動相關網路資源
映畫特區:有氧塑身韻律舞蹈系列
專書介紹:運動長壽
悅讀新書:美的覺醒
你參考工具書了嗎?
老梁五四三:你好、初次見面,我是館員
焦點搶先報

總編的話副館長 鄭麗敏

  年輕時由於體能處於最佳狀況,很容易忽略健康的身體也是需要細心呵護的。保持健康的身體,除了飲食均衡及生活規律之外,養成運動習慣是絕對必要的。藉由運動,不但可以紓緩壓力,更可以提高生活品質。

  95學年是本校的「體育年」,校長不但積極推動「一人一運動」,並且身體力行,如果您經過網球場可以留意一下,每週固定時間都可以看到校長揮拍的身影。養成運動習慣的人,因為體驗到運動對身心所產生微妙的影響,都會有好東西要和好朋友分享的想法。本期電子報以運動為主題,即是持有這種心情。

  專題論述「身體活動對健康的影響」為本校體育室謝幸珠主任,以既精簡又專業的觀點,融合學術與實踐,所帶給讀者一篇十分精彩而實用的文章。資源介紹列舉國內5個運動相關的網站,提供您運動相關的常識及資訊。映畫特區「有氧塑身韻律舞蹈系列」、專書介紹「運動長壽」,會讓您有想要動一動的感覺。在校園春暖花開的時節,悅讀新書「美的覺醒」重新開啟心靈中沈睡的知覺。你參考工具書了嗎?介紹一本實用的「家庭醫療百科」。

  讀者們發現本期電子報有什麼不一樣嗎?新的專欄「老梁五四三」,將由執行編輯梁鴻栩就圖書館發生的現象提出他另類的見解。

祝福您因為運動而享有健康的人生。

專題論述:身體活動對健康的影響體育室 謝幸珠主任  


壹、前言  
  過去一般大眾誤以為高強度的劇烈運動才能獲得健康效益,而排斥運動放棄運動,現在我們的生活型態卻又因為資訊科技的高度發展,機器代替人力,辦公室自動化…等,導致身體活動時間相對減少,所以在國內有規律運動習慣的人口比率並不高。早在1996年美國Surgeon General的報導就已指出身體活動不只是一個很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它是影響身體健康的危險因子,並且造成國家醫療資源的浪費。最近十年來各國專家學者經常在各種研討會以身體活動相關內容為專題演講或共同討論的主題,顯現身體活動在人類生活中所扮演角色的重要。

貳、身體活動的健康效益
  身體活動是指由於骨骼肌的收縮與伸展所造成的身體動作,進而產生熱量的消耗。工作以外閒暇時間的身體活動如走步、家事、庭院工作、運動等,或是有計劃、有組織、反覆的訓練,或是有目的為維持或提升體適能的身體活動,這些都是屬於身體活動的一環。諸多的研究證實身體活動的效益,摘要如下:

一、延長壽命,降低死亡率。
二、降低罹患心臟病、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結腸癌、乳癌的危險率。
三、預防心血管疾病、動脈粥狀硬化、骨質疏鬆症、老年人疾病。
四、降低高血壓、控制肥胖。
五、紓解壓力、改善睡眠習慣,提升生活品質。
六、缺乏身體活動影響健康體適能的發展。
七、缺乏身體活動造成龐大的醫療支出。

    
 
 

 

 

 

 

叁、健康的身體活動量

一、身體活動量的建議
美國疾病控制中心(CDC)和美國運動醫學學會(ACSM)以專業機構的立場,對身體活動量的建議如下:

(一)身體活動(運動)目的在促進健康,不似以往較著重於提昇體適能與改善身體組成。
(二)身體活動程度(運動強度)以健康為出發點,所以較不劇烈,適當合宜的運動強度,如走路時仍可與他人說話的程度。
(三)身體活動時間由持續狀況改變為累積方式,每天至少累積三十分鐘,但為達到有氧運動效果每一時段至少持續進行十分鐘。
(四)身體活動頻率,每週至少五天。
(五)可依個人喜愛選擇運動方式,每天約消耗150大卡的熱量(合計每週約1000大卡)如掃地、除草、掃除樹葉三十分鐘,或是以每小時四英哩的速度走路三十分鐘。

二、保持身體健康的活動量原則 

(一)任何身體活動比不活動好(Any physical activity is better than none)
如以上、下樓梯代替電梯或電扶梯,提早下車再走路至目的地。


(二)依據目標決定活動量

1. 適合年紀大或有慢性疾病者:
走路或選擇一項您喜歡的運動,由10-15分鐘開始,逐漸增加時間,持之以恆,體適能改善後可以每天適度運動30分鐘。
2. 適合身體健康欲獲得另外的身體效益者:
每天至少30分鐘,每週至少五天,運動強度較強烈使心跳率上升,達流汗程度。

