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四月19

16)咚咚在看什麼--by 咚咚

閱讀是為了創造,經由不斷的思考,領悟書中之道理運用在生活中,即是智慧。

Posted by cir at 15:47  迴響 (9)引用 (0) │ (閱讀 2233 次) │ 閱讀馬拉松

引用URL

http://blog.lib.tku.edu.tw/trackback.php?id=422

回應文章

書名:我想跟你走 作者:劉若英

我一向對藝人所出的書都抱持著懷疑的態度,總覺得
他們連賺錢的時間都不夠了,那有時間動筆寫出動人的文字,如果是出寫真書那我還倒會相信,反正演藝界就是一直要挖fans的錢嘛。
剛開始翻這本書,我得承認是在書店等友人時隨便翻翻,是要來打發等待時間的,沒想到我一翻就是兩小時,在看的過程,又被感人的文字所打動,不禁落下淚。而這本書最精彩、最感人的部分,是在一開始寫他家裡面以及家中易副官的段落。在劉若英筆下的這位易副官,不僅是家裡的管家,更是祖孫三代的褓姆,易副官從年輕跟著長官從對岸過來,為了國家犧牲遠在對岸的家庭,把後大半輩子的時間用來照顧長官,易副官的精神是值得讓人尊敬。劉若英是以平鋪直述的方式來描寫與家人的深厚情感。這樣平凡的文字卻可以完完全全的感動讀者的心。這或許就是劉若英的文字魅力吧!細細的語彙不帶任何壓力,也能深深的打動人心。是值得推薦的一本好書。

【相關聯結】http://www.titan3.com.tw/titan_paper/liao/02.htm

Posted by 咚咚 at 23/04/2006, 15:15

;) 大多時候,我也不認為藝人所寫的書有太大的可看性,只不過是他們賺錢的另一個管道而已。
當看到你所介紹的這本劉若英的書,以平凡的文字打動人心,會讓我想去翻翻這本書,因為我很喜歡簡單的感覺,尤其對於劉若英的音樂,我一直很喜歡。
也希望這次閱讀馬拉松裡所有的書,都可以在圖書館裡找到呢!

Posted by Jennifer at 24/04/2006, 08:57

書名:佐賀的超級阿嬤 作者:島田洋七

某次去書店亂晃,站在銷售排行榜的書櫃前,拿起這本「佐賀的超級阿嬤」,看到封底的有趣對話:

「阿嬤,我英語都不會。」
「那,你就在答案紙上寫『我是日本人』。」
「可是,我也不太會寫漢字。」
「那你就寫『我可以靠平假名和片假名活下去』。」
「我也討厭歷史……」
「那就在答案紙上寫『我不拘泥於過去』。」

看到這麼神奇的對話,我都笑了。當下決定要買這本書,回去好好閱讀。

這是教人們如何「舉重若輕」的故事。
生命的沉重,在佐賀阿嬤的手中,譜成一首輕快的歌。佐賀阿嬤用過人的智慧,以最詼諧的方式,讓孫子度過貧窮與父喪母別的哀痛。

看到佐賀阿嬤這麼有自己的生活理念哲學,不禁要想想自己在人生不如意的時候,應該要認真的思考自己所在的位子,失去了並不代表什麼都沒有,而是應該要換個角度改變自我的心情。我喜歡她的大智慧,佐賀阿嬤生活的態度更是大大的刺激了我,我自省自己的生活態度,雖然是大聲笑、大聲說,但對很多事還是會想不開,而佐賀阿嬤的精神正是我不足的地方。推薦給大家這本簡單易懂的好書,在捷運在車站等車等人,隨時都可以閱讀的一本書,保證讓你天天笑開懷,管它今天公車誤點多久,倘若當被老闆海K一噸的時候,要怎麼回答?阿嬤的答案一定也絕對是你想不到的!

佐賀阿嬤的語錄都值得大家去學習的。
以下就跟大家分享幾段:
‧讓別人察覺不到的才是真正的體貼,真正的親切。
‧這世上滿是生了病還不想死的人,自殺未免也太奢侈了吧。
‧窮有兩種,窮的消沉跟窮的開朗。我們家是窮的開朗,而且和最近才變窮的人不一樣,不用擔心要有自信,因為我們家祖先可是世世代代都窮喔。
‧人到死都要懷抱夢想,即使不能達成也無訪,因為終究是夢嘛!

Posted by 咚咚 at 24/04/2006, 12:51

回應:佐賀的超級阿嬤

這本書我是站在金石堂的入門處看完它的,
作者把在阿嬤家的生活,描述的實在有意思。
與阿嬤在一起生活,、阿嬤的生活哲學、在鄉下所發生的點滴故事,還有阿嬤很”ㄅㄤ‵”的金玉良言……

但是書中還是有許多感動人的故事:
每到運動會那天就會肚子痛的老師……
全隊員一起去打工幫同學籌畢業旅行的費用……

若你有興趣想了解完整故事為何,請去翻這本書。

Posted by 羊妹妹 at 24/04/2006, 13:03

書名:等待飛魚 作者:岳清清

等待,是生命中最美的動詞!

