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四月19
62)哇哇哇--by 王子
我是勇猛的屠龍王子。
引用URL
回應文章
你寫的真好啊! :)
寫的我很心動想看你這本書唷!!~~*^^*
《天使走過人間》
愛
這本書很特別,因為它所探討的是我們所未知的世界。
生老病死都是人生所必經的道路。對我而言,生與死是人生的兩個極端,有出生就一定會有死亡,這是必然、無可逃脫的。
「生」充滿著喜悅;「死」則是充滿了哀傷。
我一直是如此認為的。
在東方,「死」是一個禁忌的話題,大人們通常是不會和小孩子一起探討這一類的問題的。所以,我對死亡一直都是懵懵懂懂的。我只是一直認為死亡是一件人類無法抗拒的命運,而且,是一件相當痛苦、可怕的事,那是沒有人可以知道的,因此,我對死亡總是充滿了恐懼。但,後來,我發現也許是我錯了,死亡是可以知道的,對於那些將死的人。
我相信,每一個人在生下來時,一定都會有被上天所賦予的使命。
作者伊莉莎白所被賦予的使命就是告訴人們「死亡並不存在」,而且「死亡並不可怕」。
那我呢?我所被上天賦予的使命是什麼?
我不知道。也許有一天,我會突然明瞭我被生下來的意義。因為,冥冥之中一切都已經安排好了,就看你有沒有注意到。
「愛」是什麼?其實我不太懂,因為,愛太抽象了。
那「無私的愛」呢?不好意思,我更不懂。
我常在想「愛」到底是什麼?沒有一個人可以給我一個明確、肯定的答案。「愛」難道就是可為別人奉獻生命嗎?
「能活在這世上真是一件最美好的事啊!」之前看了這麼多的勵志書籍,幾乎都在讚揚活著的美好啊!我也是一直如此的深信著。
人生充滿著苦難,但也就是因為人生充滿了苦難,所以才更能突顯人生的可貴。
我其實是一個不太相信上帝的人,上帝真的存在嗎?我很懷疑。如果祂真的存在的話,那為什麼當人們遭逢困境時,不拯救他們呢?我不懂。
曾經,我看過一個故事,內容我大致都忘了,可是,印象很深刻的是結論,寫那故事的人說,當上帝最難的事,就是不論看到了什麼,都不能說任何一句話,因為,每一件事情發生都有它自己一定的發展,不論是誰都不能任意的破壞它。我想,這就是為什麼上帝都不會幫助我們的原因吧!
天空一片藍,我的心也一片藍。藍色在我的眼中是一個美麗、舒服、感動的顏色。
我不再害怕死亡。因為,死亡是人生必經的過程,逃也逃不了的。既然逃不了,那就快樂的接受它吧!因為這一本書我了解了,死亡並不恐怖,所以,我想,這就是我在這一本書當中,所學到最珍貴的東西了。
《不再害怕》
不再哭泣
如果有天這個社會不再污濁,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不再擔心、哭泣了呢?沒有真正經歷過這種傷害的人是很難理解,遭受這種痛苦人的心境。
被性侵害實在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所以,每當我看到報章雜誌當中有女孩子被性侵害之後,我的心情就會很低落。我簡直無法想像為什麼一定要性侵害那些無辜的少女呢?就因為一時的慾望,而要那些被性侵害的女孩子用一生來作為你們那一時的獸性的代價,何其無辜啊!那些女孩。
身上的傷雖然總有一天會好,可是心靈上的傷呢?也許是一二個月,也許是四五年,也許是半輩子,但也也許一輩子都不會好啊!