(三)身體活動基本要素

1.    心肺適能:促進心肺功能的活動,如:慢跑、健走、騎腳踏車、游泳…等有氧運動。
2.    肌力與肌耐力:身體各部位主要大肌肉群的訓練。
3.    柔軟度:鬆柔體操或靜態伸展操,可以保持身體柔軟,增加關節活動範圍。
4.    身體組成:規律、適度的身體活動可以降低體脂肪,維持或增加肌肉質量,改善身體組成。

三、從事身體活動應注意事項
身體活動可以促進身心健康,但應注意下列事項以確保運動安全有效。

(一)活動前實施健康評估,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再活動。男性大於45歲,女性大於55歲,身體狀況不佳或是心臟病高危險群者,運動前務必實施健康檢查,經醫師允許再運動較安全。
(二)選用合適的活動裝備,如從事有氧舞蹈活動,應穿著吸汗的棉質衣服或韻律服,有氧舞蹈鞋或多功能鞋;夜間慢跑時最好穿著反光背心;依參與的活動項目選擇合適的運動器材。
(三)安全的運動環境:如在平坦的地面上活動較安全,在任何環境下都要注意水分的補充或攝取。
(四)有適當的運動指導,並依據身體功能、健康狀況、年齡、喜好與目標擬訂計劃,循序漸進切勿操之過急。
(五)不做高危險性的動作,運動中感覺頭暈或呼吸不順暢等現象,即應休息停止運動。

肆、結語
  為營造個人健康的身體素質和生活品質,隨時保持動態生活是迫切需要的。此外,運動專業人員應經常鼓勵各年齡層的人參與各項身體活動(運動),並推動各種活動計劃,以增加大多數人身體活動的機會。
  每天累積至少三十分鐘,每週至少五天適當強度的身體活動,對身心健康有正面的效果。無論任何年齡,只要身體狀況允許,趕快選擇個人喜歡的活動項目,讓自己的身體動起來,永遠不嫌遲,運動生活化再加上均衡的飲食習慣,不但可以保持個人的健康體適能和健康體位,並可以享受活動樂趣。

資源介紹:運動相關網路資源參 考組  蔡雅雯 


淡江體育年鼓勵「一人一運動」,在上課或工作之餘,選擇喜愛的運動,讓身體動起來,以維持良好的體適能,進而維護身心健康。閒暇之餘,也可悠遊運動相關網站,吸取新知、掌握脈動,茲推薦如下: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提供體育相關之公告、最新消息、資訊櫉窗、教學區、法令規章、研究統計、體壇網站連結及數位博物館,內容精彩豐富,是獲取運動資訊的最佳入門網站。
全民休閒運動宣傳網 http://www.hisport.com.tw/
由中華民國全民運動聯盟總會製作全民運動休閒資料庫,提供單項運動介紹說明、運動傷害知識及防治教學、名人訪問實錄、休閒運動資訊、休閒去處簡介及全國休閒運動協會網站連結。
運動生理學網站 http://www.epsport.idv.tw/epsport/mainep.asp
由國立中正大學製作,提供運動生理學、運動與健康、體適能等相關資訊及網站連結。另可線上訂閱「運動生理週訊」電子報,並闢有「謠言破解」區對社會上流傳的錯誤運動觀念或謬誤提出專業的解釋。
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 (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 IOC) http://www.olympic.org/
奧運會的官方網站,刊載奧運的起源與發展、最新消息,提供各項運動、運動員及活動介紹,並記錄保存奧運會的輝煌記錄與歷史足跡,供世人回憶探尋。
蕃薯藤運動網http://sports.yam.com/
號稱國內最大運動入口網站,提供熱門運動之新聞、照片、特稿分析、名家專欄、電視節目表,並有「名人會客室」、「運動練習場」、「運動文史館」等專區做深入介紹與剖析。另提供互動討論區,訂閱「運動玩家報」電子報及RSS即時新聞等服務。

 

映畫特區:有氧塑身韻律舞蹈系列非書組 葉玉美

  没有時間運動,是現代人偷懶的說詞,我們應將運動當做每天例行的工作,藉充分的運動,讓你看起來精神飽滿,有好的工作效率,進而改善生活品質。
本系列課程,是由有氧韻律舞蹈權威教練艾美莉(加州大學體育曁運動學碩士)所設計,讓同學們、上班族、電腦族及家庭主婦常保健康又可擁有迷人身材。

  片名:The Science of fitness = 有氧塑身韻律舞蹈系列
 出版年:2004年
 館藏地:總館5樓非書資料室
 索書號:DVD GV 482.S34 2004 v.1-9   

