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如此靠近 : 一位社工師的安寧病房手記
06/23/2006, 13:36 Posted by 典閱組 | 
書名:死亡如此靠近 : 一位社工師的安寧病房手記
作者:蘇絢慧
出版項:臺北市 : 大塊文化出版公司, 2001
索書號:419.7 /8863
館藏地:總館6樓書庫
生命風景,悲欣交集,千百年來的中國傳統,致使絕大部分的人都拒談「死亡」這個議題。這個令人諱莫如深的禁忌,隨著安寧病房的來到,在社工師和家屬的談話間,漸漸消融。
萬物之靈的人類,在一步步成為地球主宰的同時,卻依然對於「死亡」莫可奈何,它總是來得不是時候、也總是不受歡迎;雖然人人終將一死,但是真正瞭解死亡的人卻又寥若晨星。死亡,帶給往生者面臨人生終點時的惶恐、帶給往生者周圍親友無限哀痛,它來去自如,無人能夠控制。於是乎,在人類生命延續的密碼尚未解開前,我們必須讓自己面對死亡,透過一次次的練習,以正面的態度迎向生命的終站。
一位在幼年即和死亡打過照面的社工師,對於生命終止的課題始終有著特殊情感,在一次次機緣出現之後的思考,她正式投入安寧病房社工師的行列。安寧病房所帶給人的,絕非外界誤解的「什麼事也不做,只是陪著臨終者等死的地方」;而是希望透過減輕臨終者痛苦的醫療方式,讓生者可以有尊嚴而少痛苦的面對自己的死亡、讓親友學習如何接受事實而積極安排臨終者身後事。健康的人無法想像,當一個病入膏肓且疼痛難當的臨終者,在極度不願放棄生命的情況下,被病痛折磨到寧願放棄生命的無奈和痛苦;所以癌症患者的化學療程和放射線療程,與其說是拯救生命,不如說是在患者臨終前,給予最嚴厲的折磨。而安樂死,卻又是另一種看似人道,卻未經患者同意、擅自終結他人生命的人工殘忍做法。
對於尚未面臨任何生離死別的人來說,雖說可感幸運而快樂;但面對諸多生死,其實又怎能不感謝上蒼的安排,讓自己的心境態度都能更臻圓熟飽滿。作者在第一現場的經驗,以朋友的角度,純淨而溫暖的述說著一個個生命終結的故事和處理眾多悲傷之後的感想,提供對此課題陌生的生者,一個練習和體會的機會。任何生命都是值得尊重的,即使到了最後一刻,也應該珍貴如初來乍到這個世間;死亡本身是嚴肅的,但我們可以做到調適心情和態度,讓當事人都能夠以最舒暢的姿態來迎接生命終站的到來。
這樣特殊的故事,除了讓我們省思死亡、練習面對和建立正確態度外,透過社工師溫柔的筆觸,我們也能體會到,這是一份愛的工作:這份愛,絕不能隨著生命鐘擺的停止而中斷。(文/沈心怡,文字工作者)
資料來源: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175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