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四月19
29)風齋--by 小風
小風是一隻愛看書的書蟲,心得多多,請多指教!
引用URL
回應文章
書名:聽!骨頭在說話
作者:凱絲‧萊克斯
女法醫唐普接受一連串身體被分屍,頭、軀幹、手掌被分別的砍下,並用黑色塑膠袋分開裝。唐普在經過緊密的檢查之間,被兇手注意到,並且認定她為目標之一,甚至於連唐普最親密的朋友也因此遭到了殺身之禍。
故事的進行帶有一絲神秘氣氛,在接近尾聲的時候,更是讓人緊張萬分。兇手切斷唐普家的電源,使得警報系統無法作用,然後偷偷的潛入,拿鐵鍊勒住唐普,緊急中,唐普用水果刀在漆黑中刺中了兇手的眼睛,此時警察也剛好來到,唐普因此逃過一劫。
看此書時,我正好習慣邊吃飯邊看書,但是‧‧‧也不曉得為什麼看到尾端,我居然有種毛骨悚然的感覺。雖然我在另一部女法醫系列:康薇爾的《屍體會說話》,當中的女法醫在故事尾端也是遭到兇手入侵,只是方法不同,兇手弄壞車庫的鐵門,然後假裝成警察來察看。在一陣追逐扭打中,女法醫拿起桌上擺著、內裝皮膚組織的福馬林罐朝兇手潑去,然後逃出大門。兩本書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但是,或許是因為先看了《聽!骨頭在說話》的原故,所以在看到《屍體會書說話》時,並沒有太大的震撼。
看完這本書,讓我明白到女生當法醫所要承受的壓力,還有對於警察方面的輕視或不認同;此外,也可以稍稍的知道一點有關於法醫的相關事務。然而,對於書中的女法醫:唐普,我最佩服的是她抽絲剝繭的態度,因為照理來說,法醫只要檢驗屍體,告訴警察死亡時間、年齡、死亡方式就夠了,根本不需要跟著警察追捕犯人,或是找細微的線索。但是,唐普這麼做了,而且,還因此被犯人丟了一位受害者的人頭到她家中的院子裡,這實在是威嚇性十足的舉動,也是從這個片段開始,我有些不敢在獨自一人的時候看這本書。不過,唐普的行為對我來說還是有啟示性的,面對不公平的事情,只要能夠盡自己的能力,就去做吧!其實對任何事都是這樣,大可去試,失敗了,再重頭來過。別造成他人的負擔就好,不是嗎?
書名:漢宮豔后:衛子夫
作者:張雲風
衛子夫是繼陳阿嬌之後,漢武帝的第二個皇后。在少年時的漢武帝對陳阿嬌許下「金屋藏嬌」的諾言,雖然依願建了一座金屋,但是阿嬌卻死在長門宮中。衛子夫由平陽公主所培養的歌舞女,一變而成為後宮的第一女主,可說是非常戲劇化的改變。
衛子夫的受寵,以及弟弟衛青為大漢朝驅趕匈奴,建立不少汗馬功勞,更一躍而成為大將軍。然而,此時卻盛傳衛子夫為國母,衛青又權傾朝野,似乎大漢朝成了衛氏天下。此傳言使得漢武帝開始懷疑起衛子夫和衛青,生怕第二個竇太后又出現,不僅慢慢的削了衛青的權利,對於衛子夫也開始疏離。
其實,我一直以為漢武帝對於衛子夫和衛青的懷疑,總有平撫的一天,至少…在看完由黃曉民和寧靜所演的漢武帝和衛子夫之後,我是這麼想的。可是,當我看到這本書,原來衛子夫姐弟,始終受到漢武帝的懷疑;甚至,漢武帝對衛子夫不僅疏離,甚至到了中晚年,另有新寵,連重大的朝廷聚會也不帶衛子夫出席;最後,漢武帝還廢了衛子夫,讓衛子夫含著悲憤上吊自殺。這些都讓我無比驚訝。
回想書中漢武帝和衛子夫恩愛的情景,甚至幫衛子夫畫眉…到最後卻是有了新歡忘舊愛。難道有權力的帝王就可以這樣嗎?對自己的枕邊人一點都不信任,對於有功勞於自己、於國家社稷的功臣亦是如此,怪不得會有功高震主這句話的產生。
看完這本書,除了替衛子夫感到不值與哀傷之外,我更覺得漢武帝很悲哀,一輩子活在不信任當中,整天猜疑不定,就算他是擁有全天下的皇帝,就算他是歷史上有名的有武功的皇帝,除了國事之外,還要擔心枕邊人會不會對他不利?衛青會不會挾軍力篡位?也許,衛子夫遇錯人了吧!