中、英文發音、中文字幕

  本片分為9集,針對身體各部位,以及在各環境下的簡單活動,讓您輕鬆達到健康人生的目標,課程內容如下:

1.再造健美小腹
2.重現堅挺臀部
3.塑造纖細手臂
4.雕塑迷人身材
5.10分鐘瘦一身
6.活絡筋骨伸展操
7.放鬆筋體柔軟操
8.快速燃燒脂肪
9.享瘦減肥課程


  你準備接受挑戰了嗎?不要窩在沙發上,歡迎來圖書館非書資料室借出這影片,跟著影片節奏,趕快起來動一動,享受甩掉多餘贅肉與脂肪的快感,讓你成為玲瓏有緻的健康人吧。


專書介紹:運動長壽
典閱組  黎瑞莉 

 
書名: 運動長壽
作者 : 王安利
出版社:三藝文化事業 出版年:2006
 ISBN:986-7308-33-6
館藏地:總館六樓書庫  索書號:411.71/8437


  本書編著者王安利是北京體育大學運動生理學博士,為了讓人們在運動時能獲得更好的健身效果,特別以深入淺出的文詞、幽默風趣的彩圖及十足的知識與創意,為讀者建立正確的運動觀念。

  全書由「態度決定一切」出發,自內而外說明運動的八個理由,包括:可改善心肺功能、可增強肌肉和骨骼的機能、可改善血壓、能提升身體的免疫力、使體態更健美、健腦、消除疲勞及促進心理健康,藉此激勵讀者重視運動。

  其次,本書亦列舉不運動的藉口、說明運動應該講究科學的鍛鍊、介紹常見的有氧運動及技巧,以及運動與飲食的關係,另以扼要的篇幅給各年齡層運動者不同的忠告,並對各類疾病患者提出運動的建議,最後兩章則談到目前最受矚目的議題--「運動與減肥」及「運動安全DIY」。

  在提高生活品質、延長壽命的諸多方法中,運動無疑是最有效的途徑,不要找理由了,現在就開始運動吧!

悅讀新書採 編組 李素真


 
書名:美的覺醒 
作者:蔣勳
出版社:遠流出版公司 2006年出版
 ISBN:9789573259268
館藏地:6總館6樓書庫 索書號:180 /848-1

  本書是蔣勳先生繼「天地有大美」後另一本談生活美學的書,作者以清麗流暢的筆觸,帶領讀者走入美的領域,用淺顯易懂的文字,讓讀者「看到」、「聽到」、「嗅到」、「觸摸到」、「品味到」生活中各種的美,並在各章節間穿插精美攝影作品與畫作,貼切地與其所談的各種感覺美學相互呼應著,讓人驚覺:「喔!美就在我們生活中」。

  Aesthetics一詞源自拉丁文Esthetica,直譯為「感覺學」,日本人將之譯成漢字,定名為「美學」,即是一門針對人類感覺所作的研究、探討與分析的學科,然而,美真的可以拿來考試排名次嗎?作者從他多年教授美學的經驗中,發現美學並不等於美,美學是知識,但美可能是比知識還要高的一種「心靈的感受」。當一個人看到了繁花盛開的美景而感受到一種「生命飛揚起來」的快樂,其實是一種拿掉知識負擔後的解脫。

   作者對於美的定義的領悟,其實是來自莊子「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哲理。莊子看到的美是充滿生命力與創造力的大自然,而「美的覺醒」將帶你回歸自身的開啟,走向大自然的懷抱。親愛的朋友,你的心是否塞滿了忙碌與壓力,你是否對日常生活裡的美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無味?何妨將心靈讓出一些空白吧,讓「美的覺醒」喚醒你的眼、耳、鼻、舌、身,重新體會與美息息相關的感官世界!

你參考工具書了嗎?參考組 卓靜茹


Q:『痛風』是台灣中老年人常見的疾病,請問此疾病可藉由哪些方式治療,以降低病患的痛處?或藉由哪些食物透過食療的方式,以降低病患發病的頻率?

