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閱讀日系列活動
閱讀馬拉松 | cir | 五月 03, 2007,12:40
下一篇 | 上一篇 | 迴響 (7) | 閱讀 2741 次
霍元乙 | 08/05/2007
這本書在預購時就深深的吸引我
到底是怎樣的經驗會讓一個父親放棄自己的女兒?
花了兩天的時間
我看到一個人一生最大的後悔...
菲比的爸爸-大衛是個醫生,所以他非常的了解唐氏症孩子的特徵,以及唐氏症孩子可能遇到的人生問題..
於是在菲比與雙胞胎哥哥出生的那天決定把菲比送進療養院。
可是,被指配送菲比進療養院的護士-卡洛琳,捨不得讓這個孩子在那樣的環境過一輩子,因此把孩子帶回家撫養。
就這樣陰錯陽差,卡洛琳帶著菲比離開了原本居住的城市,另外開始一段生活。
一個父親為什麼會放棄自己的孩子?這是我一開始最想知道的問題...
大衛原本有個妹妹,不過因為先天性心臟病的關係在童年時就過世了,他經歷了母親的傷心,在保護妻子心情下決定送走女兒並告訴妻子女兒已經過世。
這樣的決定卻讓他背負著永遠的秘密。說不出口的秘密讓他他開始四處拍攝小女孩,隨著兒子年齡的腳步,四處追尋女兒的影子。
大衛原本保護的心意,到後來卻因為秘密,反到讓夫妻倆之間築起了高高的一道牆。他為了心中的秘密開始攝影(原文書的名稱「memory keeper-記憶的守護者」來自於此..)、為了補償則幫助了一個未婚媽媽,最後他帶著秘密離開人世。他的後半輩子除了幫助人的義診外,剩下的只有寂寞...
霍元乙 | 09/05/2007
我想很多人都會看有關立志成功之類的書籍,翻到一本書名叫成功來自6個秘密,不禁讓我想快點翻完得知是哪6個秘密呢?
1.進退有道,張弛有度:人生像是一條河流,遇到岩石,往往會形成分流或灣流,不一定要跟岩石硬拼,而且能達到日後侵蝕岩石的效果
2.一流口才,善於交際:美國人在40年代把1.會說話2.金錢3.原子彈視為生存法則。而在60年代後變成1.會說話2.金錢.3原子彈,由此可知會說話真的很重要。
3.審時度勢,把握機遇:我想我們很多人都有錯過機會而感到可惜的經驗,譬如說此次馬拉松閱讀的報名機會、前15名1000禮券的機會,錯過機會的人,無法做機遇的主人,但困境有時也是機遇,因錯失機會而讀出人生的心得相信獎金比這更大,不是嗎?
4.權衡利弊,果敢決策:我想在古希臘的(戴爾波伊神托所)的門口立著醒目而古老的石碑,上面寫著「認識你自己!」我想這是決策的最基本要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也就先要求認識自己,而盧梭還直稱此言比倫理學家的偉大著作還重要,可見真的事先知己才能知彼
5.順境不驕,敗境不餒:李察卡爾森曾經說過:「我們的惱怒有8成是自己塑造成的」,遇到逆境能轉而成功的人才是厲害,而驕兵必敗已眾所皆知的事了
6.行動生果,心動不如行動:我只有一句感想:夢想跟幻想是絕對不同的
霍元乙 | 10/05/2007
一位在澳洲工作的美國婦人因為致力於幫助當地原住民脫離貧窮而在原住民部落小有名氣,某日接到一通電話要頒獎給她,當她盛裝赴會之後,才發現這天上掉下來的禮物是一趟與部落原住民一起步行橫跨澳洲沙漠之旅,這長達四個月的旅程,她由開始的半推半就到最後覺得宛若珍寶,當中的曲折起伏,讓讀者也經歷一場如剝洋蔥般跟長期建立起來的自我認知碰撞的歷程。
