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期 珍愛地球:解讀「全球暖化」
arsh | 19 四月, 2007 14:01
本期目錄 |
總編的話
專題論述:全球暖化 真相或迷思
資源介紹:全球暖化網路資源
映畫特區:不願面對的真相
專書介紹:地球暖化,怎麼辦?
悅讀新書:如何寫出好人生
你參考工具書了嗎?
老梁五四三:啥?為什麼書還沒有到?!!
焦點搶先報
總編的話 | 副館長 鄭麗敏 |
全球暖化、京都議定書、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 … 這些詞彙在多數人眼裏,也許就像我過去的想法一樣,認為這跟我們小老百姓有什麼關係啊?當本館電子報編輯小組於今年初決定「全球暖化」這個主題後,我們注意到各類媒體正不斷的以極重要的篇幅討論此議題。
2007 年4月9日的Time雜誌以全球暖化的求生指引 (The Global Warming Survival Guide) 為封面故事 (Cover Story),列出51項人類可以做到,有助於減緩暖化現象的行動;2007年4月11日天下雜誌的封面故事,以「全球暖化:台灣不願面對的真相」為題,探討台灣面臨全球暖化的危機及商機。您知道嗎,關閉待機狀態的電源、使用節能燈、少用烘乾機、多搭大眾運輸工具、拒用塑膠袋 … … 等,這些簡單的行動就能夠對減緩全球暖化有所貢獻.
本期電子報專論「全球暖化:真相或迷思」由本校水資源及環境工程學系陳俊成主任,從科學的角度說明全球暖化三個基本問題正反兩面的觀點。本文有助於您在面對全球暖化危機相關報導時,增加您的判斷力。【資源介紹】全球暖化及氣候變遷的相關網站;【映畫特區】介紹今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片「不願面對的真相」;【專書介紹】的是一本全球暖化的入門書「地球暖化,怎麼辦?」;【新書悅讀】分享一本教讀者如何撰寫回憶錄的「如何寫出好人生」;【你參考工具書了嗎?】 Gale出版的百科全書World Press Encyclopedia ,提供各國新聞媒體相關資訊系統化的介紹。
根據上期電子報讀者的回應,【老梁五四三】以「啥~?為什麼書還沒到?!!」為題和大家談談許多讀者所關心的新書上架速度問題。
期待本期的內容,讓您以新的視野看全球暖化,並不要小看自己的力量。
專題論述:全球暖化 真相或迷思 | 水環系 陳俊成主任 |


全球暖化這議題除了做為科學論證的主題外,因為它牽涉能源政策、碳稅、碳配額與交易、保險及產業風險管理,因此它同時也是許多國家的政治議題,特別是國際政經的重要議題。一般對於全球暖化的了解內容為:人類工業化後大量燃燒化石燃料,導致人為排放到大氣中的CO2大量增加,而大氣中的CO2會吸收地球反射太陽光熱能於大氣中,使地球表面像溫室一般,形成全球暖化現象。由全球暖化所衍生的現象則有各種推測,這些推測有些科學證據較充分,有些則較薄弱,甚至有些現象有相反推論的科學論證。
![]() | 一般常被提到的全球暖化所可能造成的天然威脅可歸納為:冰河與極地的冰棚加速融化,造成全球海平面上升,使沿海低地將遭淹沒或水患頻仍。氣候變化將更劇烈,颶風的強度與頻度將因取得更溫暖海水的能量而加劇加頻;熱浪襲擊強度與次數加增;乾旱與野火發生的頻率增加。許多生物將因無法適應過大的氣溫變化或季候氣溫的時序改變而滅絕;同時病菌與病媒因氣溫上升而大量孳生,使傳染病流行規模擴大,並往寒帶傳播。水溫度因與大氣息息相關,全球暖化將破壞目前平衡的洋流循環,更牽動全球氣候與氣溫分布,造成如電影「明天過後」紐約被大雪冰封的場景。 |
這裡讓我們回到關於全球暖化的基本問題:大氣溫度真的升高了嗎?這是自然變動還是人為造成的? 全球暖化所可能衍生的天然災害真的會發生嗎?根據紀錄,二十世紀的大氣溫度的確有上升的趨勢,且與大氣中CO2的濃度變化呈正相關。而二十世紀是人類有史以來工業規模成長最大,工業活動最活躍的世紀,推動工業文明的原動力主要來自燃燒石化燃料如煤、石油等,因此在二十世紀人類排放了有史以來最多的CO2。 | ![]() |
