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閱讀日系列活動
閱讀馬拉松 | cir | 五月 03, 2007,13:12
閱讀,字句中總能讓你低迴品嚐,點到心中某些認同感,歡迎瘋狂的你、理性的你、感性的你,來到丁叮的奇幻世界,一起分享生命旅程中你所獲得閱讀的寶藏!
下一篇 | 上一篇 | 迴響 (9) | 閱讀 3694 次
丁叮 | 08/05/2007
戴爾卡耐基,從一個默默無名的鄉下小孩,變成眾所皆知的作家。那是因為他找到了一種方式,滿足人性需求的方式。年輕時的卡耐基因為家中付不出錢供他在校住宿,通車上學,於是他騎馬、走路,他產生了自卑感,但這種自卑感是真正激發他潛力的原因,他的母親鼓勵他參加辯論隊,給他機會建立自信心。經過一連串歷練後,他成為在全世界各地演講的名嘴,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接連他出了一連串做人處世基本的道理的書籍,人性的弱點、影響力的本質、快樂人生、語言的突破 .....,以下我將介紹<人性的弱點>一書。
這本書主要是在介紹我們在與人相處時,有哪些弱點,建立如何使人喜歡你,贏得友誼的方法,不傷感情,不引起憎恨而改變他人的方法,他也提出許多歷史人物成功的例子,不論是企業家,或是治國有術的國君…等。
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藉由蘇格拉底的秘密,告訴讀者和別人交談的技巧,「和別人交談時,不要以異見為開端,如果可能的話,盡可能你們是為相同目標而努力,一開始有『是的反應』會把對方心理導入肯定的方向。反之,當我們對別人說"不"時,整個組織-內分泌、肌肉、神經全部變成一種抗拒的狀態,收縮的狀態。"是"的反應常常被人忽略,但極為重要」。蘇格拉底有個伶俐的老童心,就是這套方法讓他在40歲時取了個19歲的女孩,他也徹底改變人類的思潮。
卡內基除了舉古今中外的例子,也運用心理學的解決方式讓讀者深深信服所有人際互動的方法,卡內基一系列的書,是我父親於民國65年購買的中譯本,現在到我的手上,除了老舊、發黃、破損還有父親的筆跡,都是希望我也能從這本書中得到許多學校沒教的人際互動的道理,現今市面上仍有很多版本的中譯本,值得推薦給大家!
書名:人性的弱點
作者:卡耐基
名人出版社
丁叮 | 09/05/2007
有了自由才有愛,是本校中文系教授曾昭旭所著,對於中文系的學生,可以使儒家思想心性論的基礎更為紥實,對於非中文系的同學,這便是一部了解的入門書,書中運用孟子的語錄配合近一年來的時事,講道理、讓讀者找回心性的存在。
書中包括重新學習認識人性、把丟掉的心找回來、無論如何都要選擇忠於自己、自由與愛才是人生的悅樂泉源等。令我印象深刻的一篇是
ted | 09/05/2007
看到你重複貼心得,想必是有一些內容沒有出現。
心得中若有左右箭頭的括號,或者其他類似HTML tag的符號,但又不是HTML規格所定義的 tag,為了系統安全的緣故,會讓系統誤判而被過濾掉了。因此建議盡量不要用一些 HTML code 的符號或者改用全型來輸入符號。
丁叮 | 09/05/2007
有了自由才有愛,是本校中文系教授曾昭旭所著,對於中文系的學生,可以使儒家思想孟子心性論的基礎更為紥實,對於非中文系的同學,這便是一部了解夢子的入門書,書中運用孟子的語錄配合近一年來的時事,講道理、讓讀者找回心性的存在。
書中包括重新學習認識人性、把丟掉的心找回來、無論如何都要選擇忠於自己、自由與愛才是人生的悅樂泉源等。令我印象深刻的一篇是人毫無例外都愛自由,人的本質因為有善,基於這個善的信念,人自然就會愛人,當然,我們也會期待別人也會以善的方式對我們,當然讀者會問,世界上仍然存著許多未純有善意的人、為非作歹的人,那又是怎麼一回事,難道她們沒有善性嗎?原來,人的性善可以分為2個層面:自由的愛、自由地發出善意,而那些為非作歹的人正是不選擇發出善意的一群,據此而知,當我們愈管教小孩,他們遇不聽的關係,關鍵就在於自不自由,最後作者就引了一句孟子的話:則存,舍則亡,出入無時,莫知其鄉。