我永遠也不會忘記,在以前我所就讀的學校,發生了一件性侵害事件,我們學校的學生遭校外的人性侵害。事情發生之後,她媽媽來到學校,大聲地罵那女孩說:「為什麼不反抗呢?你說啊?如果你反抗的話,頂多被刺一兩刀罷了。可是,你知不知道,發生了這一件事情之後,你的一生就可能就這樣毀了啊!你知不知道啊?」
那學生哭著瑟縮在老師的懷中,哭著說:「可是他有刀啊!我不敢反抗。」我忘不了,那悲淒、無奈的感受。這種痛苦緊揪著我的心。
我想,我是偏激的。
我一直認為對於那些強暴犯不用客氣,一旦抓到立刻將他們去勢,看他們以後如何在出來危害人間,去摧殘那些何其無辜的少女,而不是一直放他們出來傷害人們,摧殘美麗的花兒。
也許可能我真的是太偏激了吧?
瑪莉修女在小的時候,曾被父親性侵害。在她自述自己幼年時的那些悲慘經歷,雖然,她只是經經帶過,並不深談,可是,我卻是清楚的感受到一股悲傷。我覺得很難過,有一陣鼻酸充滿心頭,令我有一種想哭的感受。瑪莉修女在過了不惑之年之後,才去找妮妮‧賀曼接受心理治療。我很難去揣摩,她在被性侵害到接受心理治療之前,所過的日子是否是安適的、快樂的呢?也許是,也許不是。
我總是如此,把人複雜化、軟弱化。
我覺得,一旦心靈受到嚴重的傷害之後,要復原回到沒有受傷之前,那是多麼困難的事情啊!不是嗎?
我想起我在不久前所看的一本小說,裡面的女主角,在十五歲的時候遭到了性侵害。在此之後她就將自己封閉起來不和外界接觸,直到一次偶然的機緣下,她遇到了男主角。我還記得在書中有一段是男主角問女主角說:『難道失去了貞操,對你而言,眞得有那麼的嚴重嗎?』女主角淡淡的,沒有感情的說:『如果可以讓我忘記那一段記憶的話,我願意折壽三十年啊!』我很難過,心很痛,當我看到這一段時。只是短短的一句話,卻令我有如此大的的衝擊,因為我可以了解那種感受啊!
這一句話讓我明白,女主角的心已經殘破不堪,不能再接受任何傷害了。雖然女主角後來成功的,走出了陰霾。
很多時候,我實在不懂,為什麼這個社會會變成這樣?
這個社會,已經變成我所不認識的社會了,可是,我所認識的社會又是如何呢?
強暴、搶劫、偷竊、擄人、勒索、官商勾結、貪官污吏,還說什麼犯罪零成長,不要再騙人了啦!誰會相信啊?又不是小孩子了。大家都看的出來,我們的社會是一直向下沉淪,而不是往上攀升啊!
我不知道,為什麼這社會如此黑暗?
被性侵害的人再重新走入人群中是要花一段時間的,在他們在一次的踏入人群中我們是必須給予他們愛和鼓勵的,而不是不斷的用那一段難堪的往事來告訴他們,提醒他們要小心,讓他們忘不了那往事。我們應該了解他們,關懷他們,讓他們了解到這世界是美好的,人並不是都是邪惡的,讓他們重新再過出屬於他們自己的亮麗人生。
祝福他們,也希望這個世間別再污濁了。讓我們有一天可以在陽光下燦爛無憂的笑。
《我喜歡你》
喜歡
「圖文書的魅力就是用簡單的方式,表達出生命最原始的生命意義。」我喜愛看圖文書也是這個原因。
從什麼時候開始,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不再純粹。「喜歡」這一詞也很少從我們口中脫出。「我喜歡你」我們說不出口。我很愛這句話,我相信當我們對另一個人說出這一句話的時候,他一定會很高興。「喜歡」這一詞的影響力是很大的。我深信「喜歡」是要說出來的。
「我喜歡你,看著你的一舉一動,我深深感動著,你知道嗎?我真的很喜歡你。」
這本書的文辭都很簡單,幾乎人人都能寫出,但這就代表著人類最純粹的情感啊!愈簡單的文字,感動人的心更加強烈。
「喜歡,就是喜歡,沒有理由。」
愈發純粹的文句,才能愈顯露出「喜歡的簡單」。
「我喜歡你,因為你就是你。」
簡單的文字,簡單的圖,簡單的我們。我讓我們回到從前吧!大聲的喊出我喜歡你。
在這本書中,人與人的相處便成了最一開始的單純。
「 我喜歡你,因為你的認真。」
我的心究竟要分成幾塊才夠我所愛的人分呢?我的愛究竟有沒有極限?