從以上的事證推論,全球暖化的確在形成中,而人類的超量CO2排放是最大元兇。不過如果深入觀察二十世紀大氣溫度與CO2濃度變化紀錄,我們會發現大氣中 CO2濃度變化是跟在大氣溫度變化之後,這意味是大氣溫度變化在影響CO2濃度,而非反向。地球上海洋是CO2的最大儲存處所,地球溫度的上升會降低海水對CO2的溶解度,增加海中CO2的釋出,且將增進海洋生物的代謝與光合作用,因而會促使CO2的生物排放量增加。人為的CO2的排放雖大,但只佔全球排放量很少的比例。又1940-1975年間是工業規模成長最大年代,亦是人為CO2排放量增加最多期間,但是根據紀錄大氣溫度在這段期間卻是下降的。從長期的氣溫紀錄也發現在中世紀亦曾發生暖化現象。因此,全球氣溫的確在暖化中是確定的,而其原因是否為人為排放CO2所造成,在科學上並無定論。
![]() | 然而到底是什麼因素在影響大氣溫度的變化呢?有科學證據指出太陽活動是主因。從紀錄上發現太陽黑子的變化時間與地球大氣溫度變化時間相當一致,而影響地球氣候除了日照外還有雲量因素。而雲量的變化是與含太陽離子的宇宙射線到達地球的量有關,是以太陽活動才是最終影響地球氣候的主因。至於地球暖化是否會加速極地冰棚的融化,使海水上升,沿海低地淹沒的推論,若依氣象學的基本原理來看,造成氣候變動的主要原動力是極地與熱帶兩地的溫差,溫差愈大則氣候變動愈激烈。若全球暖化成立,意味著極地與熱帶兩地的溫差變小,氣候變遷將趨和緩而不是加劇。另外,從紀錄上看地球溫升多發生在冬季,相對於極地地區冬季零下40度C 左右的氣溫,以2-3度C的溫升似乎很難對極地冰棚的融化有重大影響。而海水面上升的因素,除了個別地域性因素外,一般認為全球海洋因溫升使體積膨脹是較可能的原因,並非導因於極地冰棚的融化。因此,極地冰棚的融化能改變洋流循環的可能性並不高。 |

以上針對全球暖化的三個基本問題:地球氣溫是否在上升中?人為二氧化碳排放是造成地球溫升主因嗎?全球暖化將衍生的災難會發生嗎?做了正反看法的陳述,面對全球暖化我們可以做什麼呢?從這個議題的研究有幾點啟示:
- 全球暖化原因雖有主流想法,但另類觀點也不可忽略。科學的結論自古以來常不是由科學家決定,而是由掌握資源與權力者所認定,明辨真相要比較不同的看法。
- 全球暖化並不是世界末日或人類毀滅的最重要因素,核子威脅、戰爭、貧窮、恐怖主義、致命傳染病:愛滋,禽流感,人類失去正義、道德與愛心才是當下更嚴重的人類文明威脅。
- 人類的確要對人為造成的CO2排放增量謹慎因應,但因應的做法是要求自己過簡樸生活,而不是阻止別人發展現代文明設施。根本之道無非節約能源,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但都要從自己做起。
資源介紹:全球暖化網路資源 | 參考組 卓靜茹 |
不願面對的真相官方網l站http://www.climatecrisis.net

為前美國副總統高爾所籌拍之奧斯卡金獎紀錄片「不願面對的真相」官方網站,包含影片內容、影片中提到的科學資料的相關連結,以及提供給教學者的教案文件,對未了解全球暖化的讀者而言, 圖文動畫資源均優質的網站,是一個不錯的入門選擇。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http://www.epa.gov.tw/main/index.asp

提供國內外環境教育、環境影響評估、公害防治、環境衛生、毒物管理、廢棄物處理、檢驗、人員訓練、法規等業務。環保署首度與國家地理頻道合作,共同在台舉辦【全球暖化台灣發燒】活動,全面呼籲國人共同正視全球暖化問題,並鼓勵大家腦力激盪,提出更多讓地球降溫的好方法。4月22日世界地球日當天,國家地理頻道於全球 164個國家播出的《世界地球日特輯》,一系列有關環境生態的最佳紀錄片,24小時全天候馬拉松播放。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http://teia.e-info.org.tw