我們所有的行為,為善為惡都存在於自己一念之間,你若選擇去愛選擇善(操則存),你若選擇違背良心的事(舍則亡),那人心為何有那麼不定的選擇?(出入無時,莫知其鄉,向也)這也是因為人心的自由,沒有一定方向的緣故,動念都在我們的心!原來,孟子在幾千年前就以了解到人生哲理,書中利用許多時事的教訓給予借鑑,或是時得效法幫助我們把失去的心找回來,值得推薦給大家。
書名:有了自由才有愛
作者:曾昭旭
圓神出版社
丁叮 | 10/05/2007
你對孔子的認知是什麼?論語,大家從國中選讀到高中,或許大家對於孔子已覺得很熟悉,(原來孔子)這本書,是告訴大家你所不知道的孔子,或許大家認為對孔子很熟悉,但其中存在著許多我們對於孔子的誤會。有人提出半部論語治天下,至今很多人仍無法了解論語何以治天下﹐在這本書都可以找到解答。
就最簡單的立論來說﹐大家常說三十而立﹐代表三十歲要成家立業了﹐也是孔子用年齡來分每個階段的不同﹐但是,孔子所說的三十而立卻不是這個意思,而是求學、做人方面有所成就的意思。
想到孔子,大部分的人必定想到文弱書生,溫文儒雅的讀書人,但根據史記的記載,孔子長九尺六寸﹐人皆謂之長人而異之,有人考證當時一尺為今日20.4公分,亦即孔子的瘦弱形象,是大家所誤會的。
原來孔子,針對孔子的政治理想、孔子的晚年生活、教育事業,甚至是孔子的死,有分類詳述的介紹。其中孔子的死是大家所陌生的,在孔子死前述說了許多哀歎的話,有人認為他是在誇耀自己一生的事業,其實他是在悔悟天命自己無法再承受下去。孔子在死前歷經白法人送黑髮人之痛苦,分別是他的兒子鯉、子路、及顏淵,大家都以為孔子常常罵子路就比較不喜歡子路,其實不然,子路好學的程度並不低於顏淵,只是他個性較衝動,問得較多被糾正的也比較多。這本書可以解除大家對孔子的許多誤會,也可由不同方面認識孔子這個人,進而藉由其思想運用到生活實務中。
書名:原來孔子
作者:陳永明
中華書局
丁叮 | 11/05/2007
給喜歡看旅遊日記的朋友們,「絲路分手旅行」,是作者在歷經分手之後跟一位女性友人從絲路的起點:西安,開始漫無目的旅行的故事,書中附帶許多中國西部地區的照片,還有各個著名的景觀,每張照片都別有風味,照片的圖解總令人再三回味,其中,在荒涼的帕米爾高原,岩石交錯皺摺明顯,單調的畫面中,作者再下面引了一句:人在傷心的時候,茫然地看著一片風景,天知道那樣的療癒能力有多神奇。還有一張南京路的照片,但作者的圖解卻是:無聊的南京路,讀者看來有趣但作者看卻無聊,可見作者當時心境的惆悵無法言喻。
除了介紹風景之外,作者以旅遊日記的方式說故事,路途出還認識一位來自高雄的小醫師,展開了3人慢無目的的旅行。許多在歷史小說上才會出現的地名,都變成作者抵達的目的地,內心當然存在許多洶湧,除了和作者分享感受之外,我們也可從書中了解,內地的火車分成軟臥、硬臥、軟座、硬座,還有介紹回教零食..別有風味,圖片加上說明彷彿跟著作者一起旅行。
作者到了華清池,看到一段介紹當時張學良挾持蔣介石的故事,卻和我們在歷史課本上的內容有所不同,所謂歷史的各自表述就在這裡呈現,姑且不論真相與否,身歷其境的歷史旅行也別有風味。
最後作者下了個標題令我印象深刻:旅行是一隻悠長的錄影帶,的確,每到一個地方作者會把當時的感受和某一首歌連結再一起,每到一個地方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故事。其中整整2面放了近40張在當地所拍的人物面孔,回族人面孔深邃卻也帶著親切,圓潤的大眼似乎歡迎著每個來到當地的旅客,天真的小孩,看著鏡頭,這四十張人物照片,沒有任何的解說,當我看著這四十張臉孔,彷彿聽到她們的笑聲和歡迎的誠摯。看完這本書有許多感觸,每個景點都為你的心情輕輕抹上一痕,推薦給大家。
書名:絲路分手旅行
作者: 李桐豪
胡桃木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丁叮 | 12/05/2007
綠化心靈,白色的封面點綴著自然的草原綠,封面中間有個划著小船的男子,作者本書不告訴你人生的方向,卻告訴你面對不同方向時的態度,打開書的內容,它還不是序,而是以黑白色的樹蔭為底,「在心底種棵樹吧,讓它成為你心裡的一方綠地…」字裡行間樸實又真誠,沒有太多的字句琢磨,卻深刻地讓你佩服地五體投地。
內容包括許多小故事,每個故事前會引用一句名人的話或是佛家的偈語,我想作者著書的目的,是要給讀者一個漂亮的心,他引用了一個故事,父親和女兒的對話,父親每天都到市場賣花,有一回他載了女兒去上學,
女兒問:爸爸喜歡載花嗎?
