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四月19
38)兩人世界之無邊界角落--by 婷珺
大家好,我是婷珺,目前是淡江大學資管的學生。
引用URL
回應文章
不少人捨棄了即時回應較差的BBS,轉而使用即時能力較快的即時通訊軟體,並不是在比較什麼軟體好用,而是覺得在軟體的使用上,人所擁有的思緒主導應該是凌駕於軟體之上,人的思考空間該是優先於軟體,但在即時通訊軟體的熱門後,即時通訊軟體的使用已經轉變成人際的一種新指標,就像是人手一隻的手機一樣,即時就是熱門,但也是問題。有人撥電話後,對方沒接到開始生氣,使用通訊軟體的人開始更明顯的認為另一個與他通訊者對訊息的迫切程度是相同,而忽略了他人對訊息迫切程度不同的可能性,更忽略了每個人所擁有的思緒主導應當事優先於任何的軟體的事實,人並不是被軟體所主導,不是嗎?思考是一種持續性的心理運動,我們尊敬堅持完42公里的馬拉松選手,卻是不尊重他人專心思考,若運動輕易的被中斷,導致個人心理的運動量減低,人的心理會空洞而不知道該拿什麼填補,被軟體主導思考引擎,失去對事物獨立思索的能力,面對空洞卻找不到自我存在的線索,因此人的心理開始焦慮,這是人的自我保護機制啟動。更何況 Web 2.0 的時代來了,部落格滿天飛,RSS網網相連,資訊取得更快更密集,雖然接收下來,但卻不知道自己能夠承受的資訊量有多少,不斷的接受,卻沒辦法完全承受,因此資訊焦慮更加嚴重,更快更多更爆炸的資訊不斷的轟炸網路使用者,誰能不焦慮?
該怎麼辦好呢?
我的天才噩夢書中說到打造自己的工作環境,控制自己的工作環境,讓工作充滿挑戰和新意,就能發揮潛力。我想每個人的生活型態不一,而生活是一種動態且不停演變的個人態度,它輕易的隨著環境壓力而有不同的呈現,所以在面對工作時,壓力遽升而效率遽降,這時候心理得快速的感知環境改變與提出更有效率的回應給外在環境,因此親手打造自己的工作環境,將是最重要的一個命題,在這各工作環境,訊息的接收與回應方式都是經過思考後的設計,打造一個具有防禦功能並且具有攻擊力的空間,在不斷的改造自己的工作環境後,生活的效率提升,工作的壓力被調整,回應依然維持效率,訊息都經過整理成為適合自己的資訊,因此面對複雜的資訊衝擊時,就能夠鞏固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在自己打造的空間,獨立思考。
看完書後,掩上心門反省了好一陣子,我躺在床上對著天花板發呆,突然想到一個很久沒有聯絡的朋友,他是天生的小兒麻痺,他的雙腳萎縮得比我的手臂還細,但他的雙臂卻遠比我結實,他的笑聲是遠比我還開朗,他的雙臂得撐著柺杖,他的雙腳得裝上鐵腳。我總覺得他是細膩卻堅強,我們差了兩歲,在他心裡也懷有年輕的夢想,但受到的挫折是遠遠的多過我們,他卻獨自承受下來了,因為不成熟的社會。
那天,我們一起去買貓咪的飼料,下了車後,他撐著柺杖先進去了寵物店,但由於那店門口是一個鋪著紅毯略傾的走道,就在走道上,他柺杖勾到了門口的紅色地毯,結果竟是讓他在我的面前結結實實的摔倒在寵物店門口,四腳朝地,連撐著身體的兩隻柺杖都散在地上發出了很大的聲響,似乎那個瞬間,全世界的聲息都安靜了下來,安靜得只剩下了懦弱的我,突然有個聲音問我:你在等什麼呢?你的雙手呢?你為什麼懦弱了呢?你猶豫什麼呢?
我固做鎮靜掩飾心中的慌張,最後卻是不知道該如何是好?我的猶豫遲疑與懦弱,竟是選擇視若無睹,我害怕伸出手扶起他的身體,我擔心伸出的手就像是給他一個巴掌的疼痛,給他無情的羞辱。在最後,他自己站了起來,雖然疼痛但他還是那樣開朗,店員過來問候時,他還若無其事的跟店員開玩笑,告訴店員都是因為他的鞋子剛剛打上了蠟,所以走得太快而滑倒了。其實,我自己知道,他的鞋子穿了很久,更別說是需要打臘。在最後,我才知道我是一個殘缺的人,因為我沒有辦法承受挫折,我沒辦法在困境生存,就如我沒伸出自己的雙臂一般,因為在我的心中,我沒有自己的雙臂。我沒有開口,因為在我的心中,我是一個啞巴。在我的心中,他是勇敢而且健全,而我卻是缺漏而不完整,我在現實之中如此懦弱,而他是如此勇敢。在我心中,他是一個堅強的人,用他的方法站起來,他用他生命來告訴我,若有自己健全的雙手與雙腳時,能怎麼用雙手與雙腳走路,怎麼張口來關心別人,殘缺的人太多,而健全的人太少。
我不停不停的反省,那柺杖重重摔落在地上發出的巨大聲響,不斷不斷纏繞在我的心中。
蘇西的世界
時報出版
也許那是一個平行的世界,如果我把手心緊握的生命鬆開,是否我就會失去了愛的力量,失去的生存的勇氣?儘管每日的日出與日落,讓我相信生命運行而生生不息,但我知道,今天的我,早已不是昨天的我,遲早,我們都將成為昨天的夕陽,而且正要下落到空寂的終點....
極盡一生的將自己揉成一團難以捉摸的自己,低著頭,靜靜檢視自己的一生,攤開後竟是自己都無法相信的人生,我落寞的站在自己的墳前,感受不到風吹的滋味,呆立在一個世界角落,久久不能言語。生命像是曝曬在陽光下的冰塊,一點一滴消融在生命的盡頭,最後成了一杓潑灑在墓誌前的那灘水,點滴蒸發竟是完全消失得了無蹤影。
我提領著自己的靈魂,隨著蘇西的世界中主角沙蒙.蘇西的身影,和她一起出現在她喪禮,在十四歲時她意外的被強姦殺害並被埋藏在玉米田之中,十四歲的天真再次的檢視這個世界,卻仍是純潔真誠,十四歲女孩心思細膩,心裡灌注了父母一生的溫柔呵護,儘管最後破碎,再次檢視她卻仍是沒有苛責與懊悔,而我心中卻是僅有千萬不捨。
死亡,是無法選擇的人生選擇。在成為一個人中說到丹麥哲學家梭倫.齊克果,以前提出最普遍的絕望是人陷入這樣的絕境:不能選擇,沒有成為自己的願望,其深切的絕望是做不是自己的人,且他們會挖掘和追索自己的真相,這追索的過程都充滿痛苦和煩憂。剷除自己的假面是十分痛苦,因為將一直視為自己一部分的東西認為是假面,並著手去摘除它,那會是十分暴烈的感覺,因為它們所挖掘的會是自己內在深刻的驚恐。隨著蘇西的世界中蘇西勇敢旅程,我知道在生命中面對死亡的選擇,是在生命的盡頭之前,關心自己所關心的人事物.自在的生活,勇敢並堅強迎接每個生命感動的剎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