誕生於新千禧年,每日發行環境資訊電子報,提供台灣、中國及全球的環境新聞,還有台灣生態、環境變遷、新能源、氣候暖化、基因科技與食品等項深入的議題報導,更有知名學者專家的焦點評論,與各民間團體的訊息託播。協會主體「環境資訊中心」,亦提供熱門關鍵字瀏覽,如京都議定書、全球暖化等議題。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 http://www.ipcc.ch/

意識到潛在的全球氣候變化問題,世界氣象組織(WMO)及聯合國環境計畫(UNEP)於1988年建立本會。作用為評估與了解人為引起的氣候變化與其潛在影響。網站提供IPCC的出版物與技術報告等資訊。
全球暖化網站 http://www.globalwarming.org/index.php

本站由競爭企業協會(Competitive Enterprise Institute)更新資料,提供與全球暖化議題相關的資訊。
映畫特區:不願面對的真相 | 非書組 傅淑琴 |
「真相一直都在,只是習慣了閉上眼睛,拒絕去看!」
2007 年最令全球震撼的環保影片,「不願面對的真相」(an inconvenient truth),猶如一顆原子彈,炸開了粉飾太平政客的謊言,使得一直被隱藏的真相,終於能真實的、赤裸裸的展現在我們的眼前。
這部由美國前副總統高爾(Al Gore)所主導拍攝的環保影片,主要在揭露全球暖化問題的嚴重性,並強調這個問題是當代人類所面臨最迫切的道德問題。
![]() | 片名:an inconvenient truth 不願面對的真相 |
出版年:2006年 | |
館藏地:總館5樓非書資料室 | |
索書號:DVD QC 981.8.G56I53 2007 資料碼:00002062494 | |
英文發音、中文字幕 |
觀賞影片的96分鐘內最令人震撼的,是一幅幅世界各地的景觀,在短短數十年間,因地球暖化所造成遽變的前後對照圖,才真正讓人警覺事態的嚴重性;近年來全球各地頻傳的颶風、海嘯,無一不是大自然所發出的強烈警訊,人類肆無忌憚的破壞自然環境,到最後面臨的將是全體的滅絕。
不錯,造成這場生態浩劫的元兇不是別人,正是你我全體;然而大多數人,都是在懵懂之中成了幫凶而不自知,影片最後更大聲疾呼,刻不容緩搶救地球的十項應變措施:
- 換上省電燈泡
- 避免開車
- 資源回收
- 定期汽車保養
- 節約用水
- 抵制過度包裝禮品
- 設定室內恆溫器
- 種一顆樹
- 隨手關閉電源
- 保護地球人人有責
期待大家在觀賞完這部影片之後也能起而行,將來希望後代子孫不會產生這樣的疑惑『我們的父母們到底在想什麼?當他們能做的時候,為甚麼不覺醒呢?』。
專書介紹:地球暖化,怎麼辦? | 典閱組 葉詩吟 |
![]() | 書名: 地球暖化,怎麼辦? |
計劃主持:葉欣誠 | |
出版社:高雄市政府環境保護局、新自然主義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年:2006 | |
ISBN:957-696-615-9 | |
館藏地:總館六樓書庫 索書號:328.48 /8892 |
本書是由高雄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所長葉欣誠教授主筆,以淺顯易懂的文字與圖文並陳的方式,活潑生動的介紹全球暖化的起因與嚴重性、溫室效應的危害、「京都議定書」的誕生與各國政府與民間為了阻止地球暖化所做的努力。
最重要的,是我們可以為地球做些什麼?我們的力量真的可以改變地球嗎?本書詳細介紹大家如何可為地球盡一份心力,只要從生活中的小事做起,比如節約用電、簡樸生活、節省資源、多步行、多保護綠色植物、貫徹垃圾分類、重視綠建築的環保概念等,在日常生活中,不論食衣住行育樂,都可舉手之勞做環保,這樣不但可以省錢、有健康的身體,還有綠意盎然、空氣清新的生活環境,更可以幫地球「退燒」喔!
