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文化密碼

04/30/2009, 12:35 Posted by 許琇媛 |

書名:葡萄酒文化密碼 = Code culturel du vin
作者:楊子葆
出版項:臺北市 : 財訊出版社公司, 2007年10月
索書號:
463.814/8648 
館藏地:總館6樓書庫


內容簡介:

      葡萄酒的背後,其實是一整個體系所支持的、有血有肉也有靈魂的文化,是一整套主體性深厚的價值。文化一旦缺席,環繞著葡萄酒的種種言語文字,就流為假想,再不成想像。
  重新審視書中與巴黎友人直接對話的〈葡萄酒裡藏機鋒〉,呈現法國人飲酒哲學的〈一瓶葡萄酒的等待〉,轉到印證個人思索的〈葡萄酒的靈魂〉,最後是試著萃取一些文化價值的〈自由平等葡萄酒〉,自己想表達什麼呢?
  以後見之明闡述,我想表達的居然是對於法國人從日常生活中自然流露出文化的一種羨慕之情,一種對於「行走坐臥、飲食穿衣,俱見境界」的嚮往,並且選擇由葡萄酒主題切入文化、切入生活。
  「跨越假想的想像」,兼具工程師、外交官以及法國文化與葡萄酒愛好者多重身分的我,想要呈現的是:跨過橋樑,越過假想,不拘泥狹隘技術與枯燥知識,穿透種種枝節糾纏,並且能破譯表象密碼的,一種關於法國葡萄酒的文化想像。

第一部分  葡萄酒裡藏機峰  
一言以蔽之,拉丁人談葡萄酒主題,就像盎格魯.撒克遜人談天氣一樣自然;可以用在絕大部分的社交場合,也一樣的捉摸不定。兩種文化分別將這兩項尋常話題,提升到一種「非常境界」。

第二部分  一瓶葡萄酒的等待
天下沒有所謂的「一種好酒」,只有運氣好碰上的「一瓶好酒」。在不舍晝夜的時間流中,我們一方面自己成熟變化,一方面尋覓也正在變化成熟的葡萄酒,尋覓之中既有失望的心理準備,同時也奢望驚喜,這,其實是一件很浪漫、很有情調的事。

第三部分  葡萄酒的靈魂
釀成裝瓶的葡萄酒,就像沉睡中的生命體,在打開瓶塞的一剎那,靈魂就會被喚醒,而充分甦醒的的酒才能動人。關鍵在於,如何品嘗一款好酒?也許,首先要學習對於葡萄酒由衷的尊重,以及品酒的必要程序與正確態度吧。否則,「只澆灌了肉體,靈魂還是渴著的!」

第四部份  自由平等葡萄酒
巴黎人眼中的葡萄酒,最好的不一定是最適切的,最珍貴的則不一定是最好的,甚至頂級不一定等同於品味。美好的世界裡沒有鐵律,只有歷盡滄桑的見識與因地制宜的彈性,這兩項也許是這個世界上最難擁有的能力。

資料來源:博客來網路書店


作者簡介:
楊子葆  Dr. Tzu-Pao Yang
  1963年生於花蓮。法國國立橋樑與道路學院(ENPC)工程博士,並獲法國高等社會科學院(EHESS)社會學博士候選人資格。曾任:新竹市副市長、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秘書長、僑務委員會副委員長、駐法國代表處代表等職。現任:外交部政務次長。著有:《可移動的文化饗宴》《看不見的巴黎》《世界經典捷運建築》《街道家具與城市美學》《藝術進站》等書。

藝術/音樂/攝影/休閒 , 圖書資料 , 閱讀歐洲 | 迴響 (0) | 引用 (0) | 主頁面 | 上一篇 | 下一篇 |

Leave a Reply

0 comment(s) to 葡萄酒文化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