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期:Google 與 圖書館
ted | 15 三月, 2006 15:29
發行人:黃鴻珠 總編輯:鄭麗敏 執行編輯:梁鴻栩 2006.3.15 第1期 |
||||||||||||||||||||||||
專題論述:Google Library /Google Book Search -- 一些反應與思考 |
||||||||||||||||||||||||
圖書館在94學年上學期推出「聚焦歐盟」及「News得來速」兩個部落格,主要在傳播圖書館的即時訊息,同時提供 RSS(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 功能,讓訂閱的讀者可以隨時掌握圖書館的訊息。這兩個部落格推出後深獲好評。為延伸圖書館的服務,傳遞資訊應用及資源的重要概念,經過本館任務小組的規劃,圖書館進一步發行電子報,藉此傳遞圖書館的核心價值與資訊應用的正確觀念。 圖書館電子報預計每學期出版四期,每期規劃一個主題,邀請學者專家撰寫專文之外,並有4個固定專欄:資源介紹、檢索小技巧、映畫特區、專書介紹,內容則配合當期主題由館員撰寫,期盼這份電子報成為讀者與館員共同探索的知識園地。 |
||||||||||||||||||||||||
本期以 Google Library 為主題,希望透過圖書館專業的觀點來分享 Google 對蒐集及利用圖書資訊所帶來的?示。另外並介紹 Google Book Search 網頁及查詢小技巧。映畫特區則蒐集 Google Book Search 相關影片,可以更加了解 Google Library 的相關議題。最後提供一本 Google 專書,閱讀該書有助於對 Google 企業之全面了解。 |
||||||||||||||||||||||||
●專題論述:Google Library /Google Book Search -- 一些反應與思考 (館長 黃鴻珠 ) |
||||||||||||||||||||||||
Google 搜尋引擎在全球市場佔有率達 41.4%,2006年 1 月美國人使用 Google 檢索的次數為54億8千萬次(註1) ,Google 深受喜愛的程度由此可見一斑。然由Google找出一大堆不相干的資料也是事實,因之,常被譏為垃圾,為提升資料品質Google 先後進行四個與學術圖書資料相關的合作案:Open WorldCat、Google Scholar、Google Print for Publisher (現更名為 Google Book Search for Publisher) 和 Google Print for Library。四個計畫中以 Google Library 引起的震撼最大,因其涉及的問題最多,包含版權、隱私權、文化寡佔、圖書檢查制度及圖書數位化後如何提供使用等問題(註2)。
Google Library 為新的嘗試,誠如前述涉及的問題多,而且無例可循,因之,參與的圖書館雖然目的相同,但政策不一(見表一)。在扣除重複後,預估 Google 將以6年時間,1億5千萬美元經費完成1,500萬冊圖書數位化,任何人都可經由網路檢索及閱覽數位化後的實體館藏 (註5)。 表一:Google 5 參與圖書館的政策
Google 此舉震撼各界,不論是圖書館實務工作者、或圖書館資訊學者,以及出版業者均密切注意該計畫。持正面態度者認為數位化為不可抵擋的趨勢,尤以密西根大學及史丹佛大學的圖書館為代表。 當然,數位化已屬公共領域的書籍不會有任何著作權問題,但史丹佛及密西根大學圖書館提供的圖書包含仍在著作權保護下的作品;目前Google Book Search採取二種”規避”著作權方法,第一為「選擇退出」(opt-out)的徵集模式,意即先數位化,作者若不同意,Google會將之移除;另一方面為顯示查檢結果時,僅提供檢索語所在的數行內容,以保護著作權。 對於支持者來說,這樣的處理方式已屬合理使用範疇,James Hilton在密西根大學參與Google Library計畫聲明(註6)裡表示這是人類搜尋知識的一大躍進,同時也對該計劃的著作權部份有完全的信心;密大校長Mary Sue Coleman全力支持此項計畫,她於2006年2月6日在美國出版協會的演說中曾言此計畫為合法、合理、高操的行為,它讓世人重新看待圖書館及知識(註7)。紐約公共圖書館館長Paul LeClerc把Google Library與古騰堡革命相提並論(註8),賓州大學出版中心行銷部主任Tony Sanfilippoa更是認為,若是Google、圖書館和出版三方面合作,利用其掃描辨識的技術,對讀者而言能找到需要的資料,還能提供更多的管道讓曝光率不高的書籍銷售成績更好,達事半功倍之效(註9)。 但對大多數出版商而言,這樣的措施並未能讓他們安心,該計畫帶來的傷害可能遠大於助益。2005年9月美國作家工會(The Authors Guild)就控告Google大規模侵害著作權(註10)。北卡大學法學教授Laura N. Gasaway就表示:「這不是作者授權的正常管道,也不是合理得到資料的方式。」出版社更形容這是在愚弄著作權法「It makes a fool of our copyright laws.」(註11),對於前文所提Sanfilippoa贊成的態度,也有人不以為然,Morris比喻同意Google Library的作法就如同有人跑到你家廚房說:「我來幫您打掃」,明顯過了頭卻還認為這有何不可?(註12)更有出版社直接說「不,謝了,Google」予以拒絕(註13)。 擁抱?拒絕? 目前還沒有共識 http://www.trannet.co.jp/pre_up/news/jwh_net/google_20050627.html