本書內容活潑、圖文並茂,是本不論青少年或是一般讀者,都能輕鬆閱讀的入門書。「全球暖化」所會造成的危機已在許多電影中如「明天過後」中,震撼的畫面或許就是明日的地球,而我們目前可以做的,就是閱讀此書,身體力行,不要等,當電影情節成真時,就來不及啦!
悅讀新書:如何寫出好人生 | 採編組 尹筱霖 |
書名:如何寫出好人生 | |
作者:William Zinsse著;栗筱雯譯 | |
出版社:大塊文化出版公司 2006年出版 | |
ISBN:9867059212 | |
館藏地:總館7樓書庫 索書號:811.1 /848.1 |
每個人一生中都擁有許多回憶,無論美好或悲傷,皆彌足珍貴;而回憶錄寫作則恰恰是檢驗自己如何面對人生的良方。一九九○年代,回憶錄著作即在美國如雨後春筍般出版,寫回憶錄儼然形成一種風潮,這似乎意謂著希望透過文字將回憶留存為永恆記錄者,已不在少數。然而,這現象卻喚起作者對回憶錄品質良莠不齊的憂心與使命感,開始於耶魯大學針對回憶錄的寫作技巧開班授課,並整理自己的人生故事付梓分享。
作者大方地以自己的十三段人生經歷為範例,並進一步分析書寫思緒、點明寫作重點,有系統地傳授回憶錄的書寫方法。書中給予讀者的建議包括:當在描寫自己人生時,必須給閱讀者一個畫面與一個概念;而進行寫作之際,則同時檢視現在的自己、過去的自己、以及自己生長在什麼樣的時代環境裡。此外,寫回憶錄時也必須建構一套有說服力的敘述方式,以誘發讀者持續閱讀的共鳴,並叮嚀大家時時提醒自己是故事裡的主角,才不致偏離主題。
整體看來,全書是一本自然、流暢且言之有物的回憶錄,作者也鼓勵讀者在閱讀此書之後,也能試著提筆分享自己精彩的人生故事。
你參考工具書了嗎? | 參考組 石秋霞 |
台灣的媒體事業一向發展蓬勃,而媒體事業所賴以維生的就是廣告,試問台灣新聞媒體的廣告支出於1999年大約花費多少新台幣,其中報紙、電視、廣播、雜誌各佔多少比例?