等待這兩個字是多麼的沉重,要花多少的時間、精神去等一個未知的人。但書中的男主角卻寧可等待。
書中人物設定是,一個在家鄉蘭嶼無所事事只會做夢,但點又帶點藝術氣息的原住民青年---謝避風;跟一個打扮入流,依賴現代文明的都市女子---李晶晶。

原本兩個不搭嘎的人卻在蘭嶼中相遇,帶著原罪的李晶晶來到蘭嶼進行手機訊號的測驗。認識了謝避風,發生了一連串的事情後,李晶晶離開蘭嶼,謝避風卻選擇了等待。結局當然是美的。但是換個角色來想,我們是不是都太習慣於某種世俗的步調與計畫,這樣的步調與計畫甚至讓我們都忘記了原先重要的真正的價值,而流於單純的追求形式。

書中的女主角在一次次的追尋中確認心中的情感,而男主角也因為愛情變得更有擔當,兩人都在愛情中成長。
我看這一本書是邊看邊掉眼淚的。
不知道是因為年紀漸長的關係,對任何事都缺乏耐心,就連對愛情也是,常常想要不勞而獲。卻忘記了要付出才會有收獲。漸漸的了解到等待的價值與付出的喜悅。

waiting,真的是一個很美的單字,等待就有希望。

推薦給大家看,書本裡除了描述愛情之外,還有介紹蘭嶼的文化。這本書後來有拍成電影。
冬季戀歌造就了韓國旅遊的興盛,希望這本書所拍成的電影,也可以造就台灣蘭嶼的旅遊發展。

Posted by 咚咚 at 25/04/2006, 19:54

書名:愛情的國度裡沒有地圖 作者:Julia Yenicoeva

為什麼這一本書名要叫做愛情的國度裡沒有地圖呢?
其實在愛情的國度中,沒有非甘及苦的規則,
因為真正的愛情非但不能用常理來預測,更沒有可以引導
你如何通往真愛天堂的地圖。

書中有幾段話供給大家參考:

一個女人最偉大的行為,就是在男人辜負自己的期望,
仍願等待。而一個男人最不應該的,就是忍心讓她失望。

如果真的愛一個人,就要尊重他的選擇,默默的祝福他,
是愛他最好的方式。

得不到的,不一定是最好的。與其為了那些得不到的虛幻事
物而不快樂,不如轉而相信自己得到的就是最好的。這樣一
來,你的每一天才會充滿著快樂。

相信自己,寬容別人。

這一本書裡所寫的例子、名人說過的佳句,以及作者寫過的
一言一句,都讓值得在愛情國度裡的人閱讀。但就如書名一樣
愛情的國度裡沒有地圖。就連我已經看完整本書,還是不知道
我要的愛情是什麼,要如何去對待我愛的人?是要繼續等待?
還是下一個會更好?但我確信的是要讓自己過最好的人生,
選擇讓自己最好過的生活方式。人生只有一次,愛情並不是
生命的全部。「愛情」這兩個字,真的是人生最難處理的一件事,因為它不能靠常理來思考判斷,從來就不會在自然的預料
之中,或許就是因為這樣人生才會有不同的色彩。

看完了這本書,對「愛情」這兩個字又從新認識。原來「愛情」有我所不認識的定義。

Posted by 咚咚 at 26/04/2006, 13:03

書名:天作不合 作者:侯文詠

侯文詠出的每一本書我幾乎都有看過,當他又出一本新書的時候,我當然又迫不及待的買回家看。
他這一本天作不合若要說是一本小說,感覺太過於嚴肅了點,應該是說是一本輕鬆小品吧!用隨性的心來閱讀。

跟他上一本「危險心靈」的比較,雖然都是在寫小朋友求學的階段,但與「危險心靈」不同的是,「天作不合」是以一位小男孩的天真又帶點早熟的可愛為主軸;而「危險心靈」卻是在寫現代學子在社會裡求學的悲哀。

這一本書的小男主角跟現今社會的小朋友非常相符,常說出或做出一些搞笑的事,讓人要罵也不是要笑也不是,為整個家庭、學校帶來許多歡樂。「天作不合」是在諷刺天作之合,但我想在這世界上沒有所謂的合不合,一般人都是如此吧?總是會吵架,而且是越吵越好,不過有時吵多了,還真的會傷到彼此。