書名:愛爾蘭咖啡
作者:蔡智恆
「請問要點茶或咖啡?」
『咖啡。』
「請問您要哪種咖啡?」
『愛爾蘭咖啡。』
這是愛爾蘭咖啡裡最常出現的四句台詞。煮愛爾蘭咖啡的女孩,就像都柏林機場的酒保一樣,做了兩份menu,只為了給自己所等待的人煮愛爾蘭咖啡。不過,女孩和酒保的結局不同,她等到了她要的人,而不是像酒保一樣,和空姐說Farewell。
首次知道這個故事,記得是在國中的暑假。那時喜歡過著日夜顛倒的生活,白天躲在被窩裡睡覺,傍晚開始起來活動,在家人都睡著的夜晚當著夜貓子,或是藉著一盞微弱的檯燈光火看小說:或是打開收音機聽廣播。還記得那時中廣在凌晨一點到三點的時候,有王介安大哥所主持的「星河夜語」,在每個星期三有著廣播小說的單元,有一次,就說了痞子蔡的愛爾蘭咖啡。
王介安大哥富磁性的嗓音,緩緩念著對白及內心的旁白,再加上音效,彷彿自己真的親眼看到這個故事的經過一樣。這個故事,好像說了兩個禮拜才說完,那幾個鐘頭,我隨著對話而笑,隨著女孩的心情而哭,但是,我始終不知道痞子蔡這個人,也不知道這篇小說,已成了一本書。
直到有天,在書店裡看到幾個網路作家合輯的「愛爾蘭咖啡」一書,還有不久後出的「愛爾蘭咖啡」繪圖本,我才又再重新的拿起這個故事細細的讀了一遍。迥別於王介安大哥的聲音所營造出來的意境,自己的閱讀,反而又增加了許多的想像力。因為感動於女孩的心情,也感動整個故事的感覺,我跑了許多家咖啡用品店,找到了愛爾蘭咖啡杯,還有要烤杯專用的酒精架;走了許多家店,終於找到了我要的愛爾蘭威士忌。現在,我已經可以煮出我自己的愛爾蘭咖啡,雖然有幾個人喝過,但是,只是加了愛爾蘭威士忌和咖啡的酒咖啡而已,對我來說是不完全的。我想,有一天,我會泡出完整的愛爾蘭咖啡,也許會加眼淚,但是,不用說出那一句:Farewell。
書名:倚天屠龍記
作者:金庸
峨嵋派是郭襄所創下的派別,因為楊過和小龍女的遠走,使她傷心萬分。故事則由武當派張翠山和天鷹教殷素素所生的兒子張無忌與波斯聖女小昭、表妹殷離、蒙古郡主敏敏特穆爾與峨嵋派周芷若的愛恨糾葛為主線。
張無忌小時受玄冥神掌所傷,四處飄泊之際,分別遇見周芷若、殷離、小昭,最後是趙敏。雖然張無忌與趙敏總是在吵吵鬧鬧、誤會及諒解中增進感情,以至於在故事末端兩人終於相守一世。不過,我總是在想,張無忌喜歡的人是誰?
周芷若給予人一種柔弱無助的感覺、殷離則是堅持而癡情、小昭溫柔體貼、趙敏足智多謀可說是各有各的長處。不過,若是小昭最後沒有回去波斯當聖女的話,也許,張無忌選擇的人會是小昭吧!張無忌曾說,對周芷若是又敬又怕,對趙敏是又恨又愛。一開始,張無忌應該是很恨趙敏的,只是因為小昭的離開,而後趙敏又一心一意的為張無忌付出,甚至願意捨去蒙古郡主的身份、捨去父女之情,才讓張無忌真心的感動吧!
回想倚天屠龍記的情節,真的有種物是人非之感,殷離走前說喜歡的還是小時候的張無忌;小昭離開;周芷若性格大起大轉;趙敏的付出;金毛獅王的領悟出家,都有不少值得思考的地方,實在可以好好的再回味一下。
書名:尋秦記
作者:黃易
主角項少龍坐進時空機器,回到了戰國時代,卻陰錯陽差的無法再回到現實的時間當中。在戰國,項少龍可說是一手培養出中國第一個皇帝──秦始皇;此外,他也認識了各國的重要人物,例如:魏國龍陽君、韓國韓闖、楚國李園等等,也在這段時間裡有了幾位情深意重的妻妾,但也經歷過不少生離死別、政治上的算計,以及朋友間的背叛。
項少龍從一開始的血氣方剛,漸漸轉成冷靜、上進;從愛惹事生非轉成希望能到寧靜的地方過日子,縱使成為秦國舉足輕重的人物,亦懂得急流勇退的道理。不再到處留情,反而明白如果無法保護自己所愛的人,就別亂招惹人家,也會尊重女性的選擇。其中最妙之處,在於他能善用二十一世紀所明白的事理來評估當時的情況;會用古人的名詩佳句或小故事來說理;會把在部隊裡所學的特技轉而應用在當代:不管是軍隊、訓練或是武器。然而最難得的地方是在故事尾聲,項少龍的孩子項寶兒想要改名成項羽,項少龍那時曾想要提醒孩子,未來見到劉邦這個人時要特別當心,可是,終究還是打消了這個想法。歷史可說是無法改變的事實,項少龍知曉歷史的經過,可也無法改變什麼,即使在故事中,有些事情的確是和歷史不符,仍然是被以我們現在知道的方式紀錄下來的,不如就隨著歷史吧!