這是一本溫暖的書。看完後,我的心中充滿了溫暖。
中國人含蓄,不善於表露自己的情感。常常我們什麼都不說,只是默默的付出,給他人愛。我們總想我們何必說出來呢?這麼肉麻,我靠表現就好了,殊不知,別人不是你,他無法清楚的知道你喜歡他。因此我們必須說出來,大聲說出:「我喜歡你」。
喜歡一個人,被一個人喜歡都是幸福的。
「當我認為某一件事重要,你也會認為它重要。我喜歡這樣的你。」
「喜歡、喜歡、我喜歡你。」如果我們的生活中都充滿著這些語詞。我想這個世界就會變得可愛、祥和、快樂、溫暖多了,人們也不會厭世。我想每個人都渇望生活在這種世界中。
就讓我們回到最原初的自己吧!快樂的生活著,勇於表達出自己的情感。
《貞情看世界》
眼盲心不盲
作者是一位盲人,雖然是盲人卻活的一點也不像一個盲人。在這本書中我看到了她不願像命運低頭的堅毅個性和對生命熱愛的態度,人們總是會從他人的悲慘遭遇中來感悟自身的幸運和幸福。我也老是這麼做,總是從他人的不幸來使自己覺得其實我過的還不錯啊!我希望以後我可以不用從他人的淒慘遭遇才能想到自身的幸福。
本書是一篇篇作者在不同報社發表的作品收錄成冊。當中有一篇深深觸動我的心,那就是「不只是友情」。這篇讓我感到作者朋友的了不起和作者的幸運。人的一生,朋友不用太多,只要知心就好。她倆之間的友情令我動容。而作者朋友在子作者腦部手術後的二週年慶所發表的「真實感言」,令我久久無法釋懷。
「我在黑暗中,因為她,重新看見人性的真、善、美,也因為這一份患難見真情的友誼,而更加肯定生命存在的價值了。」交朋友就應該交到這樣的朋友吧!在你承受痛苦時會出來拉你一把的,這才是朋友。
人的一生能找到幾個真正知心的好友呢?陪妳哭,陪妳笑,給妳勇氣。朋友就像一盞眀燈,在妳徬徨無助時,指引妳方向,給妳溫暖,讓妳有勇氣繼續走下去。
如果,一生能讓我碰上一個,我大慨也此生無憾了。在這個人人都高唱「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功利社會。
在這個世界,我們是很難找到一個能為妳赴湯蹈火,在所不辭的人,因為,我們也不是這樣的人,所以找不到這樣的人,其實都是我們自己的問題。
可,我還是一直期待著有這麼一個人出現在我面前。在我生命中給我力量,分享我的喜怒哀樂,支持我的舉動。在眾人都不願支持我的時候,總有一個人靜靜的站在我身旁,大聲的對我說:「我知道你可以的,我相信妳。加油!」我只要這樣。我也總認為真正的朋友就應該這樣。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斷的往前跑。跑啊!跑啊!一個踉蹌,跌坐在路上,周圍的人不斷的超越自己,冷漠的眼神讓人不寒而慄,妳爬不起來,感到寒冷,淚意涌上心頭,鼻子一酸,淚就要不爭氣的掉落下來。突然,一雙手出現在妳面前將妳扶了起來。妳吃驚的眼神對上了她那溫柔的深潭。妳問:「為什麼要扶我起來呢。」「是朋友吧?」她笑著說。她的溫柔,使的一直忍住不流淚的妳,終於忍不住的掉下淚來。「為什麼對我這麼好呢?」妳哭著問。「誰教我們是好朋友呢,一起吧!」
「嗯。」
人本是群居動物,本就需要朋友。沒有人可以否認的。
但,在我們一直不斷要求別人付出時,我們自己是不是也要作出同樣的付出呢?因為,朋友是互相的,不是一方拚命索求另一方付出,而自己卻一丁點兒都付不出,這是稱不上「朋友」二字的。