BIB ID:2110363-4
書 名:World Press Encyclopedia
編著者:Amanda C. Quick, project editor
出版項:Detroit : Gale, 2003
ISBN:078765583X (v. 1)、0787655848 (v. 2)
館藏地:總館3樓參考書庫
索書號:R PN4728.Q53 2003 v.1-2
本書摘要
本書收錄232個國家的新聞媒體資訊,依國家名稱的字母順序排列,內容包括各國的基本資料、背景與特性(如:人口、語言…等)、經濟架構、媒體相關法律、檢查制度、對國外媒體之態度、新聞經銷處、廣播媒體、重大事件以及參考書目等項目,亦提供相關數據與圖表。
書後提供索引與附錄,附錄有傳播媒體相關數據之排名、新聞協會與組織機構表、各國家的區域分佈。
摘自內容簡介與前言,
老梁五四三:啥~? 為什麼書還沒有到?!! | 圖書館 梁鴻栩 |
| 和我熟的朋友都叫我老梁,雖然我不老… 看我Blog的朋友就叫我梁董,雖然我和「董」這個字八竿子打不上… 而我是個圖書館員,一個與你想像中不一樣的館員… |
不要打我,這不是廢話,我想表達的是,事實上館員也和大家一樣,也許在別的圖書館、或是就在我們圖書館,都會遇到一樣相同的問題,因為我們也是讀者群的一份子,今天就來談談上期讀者有提出,而個人也很在意的問題:「為什麼~為什麼~圖書館的書總是比書店慢一步!!」
是啊,為什麼呢? 明明街角的金x堂、墊x石書店裡早有的書,我非得等到地老天荒、海枯石爛,直到山無陵、天地合,始有書進館呢? 到山下買一本放到書架上不就OK了嘛。

諸君,書,不是這樣買滴~ 圖書館購進的書並不是像書店一樣,書進來入帳,賣出銷帳的物流程序 ,為了讓同一本書能被許多的人利用,是有許多程序需要處理。
用很簡單、很單純的角度來看書進館的時程大約如此:
1、出版商/代理商送書單:
2、選書/閱選:
3、複本查核:
4、請購:
5、驗收付款:
6、簡易編目:
7、加工:
8、編目:
9、上架流通
還好嘛,這樣最多慢一週就可以上架了嘛,您該會用鼻音說出上句話 ~ 但事實上書商/代理商送書的時間會比一般書店慢,可能慢一至二週,都是先送書店零售(主要營收)後才會到圖書館(次要營收),那為什麼不直接到書店購買也比較快呢? 因為圖書館是一批一批的購書,可以用較好的價錢買進。直接向書店買價格就高了些,試想圖書館一年買那麼多書,採購量一大所節省經費也是相當可觀,能購進更多的書。
所以,我們在速度上已經輸在起跑點上了。
![]() 又不刺激,也不1995的電影「刺激1995」 | 接下來選書上,常逛書店的讀者們該也會有過「名不符實」的經驗:就像您去看「刺激1995」這部電影,內容明明不刺激,也與1995沒一點兒關係,偏就是這個片名,若您是以動作片設想去看(儘管它是我很愛的劇情片),保証您失望而回,選書亦如是,圖書館的經費有限,希望能買到最適合的書籍,所以「閱選」就很重要,所謂閱選,並不是把書全部看完,而是由館員稍翻看其中的內容,是否符合圖書館制訂的政策,以本校圖書館來說,我們是學術圖書館,主要是對校內系所提供學術的支援服務為首要目標,像圖文書、休閒書則不是來者不拒了,總希望能選出經典或內容不錯的才收錄,這~也需要時間。 |
然後是複本查核,每本書進來後,要一本一本查圖書館是不是已經買了?如果有買是不是很舊了,或是還可以用? 或是這本書很多人預約又看不到,很需要複本進館?以上都確認要買的書了後,就要開始請購。
「啊? 不是刷卡付現就可以了嗎? 這麼麻煩?」
噓~上一句要小小聲的說,因為只要是稍具規模的機關機構,都必需有會計單位來控管所有的預算,上面那句會輕易的讓人知道是沒有什麼工作經驗喔~ 沒關係,我不會和別人說的。
同樣,書到了後,就會有人來驗收 (這也是一定的控管),在驗收的同時,館員就會開始進行簡易的編目與加工,像是貼條碼(條碼製作也需要時間)、貼到期單(在書後的),若是書後沒有多幾頁白頁,還要再補貼白頁,蓋館藏章等您想不到的雜事(我看下期寫這個好了)。接下來再詳細的編目,請不要小看這件事,一筆良好的編目,能讓您用各種方式精確的找到您要的資料,在百萬冊的書海中,精確這件事情就是非常非常的重要了,關於分類編目與加工,我們可以以後再細說…