這一本書真的很好笑,我從躺在床上看一直笑到站著看,尤其是看到三個小孩和爸爸為了討好媽媽所做出的蠢事,更是讓我捧腹大笑,不過回頭想想自己的生活還不是如此,也常常做出一些讓人啼笑皆非的事,生活嘛!總是要多點樂趣,為人生添加不同的色彩。

「天作不合」是藉由風趣幽默的筆法來描述整個故事,挺適合生活步調過得太快的我們,暫時停下來休息時的娛樂,笑一笑讓心情變更好。

Posted by 咚咚 at 27/04/2006, 15:51

書名:撒哈拉的故事 作者:三毛

三毛這位奇女子相信大家都有聽過吧!而她的成名作之一「撒哈拉的故事」,相信你就算未看過也應略有所聞了。這本書書記載了三毛住在撒哈拉沙漠時的有趣事跡,絕部分是在描述她和外國丈夫荷西在沙漠生活中發生的點點滴滴,但跟一般遊記不同的是,三毛會將一般平蛋無奇的生活,變成精彩無比的小故事,讓我們想要前往沙漠體驗不同的新生活。

書裡有幾篇故事令我印象深刻。

「芳鄰」這一篇展現出民族性的不同,三毛在沙漠中的鄰居雖然都算是有錢人,但他們仍然常常藉故借東西,如果不借的話就等於傷害到他們的自尊心。
而且最好笑的是,在沙漠中的房子屋頂是缺一角,所以會常常上演隔壁家的羊會從屋頂掉下來的事,甚至在半年間隔壁家的羊會掉下來四次。有時候隔壁的鄰居還會把得來不易的水偷走,害三毛不能洗澡,全身發癢。

「娃娃新娘」這一篇故事,讓我體會到撒哈拉沙漠裡有些事情不是我們輕易就能夠理解的。在故事裡有一位才十歲的小女孩,在父母得安排之下,即將要嫁給素未謀面,連姓名都還不知道的男孩。在我們的觀念裡,這一切感覺到非常的荒謬可笑,十歲這個個階段應該是無憂無慮到處玩耍的年紀,但在那邊卻已經要結婚嫁作人婦了。而且婚禮的進行方式也同樣的讓人疑惑,小新娘在整個婚禮只像個人偶不被尊重,只是個附屬品,但這樣的風俗真的是當地的風俗,而對於這種事,我們也不能說些什麼、批評些什麼,因為那真的是當地流傳已久的風俗。

三毛這位女子真的很奇妙,她愛流浪,愛到處旅遊在各個國家之間,然後再將他所見所聞寫成一篇篇有趣新鮮的故事。讓讀者好像也跟著她一起旅行,從台北到撒哈拉沙漠,長久的沙漠生活讓她譜出這麼多驚奇有趣的故事。

雖然三毛已經去世以久,但她的一生、她的故事仍被後人流傳著。這一本「撒哈拉的故事」是值得細細品味的。

Posted by 咚咚 at 28/04/2006, 15:04

書名:逆女 作者:杜修蘭

「逆女」是之前很紅的一本寫關於女同性戀的故事,還被拍成電視劇,在「逆女」電視劇上演的時候,我好像沒有看過,不過在之後我去圖書館借這一本書出來看。

「逆女」書中的主角---丁天使,諷刺的是她卻被自己的母親視為惡魔,雖然她渴望得到母愛,但得到的只是母親的冷眼對待。導致了牠日後對年長女人愛的慾望。丁天使曾說過一句話"霎時間我才明白,我一直想對媽說卻不知要說的話是什麼,原本我要向她索求一份她略了該給我的東西,每個孩子不需付出就該擁有的禮物,一種我誤以為我漸漸成長便不再需要的情感一愛......傷痕烙印在流逝光陰裡是永不可抹滅與彌補的虧欠兒時的痛,再一次展現他的力量來重傷我, 太痛了!"
她並不是怪她母親對她的打罵,而是哀傷得不到母親的愛。

而書中丁天使和詹清清的那段不被大眾所接受的愛情,雖然這樣的坎坷,卻是她生命之中最快樂、最單純的一段時光,最後卻被「道德」狠狠的撕碎,原來「道德」是如此的慘忍,把同性之戀的人逼到腳落,不見光日。在保守的社會裡,不允許這樣的人存在著,丁天使就是一個悲哀的例子。

我對同性之戀的人沒有任何的批評想法,因為要愛誰要恨人那都是自己的事,我不懂為什麼那麼都的人要對他們做言語上或行動上的傷害,但我卻深深的感覺到一個人所受的家庭環境會影響到他日後的人格發展,不論是父母的身教或是小時候所受過的傷害,都很有可能影響到他長大之後所做的每一件事。雖然「逆女」主要是在講女同性戀的故事,但有太多的社會事件當做例子,也是我們應當要自我檢討的地方。

Posted by 咚咚 at 29/04/2006, 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