這個原住民部落仍然保持自遠古流傳下來的生活方式,他們沒有文字,藉由圖畫紀錄重大歷史事件。不穿衣物﹝為了對摩根女士的尊重,他們都圍上一條布巾﹞,在第一天並燒毀她所帶的衣物﹝衣服、皮夾、信用卡﹞,不帶任何身外物就這樣踏上旅程。一路上餐風露宿,日食一餐,途中所需,隨地取材,全視上天賜予,不作多餘的積累,也不會進行大規模的砍伐捕獵。尤其沙漠中物種稀少,日照強烈再加上水源珍貴,讓從文明世界而來的摩根女士嚐盡苦頭,也領略在曠野中求生的艱苦。但是這群人仍然樂觀面對,草葉樹果也能成為珍饈,樹枝果核也能製成樂器。
另一方面,她也漸漸明瞭這一群人寧願死守這樣艱困的生活也不願投入文明世界的原由,文明不只帶來了生態的破壞,也矇蔽並阻礙性靈的開發,它誘導人類放棄了對本能的探索,轉向對科技的依賴。這一群人雖然一無所有,卻依然珍惜上天的賜予,他們依循本能及自然的法則生存,他們並不重視自身的溫飽與否,卻更在意心靈的溝通﹝他們可以不靠言語與族人甚至動物及天地心靈交流﹞及靈性的啟發,文明世界的各種發明對他們來說不只是多餘,虛有其表的現代人對自然對他人的掠奪打壓更令其不齒。
閱罷讀者應該會跟作者一樣對自己終其一生拼了命的想要擁有一切感到可恥,省思之前視為蠻荒落後的原始生活也許才是高貴且尊嚴的對自然的禮遇。原來教育及知識只讓我們建立起更多的框框,容不下與我們不同的意見及方式。
霍元乙 | 11/05/2007
小說描寫:前來應徵的管家、管家的小孩,以及一個車禍腦傷、只有八十分鐘記憶的數學博士,三個人的相處。它的情節沒有明顯的高低起伏,人物也很單純,但是在小川洋子——淡柔的筆調下,卻透著小心翼翼,彷彿是幾縷來自內心的壓抑,想要維持愛情的和諧,想要訴說彼此珍惜的友誼。這種和諧,宛如博士心中數學的平靜與永恆。「妳穿幾號鞋子?」
「24 號。」
「哇,多純潔的數字,是 4 的連乘。」
「連乘是什麼?」
「把 1 到 4 的所有正整數相乘,就等於 24。」
「妳家的電話幾號?」
「576-1455。」
「5761455 嗎?真了不起!這是 1 億以下的質數的總數。」
這是博士與管家第一次見面的對話。看似平淡的對話,卻包含了博士對數學、對人們與世無爭的情感。當博士見到管家的小孩那平坦的頭頂,便開心地說:「哇,裡面應該裝了一個聰明的腦袋。」
「你就叫做『根號』,只要使用根號,就可以給無窮的數字、肉眼看不到的數字一個明確的身分。……無論什麼數字都不會嫌棄你,並且身居在你的身體之中。『根號』實在是個寬大的符號啊!」
就這樣,永恆的數學符號,讓三人之間出現了連結。管家的兒子從小就沒有父親,博士不但給他新的名字,還給根號嚮往已久的父愛。博士教他功課,還陪他練習棒球,無論在任何的危難下,博士都保護著根號。但是博士的記憶是短暫的,沒有辦法再累積,所以博士需要依靠貼滿在身上的紙條,去記得管家與根號。心疼博士的管家,也因此以無比的耐心與愛心,來照顧博士的起居,同時與博士一同領略、共享數學的美好。
這不禁讓我想到一部電影叫50 First Dates「我的失憶女友」,由Adam Sandler 亞當山德勒及Drew Barrymore 茱兒巴莉摩主演,女主角也是每天早晨都是新的開始,每一個邂逅的第一天,都是生命中最美好的一天,男主角獻給女主角永遠的狂喜,再帶她進入嶄新的世界之中。