爸爸:我喜歡載你,
女兒:這些花好漂亮喔!
爸爸:人不一定要漂亮,但卻一定要活得漂亮!
而人生追求的不就是漂亮的心嗎?我想作者正是要給讀者漂亮的心,在我們面對人生的十字路口、遇到摩擦…看看幾篇書中的故事,就能釋懷一切,有最佳的名人佐證又有貼切入心的佛家偈語,讓我們體會無限的驚喜和感動。
我買這本書已將近5年多,隨時還會拿出翻閱幾則小故事,沒有激烈的言詞說理,因為時時刻刻的體會都在我們生活之中,作者幫我們找到了。作者潘台成是一位心靈演說家,文字的感動不僅走入我們心裡,還會綠化我們心靈!讓我們的心態一切從原點開始。
書名:綠化心靈
作者:潘台成
高寶國際
丁叮 | 13/05/2007
綁架張愛玲,因為張愛玲麼都不說,保持她一貫的低調,由於這種神秘感,讓大家更喜於追隨她、了解他。她的文筆字字貼入心坎,使得她在文學的地位站了很重的份量,綁架張愛玲,是要讓讀者更貼近張愛玲,把張愛玲綁架了,讓你一次了她的作品中暗藏著她自身的故事。藉由手繪地圖,讓你一次了解張愛玲和上海的關係,對於我個人來說,圖文的交錯遠比密密麻麻的文字更吸引人,也是這本書的特色,讓我彷彿跟著張愛玲回到上海!
這本書敘述作者及朋友親自到上海走一趟,尋找張愛玲的足跡,走過她同年居住的地方,她曾經暫住的飯店,並把每個景點,在上海的景點復興公園,瑞金賓館,紅房子西菜館…等地址列出來,可說是十足完整的文學地圖。篇章中也剖析張愛玲的成果過程、愛情故事,導致他的文章皆有種神秘感又有種無法觸及的親切,這本書是對張愛玲的愛綁架張愛玲,我們是否真的對張愛玲熟悉?這本書可一虧究竟!
書名:綁架張愛玲
作者:李桐豪
胡桃木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星星都已經到齊了
丁叮 | 07/05/2007
星星都已經到齊了,是張曉風把近十年左的散文文章收錄於此書中,本書共分五個部分,懷人、抒情、詠物、寫景、藝術欣賞。雖然是收錄近十年來張曉風的文章,但十年後的今天點滴文字的雋永,仍值得我們深深地咀嚼回味。
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部分是懷人篇,讓我們省思自己存在的意義,當我們在寫履歷時,我們如何介紹自己,人生短短幾十年,卻只用一張履歷就能讓別人認識我們嗎?學歷、身高、體重、缺點、優點,就能代表我們個人嗎,學海無涯,我們不斷在學習,豈能用這簡單的履歷代表每個人的蛻變?甚至,路上的尋人啟示,年過半百的老翁居然只能用身上的疤痕來讓人辨識,我們是否要尋求自己的價值,讓別人能充分定義我們呢?
除了篇章的內容,席慕蓉為張曉風寫的書序,不僅文字精練的美令人動容,字裡行間透露著席慕蓉對張曉風的崇拜,但在閱讀此書的序,我也深深對席慕蓉有所崇拜,這麼一位文學藝術兼具的才女,卻把張曉風推至頂端,奉為圭臬似地稱讚,使讀者更想進一步看完這本書。
如果你身在忙亂的生活中,你一定要看這本書,讓你回歸人生真實的體驗。
書名:星星都已經到齊了
作者:張曉風
九歌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