看完這套書,似乎也隨著項少龍的改變而稍稍成長了一些,藉由項少龍以血換回的經驗,使我開始正視,凡事都要換個方面想,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雖然書中的許多情節對我而言太過「現實」,讓我有點無法想像和置信,可也算是為我上了一課。
書名:創龍傳
作者:田中芳樹
龍堂四兄弟為四海龍王之轉生,東海青龍王龍堂始、南海紅龍王龍堂續、西海白龍王龍堂終、北海黑龍王龍堂余,各有各的特殊能力。龍堂四兄弟本來過著平靜的生活,然而因為他們轉生之後仍存在著與常人不同的特殊能力,漸漸被有心人士注意,因而日子不斷的遇到一些突來的攻擊,甚至使他們流轉各國。
這部小說目前出到十三集,尚未結束,超視之前曾播出這部小說的動畫,名字叫做「龍之家族」。內容涵蓋範圍極廣,從日本政治、小團體間的勾結、中國的歷史、神話、風景及一些國家的情形等等。當中不少對話讓人看了大呼過癮,尤其是龍堂續罵人時語不帶髒字卻又句句咄咄逼人語調。
這部小說常使我陷進為龍堂兄弟窮緊張的狀態,也因當中的可惡官僚間的算計或欲望而氣得牙癢癢;當看到有關中國的古代傳說神話時,卻又泛起一種十分熟悉的親切感‧‧‧整體而言,這是部令人感覺十分複雜卻又是十分現實的小說。也是我看過的書裡,我最喜歡的小說,還把它買回家翻了兩、三次,強烈的推薦給大家。
神鵰俠侶是我在國小看的第一本武俠小說,在當時剛好正播出由劉德華和陳寶蓮合演的神鵰俠侶,因而引起我極度的興趣。劇中的情節和小說幾乎如出一轍,堪稱是最符合原著的影片。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幕,是楊過在斷腸崖上苦等一夜,卻不見小龍女的蹤影,天明至河邊清洗時,卻發現白了兩鬢,更吟出了蘇軾的詞作:《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而楊過卻苦等了十六年,這首詞的哀絕,更添楊過心中的哀傷之感,在感動之下,《江城子》也成了我生平所背的第一首詞作。
小說中的楊過予人亦正亦邪之感,更顯其之狂放無束,因此在小說最後,於華山之巔上,黃蓉贈予繼承西毒之位的楊過一個「狂」字,成了西狂,但在我的感覺裡,他其實是一個正義感十分強烈,而且極為愛恨分明的人,雖然如此,遇到事情仍會以大局為重,就像當楊過要刺殺郭靖之時,卻感覺郭靖實為一正人君子,且護襄陽有功,因而陷入了掙扎的情況,最後反而救了郭靖,由此可見一斑。
此外,楊過也蠻寬宏大量的,縱使郭芙砍斷了他的右手,他仍然救了郭芙一家,以及郭芙的夫婿,這是我感覺十分困難的事情,因為,要是當事人換作是我,我想我應該沒有這樣的度量。
在整部小說裡,最動人的地方,莫過於楊過與小龍女兩人之間的深情。楊過不理會世俗的禮節,於武林大會上忽視郭靖欲把郭芙許配給他的想法,公開的說要娶小龍女為妻;斷臂之後,在終南山上得知小龍女已被尹志平奪去清白,仍然不以為意,在王重陽的畫像面前與小龍女結成夫妻;在小龍女用寒玉床療傷,卻被郭芙以冰魄銀針誤傷,使毒氣散佈經脈,命不長久,仍惦著答應過小龍女說想到清靜的地方,養養雞鴨,因而帶著小龍女遠走…;在小龍女明知自己無救,卻恐楊過隨她而死,故在斷腸崖上留字,相約十六年後在此重逢,自己跳下斷腸崖,楊過就相信黃蓉所說的,小龍女遇見南海神尼,因此苦等小龍女十六年,其間思念小龍女,自創了黯然銷魂掌,更常至斷腸崖徘徊,縱使從黃藥師的口中得知根本沒有南海神尼這號人物,仍在斷腸崖上苦等一天一夜,最後一躍而下。
楊過並非沒有其他人愛上,喜歡楊過的人從公孫綠萼、程英、陸無雙以至郭襄,皆對他一片深情,然楊過或許會在別人身上找小龍女的影子,但其自始至終只心繫於小龍女一人,這份感情,令人十分的感動,也十分的羨慕。若要我說金庸的小說裡我最愛那一部,我想,就是神鵰俠侶了。看楊過在個性、行為及認知上的改變,再看楊過與小龍女的生死相許,比起射鵰英雄傳的兩小無猜,或是倚天屠龍記的愛恨糾葛,楊過這個人物個性,是我感覺最為明顯深刻的,也因此感受最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