上述為圖書相關業者的看法,但真正的圖書使用者又是什麼想法?許多的使用者都認為該計畫對他們有所幫助,包括容易使用、不限時空的服務、可以找到以往找不到的資料,甚在推廣閱讀上都有所助益(註14),對學者而言,能在家中精確的檢索到具有權威性的資料,的確是一大福音,對一般使用者而言,更好的是它還是免費使用! 若是使用者都認為這計畫對他們有所幫助,圖書館以使用者中心思考,也該盡力配合,但圖書館對於Google Book Search仍有些質疑,角色上也有矛盾之處。 矛盾的是許多讀者使用Google(Google it )取代向館員詢問參考問題,而現在具領導地位的大館將其館藏提供給Google,當數位化館藏更多後,圖書館角色如何演變? 圖書館處境不會更加艱困? 而Google與出版社著作權的訴訟仍在持續,不論結果如何,是否已與圖書館尊重智慧財產權的核心倫理衝突? 圖書館對於Google Library並非全是正面態度,法國國家圖書館館長對其資料以英文為主體,認為對非英語文化會造成排擠效應。而美國圖書館學會會長Michael Gorman對於有版權限制的書籍只顯示部份幾行內容,將產生「片段化的書籍閱讀」(tomizing” Books)有所疑慮(註15)。 儘管各界對Google Library 的質疑與問題仍在,面對此計畫所帶來的巨變,圖書館界也尚未統整出一致的意見,但如何節省讀者時間,提供符合需求的資料,仍是圖書館基本的營運原則,不論圖書館或圖書的形式為何,保存文化與永久典藏文獻是圖書館不變的使命。
參考書目: 註1:“Today: The Internet, tomorrow: the world”, by David Radin, Mar. 05, 2006, http://www.post-gazette.com/pg/06064/665001.stm 註2:“Google-eyed U. Michigan gives away its library”, by Daniel Brandt, June 19, 2005 http://www.google-watch.org/umich.html (accessed Aug. 16, 2005) 註 3:“Anatomy of Aggregate Collections: The Example of Google Print for Libraries”, by Brian Lavoie, Lynn Silipigni Connaway and Lorcan Dempsey, D-Lib Magazine, Sept., 2005. 註 4:"Google Will Digitize and Search Millions of Books from 5 Top Research Libraries."by Carlson, Scott, and Jeffrey Young ,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2005. 註5: "Google's Library Project: Questions, Questions, Questions." By Quint, Barbara.,Information Today, 2004 , http://infotoday.com/newsbreaks/nb041227-2.shtml. 註 6: “U-M statement on Google library project”,http://www.umich.edu/news/index.html?Releases/2005/Sep05/r092105 註 7:“Google, the Khmer Rouge and the Public Good.” by Mary Sue Coleman, Address to the Professional/Scholarly Publishing Division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Publishers Feb. 6, 2006. http://www.umich.edu/pres/speeches/MSC_AAP_Google_address.pdf. 註 8:"Google's Library Plan 'a Huge Help'." By Jefferson, Graham. In USA Today. 註 9: "Why Can't We Be Friends?" by Sanfilippo, Tony.,Publishers Weekly 252, no. 38 (2005): 94-94. 註 10: 作家工會 (The Authors Guild)發布的新聞稿 (September 20),http://www.authorsguild.org/news/sues_google_citing.htm 註 11: “Google This: 'Copyright Law.'”by Helm, Burt, and Hardy Green. Business Week, no. 3936 (2005): 42-42. 註 12: “Google goes to library”Louisville Courier-Journal - Louisville,KY,USA Oct. 9, 2005 註 13: "Publisher: No Thanks, Google.", Albanese, Andrew. Library Journal 130, no. 18 (2005): 18-18 註 14:同註8 註 15:"One College Librarian Worries About 'Atomizing' Books ??"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51, no. 39 (2005): A25-A25. |