作者雖然眼盲但她的心不盲,她的心是一片光明的。她沒有將自己封鎖在一個狹窄的角落,她正視自己的問題,活的很快樂,她有積極正向的人生觀。她帶給我們許多省思,要面對問題而不是逃避。我們也該認真快樂的活著,而不是盲目的活著,這樣雖然我們眼不盲,但心卻盲目了,這樣的我們不是更可悲嗎?我們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珍惜自己身旁的人。
《白水湖春夢》
悟
一段段生活在白水湖兒女的故事。
白水湖的人們為生活努力奮鬥,不論是錦菊、金策、陳棋、素卻、水龍、春枝、蒼澤、水源、水霖、知理、鐵城、鐵夢……。每個人都為著生命而奮鬥。
在書的一開始,就寫著「寫給──在世間受傷的人」這令我的心感到一股震盪。是什麼樣的心情呢?才會寫出這樣的詞句。這讓我不禁好奇起來,對於這個故事。短短的一句話給人的震撼很大。
人生活在這世間,誰能不受傷呢?我們生活在世間心總會受傷,為愛情受傷、為家人的死而受傷、為世間的許多事受傷。我們總想著如果可以不受傷有多好,不受傷,我們就不會痛苦了。但人惟有痛過才能變得更成熟、更像真正的人啊!
故事是描述生活在白水湖兒女的故事,以受難的邱家、黃家為主線。兩家都是二二八的受難家庭,事情發生後兩家的處理方式卻截然不同。邱家的公公對著媳婦素卻說:「留兩的目,替我看。」我想,他是怨恨的,怨恨著自己的兒子就這樣不明不白的死了,內心吶喊著「不甘啊!」。邱家選擇了面對,黃家卻是逃避,黃醫師的妻子不她的兩個兒子水源、水霖小學畢業後,繼續升學。
我喜歡這本書的風格。因為書中充滿了對萬物的慈悲,人從苦難中悟出生命的道理。「禪」的理念流轉於小說中的各個部分。
「妳年輕,人世間還有許多因緣……就照原先的計畫,出國或讀書,親近佛法,諸境俱轉,會更明白,其實到那裡,都是道場。」人生必經苦難,如能渡過苦難,就可悟得真理,這就是人生的修行。因此我們時時都在修行,既然各地皆能修行,那麼各地皆為道場,只要我們心境澄明。
本書的最後,苦難皆過,人們悟得生命的道理,光已透進了白水湖人們的心中。一如書中所言:「季節真的在轉換,氣候日漸溫暖起,春天是真的到來--但春天也會再走,在來、去流轉間,他、他們的心上輕放著,許多祖先們做過,卻沒有做完的未竟春夢。」
《逆女》
寬容
『同性戀』和『異性戀』到底有什麼差呢?不過一個是同性和同性相戀,另一個則是同性與異性相戀,基本上是沒有什麼差別的,至少在我眼中是如此。兩者的本質上都是因為愛而相結合,只不過對象不同罷了,因此,我並不覺得同性戀有什麼好丟臉的。小時候我總疑惑,為什麼同性戀者都要躲在陰暗的角落呢?難道這個世界不是是公平的,會因為一個人的性向和一般人的不同而被歧視嗎?我不懂。但在《逆女》這本書中,卻徹底的將同性戀者的悲哀表露無疑,因此,我發現我錯了,事情並不像我所想的一樣。我也清楚了解到,為什麼同性戀會躲在陰暗的角落裡,因為,這個世界那些自以為是的人,用著他(她)們的愚蠢角度,來看那些同性戀者,認為他們是骯髒的、變態的、不要臉的,所以用著自以為是的鄙視心態來歧視他(她)們。
在《逆女》這本書中,當《逆女》的主角--丁天使和詹清清的戀情被學校的老師發現之際,丁天使在學校時,都必須飽受週遭同學對她投注了異樣的眼光,甚至還有的人特地從學校遙遠的那端,跑到丁天使教室的這端,只為了來看她。似乎將她當成了動物園的動物一樣來觀看,或許她們覺得「我們不過只是單純的想看看,同性戀到底和一般人長的有什麼不同的地方啊!又沒有惡意,而且,我們只不過是單純的看看她而已,又沒有妨礙到她。」或許她們真的是覺得不會影響到被看的人,可是,那只不過是那些看的人的想法罷了,實際上,真的不會影響到被看的人嗎?我才不信呢!如果,有一天你也是那些被看的人時,你的感受又會如何呢?想必一定是不舒服的吧!