希望這本小說能有電影版的「我的失憶博士」(自己暫譯)出現
PS後記~兩樣相比~數學博士還有80分鐘…電影50 First Dates「我的失憶女友」裡的十秒湯姆]最搞笑...他只有10秒鐘的短期記憶能力:I am sorry you are…
霍元乙 | 12/05/2007
浮標,作者布魯斯貝倫,以簡潔有力的文筆描寫照亮行船人的浮標,與好友海鷗、海豹之間,發人省思的生命對話。
浮標被賦予鮮活的生命,有了心情,有了感覺,有著無限的驚奇。 看似平靜無趣的海上生活,其實是有著許多小小驚喜,生命在安靜中沉澱,智慧在微笑中流露。浮標、海鷗與海豹,共同挖掘出生命的樂趣,共同為生命歌唱。
浮標的住處離陸地老遠,遠在人們以為他處在孤單的一方,可是對浮標而言,那就是他的家。它可以抬頭,靜靜地看著星星;或與好友努力奏出屬於他們的協奏曲;或是邂逅生命中的過客,在緣分中佔據了心底一個小角落;或在風雨中,盡責地閃著光芒,解救迷失者。這些大大小小的事交織成他的生活--多采多姿的生活。
在我們的生活中,何嘗也不是如此? 看似機械化的日子,每一天卻都有不一樣的事件、不一樣的心情、不一樣的收穫。
霍元乙 | 13/05/2007
剛看到書時就一直在想……到底什麼是“失竊的孩子”,當看完後卻認為再沒有比這句話更貼切的書名了……
當亨利.戴不再是亨利.戴……當我不再是我時……那我到底是誰?
很多人都埋怨自己的人生多不快樂多不幸,但當原本的人生不再屬於自己時真得就能獲得更好的嗎?
「世界上最不仁慈的事是愛。當愛逃走後,只會剩下回憶作為報酬。」
失去自我人生的悲哀中,還有著比這更痛苦的事,那就是愛的失去。……
對一般人而言,愛應是世界上最仁慈的事,唯有愛,才有希望,才有幸福。然而,對調換兒來說,脫離人類的生活,最痛的應是失去了原本沐浴其中的愛,如果還有回憶,至少還有一絲的救贖,最怕的是記憶的消磁與脫軌,陷入不見底的深淵。
此書描寫很多令人感觸很深的情節,隨著書中人物的情緒起伏彷彿自己也跟著經歷一段不可思議的旅程,融入故事中而後你會發現自己的人生是多麼幸福且真實。
沒有虛假、沒有替換……因為我就是我……
山風海雨
霍元乙 | 07/05/2007
自從來到花蓮,就急迫的想要認識花蓮的一切,除了自身的體驗觀察之外,書籍也是認識這塊土地的好方法,幸好,關於花蓮學的書籍都不怎麼難讀,而我也不加思索,拿得到的就看下去,今天,我讀的一本書是楊牧先生的「山風海雨」,這書早在還沒來花蓮之前就買了,翻出這本小書,再次的進入作者的童年記憶之中。
這本書的寫作年代與場景,大致是在二次大戰的末期,也是太平洋戰爭接近花蓮的時候,楊牧先生以他細膩的筆法,細細描繪岀他所處的環境,發生的事件,與年少成長的過程。我甚至可以在書中,感覺到他所形容夏天的氣息,花的香味,陣陣的海浪聲與嘶嘶的蟲鳴聲。
他描寫了四零年代的花蓮生活,從空襲而疏散到鄉間、對日人的經驗、東海岸常見的颱風與地震、與原住民的接觸,到後來中國士兵的進入等等,雖然都是自述性質,也參雜了一些想像,對我來說,在認識花蓮中也能夠同時沐浴在舒服的文字裡,是一件多麼快樂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