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Eurydice教育資料庫
06/26/2006, 15:22 Posted by 許琇媛 | 
歐盟教育資料庫Eurydice自1980年開始,即是歐盟執委員和會員國為促進合作而共同發展的策略機制之一,而自1995年起,Eurydice也是共同體「蘇格拉底教育行動計劃」的一部分。
Eurydice是一套用來搜集、監測、處理及傳遞全歐洲教育系統及政策資訊的網絡。Eurydice內所含蓋的教育系統包括:歐洲聯盟各會員國、歐洲自由貿易聯盟的三個國家(亦為歐洲經濟區域會員國)以及參加「蘇格拉底計劃」的歐盟候選國。Eurydice主要提供決策者及所有教育相關人士所需的資訊和學術論文。
此網絡藉由發展教育系統和政策的資訊交流,以及引發對教育系統相關議題進行研究,以促進歐洲教育合作。
組織
1980年歐洲共同體開始建立Eurydice網絡之時,是由一個歐洲部門(執委會設立)與其他國家部門(由參與蘇格拉底計劃的各國教育部長設立)所構成。
歐洲部門主要負責的工作有:資訊網絡活動的協調、大部分出版品之起草及發表、Eurydice資料庫和主要網頁的設計與管理。國家部門的工作則是提供相關活動所需之資料數據,並確保在其國家內的目標團體皆可使用此資訊網。在多數國家中,這些部門多設立在教育部之下;少數國家則是隸屬於圖書館資源中心或研究團體之下。
活動
Eurydice的出版任何與教育政策(結構、改革與趨勢)或共同體教育合作相關之議題,都是Eurydice考慮的重點。
出版品大致分為三類:1.各國教育系統之介紹;2.針對特定主題所做之比較性研究;3.指標和統計數據。
Eurydice的工作內容與教育系統研究密切相關,所有機構通過之目標和措施不只涉及教育改革,也包括教育結構和特定課程之運作。
整體教育程度或個案都可能是研究分析的目標,而進入高等教育前的預備教育乃至教師訓練,皆是研究的重點。
Eurybase是Eurydice網絡下所建立的資料庫,其內容含蓋Eurydice網絡中所有詳細的教育系統資料。
除了上述基本的教育系統資訊和歐洲教育辭彙之外,Eurydice正在積極進行下列的工作:
1.學校針對移民小孩所採取之措施;
2.布隆尼亞歷程下高等教育結構的改變;
3.學校評比;
4.教育專業;
5.義務教育下的關鍵能力;
6.資訊與通訊科技在教育上之運用;
7.校內外語教學;
8.教育系統對終身學習之貢獻;
9.學校基金;
10.對高等教育學生之財政資助;
11.私立教育與公權力之角色;
12.1980年後的高等教育改革。
合作夥伴
Eurydice與幾個歐洲或國際組織建立密切的合作關係,這些組織是歐洲議會與蘇格拉底計劃委員會作出之決定中所推薦。
自1995年起,在Eurydice和Eurostat(歐洲共同體統計局)的合作關係基礎上,除了出版許多重要的歐洲教育資料和定期更新指標數據外,雙方也開始重視歐洲教育研究論文中所包含之總體經濟指標發展方面合作。
在教育與訓練越來越緊密結合的趨勢下,Eurydice也與Cedefop(歐洲職業發展訓練中心)建立了合作關係,合作項目主要為歐洲教育結構、職業訓練與成人教育系統刊物之出版。
位於義大利杜林(Turin)的ETF(歐洲訓練基金會)是Eurydice另一個合作組織,合作項目主要是透過ETF在中東歐國家設立之國家觀測站,從事歐洲教育結構、職業訓練和成人教育系統刊物之出版。在過去幾年裡,Eurydice也開始與歐洲特殊教育發展局(European Agency for Development in Special Needs Education)建立合作關係。此外,執委會也透過與其他國際組織進行相關合作,如歐洲理事會(Council of Europe)、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等,建構Eurydice之相關資料。
無使用限制:IP不受限制。
非書資料組 許琇媛資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