A:
BIB ID:643692
書 名:家庭醫療百科
編著者:尼爾.鮑姆(Neil Baum)等作 ; 傅賢波主譯
出版項:臺北市 : 晨星出版公司, 民94.
I S B N:9574558614
館藏地:總館3樓參考書庫
索書號:R 410.46 /875

本書摘要
  主要內容分為全身性、體表、頭頸部疾病等八大部份,包含299種病症、數百幅圖表及數千個詞彙,不同於一般分類查詢的醫療百科書籍,而是採用引導的方式以患者的自覺症狀為線索查詢,如白內障在頭頸部份,並告訴讀者正規療法及輔助療法(包括中醫、針灸、瑜珈、草藥、水療法、指壓法、家庭治療以及食物療法等方式),以及如何預防疾病等醫療知識。書後附錄:人體各部解剖圖、嬰幼兒生長發育檢測表、兒童智力發育表、常見食物成分表、常用化驗值及相關臨床意義、健康問題指南以及常規治療和輔助治療的說明等七項,並附疾病名稱首字中文注音索引,以供查詢。
摘自簡介與前言 (卓靜茹,95/09)

 

老梁五四三:我是圖書館員圖書館 梁鴻栩 

    和我熟的朋友都叫我老梁,雖然我不老…
  有看我Blog朋友就叫我梁董,雖然我和「董」這個字八竿子打不上…
  但朋友都知道我是個圖書館員,而且我很因此自傲…

  為什麼呢? 身為一個賺不了啥子錢的圖書館員有什麼好自傲的?

  身為一個「男性」圖書館員,在外餐宴上與人初次見面的對話常是像下面這樣:

  A君(面帶真誠謙虛的微笑):「您好! 在下○○○,在竹科小公司上班。」
  遞來張名片,不是鴻high,就是華x,這一類「小公司」
  梁君(就我,面帶虛假的微笑,雙手接名片):「您好! 在下老梁,淡江圖書館館員,不好意思,沒帶名片。」
  因為接近適婚年紀,所以在喜宴上常出現以上橋段。

  接下來就是聊天了,接下來的話題大多在股票價錢高低與科技新貴上班多累多慘討論熱烈,每當最高潮時,總是有個人會回頭,問這麼一句…
 「啊~梁兄,在圖書館上班一定很爽了~每天只要借還書就好了,還可以看很多書呢~!」

  想必看電子報的讀者諸君,心裡也如是想~
  每當我說我唸的研究所是圖書館學,有些心直口快的朋友更會說「啊? 借還書也要學六年?」那天真爛漫的口語讓我忍住沒有拿書往他頭上k下去。

事實上,圖書館系所所學的專業與大家所認為的「借還書」是差距極大的。
許多人印象中的館員  (出處:鳥人日誌)                 
  以本圖書館為例好了,我們分採編、數位、典閱、參考、非書五組,平日諸君在櫃台能看到的館員還不到五分之一,我們就如巧克力夢工廠的小人一般,在幕後為了讀者而努力。拿採編組來說好了,為了能在書海茫茫中能精確的找到讀者所要的書,在學生時期就要學中文編目、西文編目(含杜威十進位分類法、美國國會分類法等等…),這麼多的學科,要如何能適當的為書找到它的歸屬,絕不是「你們不就是嗶嗶就ok了(指借還書)」,這還不包括從選書採購原則、館藏政策制訂等大原則方向,到貼標籤的高度、放書卡的格式這些小事(有注意到我們的條碼標籤都是等高嗎?),在背後都有它的意義在。

這比較接近館員的形象

  再以參考組為例,中文/西文參考資料,也就是中文字典、百科、類書、政府出版品等的認識與使用,哪些版本是可以很好的,哪些是不好的,哪些學科是要用什麼工具書,在現今雖然網路資源隨手可得,但網路上沒有,不代表就沒有資料,圖書館是您的最後防線。

  像數位組的館員就需要會網路管理、資料庫、網頁編輯等等資訊專長,非書組的館員要了解各式的媒體資料格式,能處理與編輯數位/類比資料,所以在我是學生的時間,還需要修電視學、電影學、音響學、攝影學等,典閱組則需有與人合宜的應對特質,並維持館舍內的設備…

  當然不只這些課程與訓練,四年學完後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館員,我可以很自傲的說,若真的能將所學的專精,我該是位能通盤認識人類知識的架構,並擁有處理歸類資訊的專家,以服務的熱忱為所有讀者服務。說真的,究極我一生都難以做到…

  因此,我以身為一個能一生追求知識進步的館員為榮,並為我能為許多的讀者服務而自傲,更期許以熱忱面對專業的挑戰。

  你好、初次見面、我是圖書館員~

  在未來的一年裡,在專欄裡,會以一個另類館員的角度來看事情…請多多指教!

焦點搶先報 

●【教學卓越計畫】增訂商管學科資料庫數種,請至圖書館部落格觀看使用介紹,也歡迎大家分享心得:

MIC-AISP情報顧問服務 
Mergent Online」-全球企業與金融證券資料庫
台經月刊二十年資料庫 
產經期刊全文資料庫 
北大方正中文電子書   

●本學期「圖書館與網路資源利用」課程已經公布了,看看有沒有感興趣的課程,趕快報名喔~

Posted in General. 迴響: (4). 引用:(0). 靜態連結網址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