可以先說的是,若是這本書之前都沒有被分類編目過,是一個全新的編目的話(專業上叫原編),需要花的時間又更長,因為編目館員必需要更詳細的了解內容才能給它適合的分類號和標題,試想,遇到本校常進的日文、俄文、西班牙文等各國語文書,那時間可又是更長了,順利的話,一本書編目與加工所占的工作時,絕對要超過四十分鐘以上,這不包括其它特殊的情況。


當一本書全部處理好了,還要檢查每項環節,然後它就可以上架,等待您的借閱了~
很複雜吧,很雞毛蒜皮吧,很無聊又很花時間吧…看這篇文章都這麼煩了,做起來不更煩! 然而,知識、資訊爆炸的時代,沒有人在後面對資訊進行資訊處理,您能找到的「精確」、「符合需求」資料能有多少? 當資料還是紙本為主時,這些過程還是不可免,就算進入了全文檢索的時代,目前能以「主題觀念」來找資料的技術也仍不成熟,所以Google還是與圖書館合作Google Books Search計劃(見第一期電子報)書店,它並不需要負責資訊的利用與流通,它只需要關注在銷售上,如何快速而有效的將書送進愛書人的書房,讓收益進到出版商的口袋,That’s it!Done!Finished!
而圖書館存在的目的,卻是要讓知識保存、流通,並因此促進人類進步,讓新一代的學者能站在大師的肩上看得更遠,所以館員老梁以身為讀者的角度來想,若因如此而付上比書店慢些的代價,還是值得投資與付出的。
後記:老梁相信,一定會有讀者吶喊「說這麼多有個x用啊~談這些高調又怎樣啊!!我也是為了人類知識的進步與福祉(與我的論文),真的真的在短時間內要拿到書啊啊啊啊& hellip;…」
還是有解的,且待下回分解
焦點搶先報 |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世界閱讀日了,不知道在過去的一年裡,您有看了多少書呢?圖書館為愛書人準備了一系列的活動,期待您來一同參與!
一、書展:(一)時間:4/23(週一)~ 4/29(週日)。
(二)地點:總圖書館大廳入口及出口處。
(三)購書優惠:一般民眾單本88折;憑淡大學生證或服務證單本79折;三民、東大出版品75折;2本199特價區。
二、閱讀大樂透:
從紅樓夢的古典文學美,到九把刀的如電影般的小說,從佐賀阿媽的生活哲學,到M型社會的時代變遷,這些書,只要有看過,恭喜! 您就可以參加閱讀大樂透!
(一)時間:4/23(週一)中午12:20~12: 50。
(二)地點:圖書館大門口。
(三)活動方式:自10本圖書中取材命題,於活動現場即時搶答,答對者可摸獎1次。
(四)書單及內容詳見:http://www.lib.tku.edu.tw/esource/read/96read/。
(一)捷足先登:5/7(週一)~5/13(週日) 連續7天,每日於圖書館閱讀馬拉松Blog上發表一篇閱讀心得,成功達成規定者即可獲贈圖書禮券。
(二)路遙知馬力:5/7(週一)~6/7(週四)持續於圖書館閱讀馬拉松Blog上發表14篇以上(含14篇)閱讀心得,並符合規定者,即可入圍參選「最佳生產力獎」、「最佳共鳴獎」、「最佳人氣獎」,得獎者可獲贈圖書禮券。詳細內容請參閱網址:http://www.lib.tku.edu.tw/esource/read/96read/。
新訂期刊《Shopping Design》讓您學設計,shopping設計,更能享受設計
對於身處風格社會和美學經濟的消費者而言,Shopping不難,難的是如何Shopping『Design』。
隨著風格社會逐漸成形、生活品味漸受重視,懂得採買好設計,最讓人羨慕,歡迎一起進入Shopping Design的新社會,作一個消費菁英及風格生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