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自98年起開放十六種數位典藏資料庫供國內免費授權使用。

Published on 02/25,2009 | 放大正常 |

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提供的十六種資料庫免費授權使用,典藏品圖象或古籍全文線上免費瀏覽,若要列印則必須付費。十六種資料依計畫的不同,提供個人註冊使用、或以IP管控。

透過史語所數位資源整合檢索目錄整合檢索以下之資料庫。

  1. 中國西南少數民族聯合資料庫 民國十八年到卅二年間,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早期研究人員,在中國南方、西南和東北地區,進行中國有史以來有計劃的、科學性的跨省區田野調查工作,蒐集並留下近現代中國少數民族文物、文書與田野照片。
  2. 內閣大庫明清檔案檢索系統 史語所藏內閣大庫檔案約計三十一萬件,含清朝內閣收貯的制詔誥敕、題奏表章、史書、錄書、塘報、黃冊、簿冊、朝貢國表章,以及內閣各廳房處的檔案、修書各館檔案、試題、試卷、瀋陽舊檔等,其中以題奏本章為大宗。(已申請本校IP管控)
  3. 甲骨文拓片資料庫數位典藏資料庫 囊括史語所傅斯年圖書館所藏甲骨文拓片18冊,及考古學門庫房所藏《善齋藏契》拓片九千多張,再加上史語所藏甲骨文拓片,總計超過四萬五千張。
  4. 考古資料數位典藏資料庫(3種) 含括三個資料庫:「遺物資料庫」、「遺跡資料庫」、「遺址資料庫」。蒐錄大陸考古與台灣考古遺物。
  5. 佛教石刻造像拓本資料庫 傅斯年圖書館所藏佛教造像拓片以中國為主,地區包括河南、河北、山西、山東、陝西、四川和甘肅等,始自西元5世紀初,迄自民國,此外也有少數是外國的造像拓片,如日本法隆寺金堂釋迦、藥師等造像記。
  6. 青銅器拓片數位典藏資料庫 典藏對象為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的青銅器拓片,有品質精美的全形拓片,以及數量龐大的銘文拓片。
  7. 傅斯年圖書館藏善本古籍數位典藏系統 包含館藏善本書、古籍線裝書、金石拓本、俗文學等書目資料,讀者可上線檢索傅斯年圖書館珍藏資料,使用者可選擇「一般檢索」或「主題瀏覽」使用該系統書目資料。(已申請本校IP管控)
  8. 漢代石刻畫象拓本資料庫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目前收藏漢代石刻畫象拓本約一千五百餘件,主要椎拓自山東、河南、四川、江蘇等地出土,漢代石磚構造之墓室、棺槨、祠堂、墓闕、碑等建築遺存之畫象石或畫象磚。
  9. 漢代簡牘資料庫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收藏的漢簡,以「居延漢簡」為主,約11000餘枚,另外還包括「羅布淖爾漢簡」(58枚)、「敦煌小方盤城漢簡」(76枚)、「武威剌麻灣漢簡」(7枚)。
  10. 遼金元拓片資料庫 傅斯年圖書館蒐藏遼金元拓片之年代,介於西元946-1382年之間。至於內容,則涵蓋了墓誌、墓碑、刻經、造像、題名、詩詞、道教、佛教、聖旨、令旨、法旨等等 。遼金元三代以契丹、女真、蒙古語為國語,國語與漢語通行並用,因而遼金元三代文獻既有漢文書寫者,亦有契丹、女真、蒙古文書寫者。

下列資料庫則必須個別簽入:

  1. 內閣大庫明清檔案人名權威資料庫 史語所在進行明清檔案數位計畫的同時,進一步從檔案中揀選出歷史人物,進行加值分析,建置人名權威檔資料庫。
  2. 傅斯年圖書館人名權威資料檢索系統 適用於傅圖館藏之相關人名權威檔之著錄,目的在於整合傅圖館藏善本圖籍執行時所涉及之各式人名。 
  3. 傅斯年圖書館藏印記資料庫 整合傅圖所有典藏之印記,並將傅圖典藏之善本古籍、拓片上原鈐之收藏家、鑑賞者、題識者等印記予以析錄,冀能獲取版本佐證、遞藏經過、印主梗概等,兼及篆刻之文字書法與藝術之美。
  4. 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 內容包括經、史、子、集四部,其中以史部為主,經、子、集部為輔。累計收錄歷代典籍已達四百六十多種 。(已申請本校IP管控)

瀏覽線上全圖或申請個人使用帳密:請連結史語所數位資源暨藏品圖象申請入口網站提出申請,待史語所回應:「您可以開始使用會員專屬的服務。」後,再次上線申請個別資料庫的使用權限。

第一次使用,請先於系統首頁的【下載專區】,下載djvu Plug-in圖片瀏覽器 與「JRE」構置式文字顯示軟體


Trackback URL

http://blog.lib.tku.edu.tw/trackback.php?id=2914

Leave a Reply

One Response to 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自98年起開放十六種數位典藏資料庫供國內免費授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