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置藝術十年(三)
08/13/2010, 15:25 Posted by 非書組 | 
資料名稱:裝置藝術十年 10 years of outdoor installation art(三)
出 版 年:2006
索 書 號:DVD 987.81 /8854 v.3
館 藏 地:總館5樓非書資料室
片 長:4件共500分鐘
媒體類型:4件數位影音光碟 +1件手冊
第一集 粉樂町(25分)
「粉樂町」以「町」之概念做為一個城市的聚合區域,以東區為主體,將此區高度消費化的服飾店、咖啡店、餐廳、書店、公共空間、閒置空間等地做為展場。這個以「藝術」為糖衣的路徑,打破了人原有的行進慣性,在街道巷弄中緩步、穿梭、流連、尋找一幅屬於自己的新東區地圖於焉生。於是「土地倫理」之後,富邦藝術基金再度發現新台北都會的視覺語言。
第二集 震盪華山(24分)
為文化藝術類紀錄片,但非單純以歷史轉述或社教之影片記錄,是華山在改造協會時代一項經驗與成果的濃縮,在彰顯華山藝文特質,以空間為主軸表現華山等區之單一空間場域,呈現多樣多面向跨領域展演面貌與閒置空間再利用的歷史。提供可塑性及實驗性空間性質,反應台灣在急遽民主化、多元化過程中、在藝術面貌、文化政策及公共空間使用之省思。
第三集 城市.光計劃—愛公園(37分)
公共藝術精緻化與節慶藝術品長久陳列的呼聲,導致高雄市第2屆光雕藝術節的作品成為愛河邊仁愛公園的美麗景觀。本片帶領觀眾深入光之創作的技術與精神世界,也點出高雄沿著港口與愛河追問自身美感的呼喊。
第四集 台中20號倉庫營運3年回顧—與鐵道為鄰,以倉庫為家(33分)
台中火車站的20號倉庫原為閒置空間,文建會規劃改造鐵路貨運倉庫的寬闊空間,做為藝術家創作、展示的場所,20號倉庫是第一個被操作及啟用的據點。本片回顧20號倉庫自2000年開放以來的點滴,記錄磚造倉庫的滄桑,鐵道站場的風情以及創作者在此綻放的藝術火花。而經營管理單位與駐村藝術家們也在片中回顧深刻的生活經驗,雙方屢有尖銳的對話火花鑽出,是珍留藝術村歷史的影音首頁。
資料來源:資料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