||||||||||||||||||||||||
您可想像只要連上網際網路,便可坐擁書城或與名校學生同步閱讀圖書的情景?Google Book Search(http://books.google.com/)讓您實現這個夢想!Google 將人類智慧數位化,包括小說、非小說、參考工具書、教科書、童書、專業性以及學術性……等各類西文書,其中不乏?版書,此計畫稱之為Google Print。書籍數位化將可提供線上查詢與閱讀,唯受版權限制之圖書,需註冊登入個人帳號,始能閱讀系統開放顯示的頁面。 此外,Google Book Search提供查詢整本圖書的內容,解決因記不住冗長書名或不熟悉外國作者而查詢不到所需資料之困擾,有時還會有意外的新發現哦!無法線上閱讀全文之圖書,可查詢淡江大學圖書館館藏系統http://virtua.lib.tku.edu.tw,或連結 Google 提供的網路書店購買(例如:Amazon、Barnes&Noble.com…)。茲以 "Pride & Prejudice”為圖例說明。
|
||||||||||||||||||||||||
蒐尋網路資源,總苦惱檢索結果太多?一般蒐尋引擎除簡易的關鍵字與片語查詢外,還提供『進階搜尋』功能。以Google Book Search為例,系統在『進階查詢』功能(Advanced Book Search),提供使用者選擇限定查詢全部或已完成數位化的圖書;欲檢索特定圖書者,則可輸入書名或作者、出版者、出版年、ISBN等書目資料進行查詢,例如:在書名欄位輸入ride & Prejudice”,系統只會顯示書名中有Pride & Prejudice關鍵字的結果,不僅檢索結果更精確,也節省瀏覽時間! |
||||||||||||||||||||||||
參考資料: 本欄參考 Library Views 網誌資料,並受作者授權使用
|
||||||||||||||||||||||||
![]() 作者:羅耀宗 ISBN:9572983768 出版年:2005 出版社:梅霖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本館館藏:6總館6樓書庫 索書號: 494 /8552.31
本書將Google經營模式分成七部份/課 討論其成功的要素,前半部敘述Google如何打破人們視為理所當然的成規,獲得成功,後半部闡述Google如何與使用者、企業、員工分享它所創造的價值,並維持領先,這七課包括了: 1.打破規則,標新立異 2.以更好的產品,後來居上 3.拿整個世界當實驗室,精益求精 4.時時以顧客的體驗為念 5.因為分享,所以成功 6.想方法吸引頂尖的員工 7.不使壞也能賺大錢 作者以文字工作者的流暢文筆、以及企業專長,輔以長期觀察與閱讀,完成本書。更獲得94年度金書獎的肯定。雖然在很小的細節上仍有可討論之處,如本書將計算網頁重要程度的計算方式PageRank翻譯為「裴吉位階」;的確,發明此公式為Google創始人Lawrence Page所發明,但這樣翻譯還是有些偏離PageRank帶有「網頁排序」的雙關之意。 這當然是雞蛋裡挑骨頭了,若想要以全面蓋括的來了解Google企業的發展、理念和成功的要素,本書非常值得您借回一觀。 作者簡介: 作者羅耀宗,1957年生,台灣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系、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畢業。曾任《經濟日報》國外新聞組主任、寰宇出版公司總編輯、聯合新聞網「數位文化誌」網站(http://mag.udn.com/mag/dc/index.jsp)「網路創業家」專欄作者、《管理雜誌》UPSIDE特約編譯、《中央日報》全民英語專刊特約作者、總裁學苑《網路春秋》專欄執筆人。曾獲時報出版公司2002年「白金翻譯家」獎。現為自由文字工作者。 |
||||||||||||||||||||||||
☆世界閱讀日活動預告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自1995年起,把4月23日定為「世界閱讀日」(World Book & Copyright Day),希望藉著這個重要的日子,向大眾推廣閱讀和寫作,以及宣揚跟閱讀關係密切的版權意識,如此重要的日子,本館自然不會缺席,將於下個月推出一系列活動,愛書愛閱讀的朋友們請拭目以待囉…
☆圖書館推出「『請帶我回家』:圖書轉贈」活動 為了讓「書盡其用」,採編組規劃了「『請帶我回家』:圖書轉贈」活動,每週三、四下午一點至五點(寒暑假除外),本校教職員生皆可至圖書館一樓採編組門口(古今中外餐廳對面)的黃色書車上,自行取閱。 希冀每一本書,都能找到合適的愛書人。
|
Posted in
General.
迴響: (0).
引用:(0).
靜態連結網址
«Next post |
Previou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