在書中丁天使選擇了向命運屈服,而詹清清呢?詹清清她選擇了一個最笨的方法,就是自殺。在我的印象中好像有很多的同性戀者以前的下場都是如此,可能是害怕自己是同性戀的事情曝光後,自己會被家人們不諒解,朋友們之間會歧視他(她)吧?因為,在那個時候,同性戀還不太被接受,而且,這也不是一件多麼光彩的事情。所以,他(她)們(指同性戀)只能躲在陰暗的角落裡,等待著被世人所接受的那一天;等待著可以大聲說出「我是同性戀」的那一天啊!
當然,也不是說就不會有人願意來接納他(她)們,像在《逆女》書中,在丁天使大學畢業典禮當天,那常和丁天使打鬧的汪啟漢,當他正經八百的問丁天使「是不是同性戀」時,丁天使回答是的。就在那時,丁天使才突然發現,原來那常再她身邊不經意似的嘻鬧打轉的汪啟漢原來是愛她的,但她是不能回報他的情的。然後當丁天使問汪啟漢「還是朋友吧?」汪啟漢還是很有風度的說「不是朋友,是哥們。」,看到這一幕時,我深深的被感動。因為,汪啟漢的回答使的丁天使又重燃起了對人生的希望,她發現,人性其實不是那麼的黑暗冷酷,他們只是無法一下子接受不了解的事,害怕不同於他們習以為常的狀況,用排斥來防禦他們內心的恐懼不安。寫的真好,不是嗎?
在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人物就是汪啟漢了。因為,在他被拒絕了之後,他還是願意和丁天使當朋友,並不因為她是同性戀,而就排斥她,這一種風度真的是太好了啊!現代人可能很少有人能夠被拒絕之後,還很有風度的說還是好朋友的,你看看這真的是太好了嘛!簡直可以說是偶像啊!而看到他可以接受有一個同性戀的友人,我也很高興,因為這表示他的觀念可以說是十分的開明的。曾經看過一份統計,它說有超過六成的比率是可以接受同性戀友人的存在,有一成的比率,是承認自己是同性戀的。這一份統計已經清楚的顯示了,現在我們國人已經可以慢慢的去接受同性戀了,這是一件好事不是嗎?也許在將來的某一天,同性戀已經完全的被我們國人所接受了。我衷心期盼那一天的到來。
白水湖春夢不錯喔!可以看看千江有水千江月也很棒!
逆女真的也很好看寫出了社會的另ㄧ面,我們所不熟悉的另ㄧ面
《蘇西的世界》
原來
樹葉沙沙的搖動,雲緩緩的飄移,有風。迎面而來的微風,有著淡淡的青草香,淡淡的,淡淡的,若有似無捉摸不定。天空是我最喜愛的湛藍,藍藍的天空有幾朵雲點綴著,形成了百看不厭的迷人景致。有一棟房子矗立在草地上,屋子旁有一個鞦韆,鞦韆上坐著我。靜靜的看著這個世界,看著這個世界的移動。是寧靜的,是無煩憂的,是晴天的,是安全的,是……,是我的天堂啊!
剛開始接觸到這本書時,我有些害怕,因為這是一本以一個已上天堂的女孩為第一人稱的書。我怕,是因為我怕她是以恐怖的手法在描述整個故事,可是後來我發現,她是以一個清新的口吻,娓娓道來一個家庭在歷經不少風浪,依然屹立不搖,充滿希望的故事。
是什麼感覺呢?在看完這本書之後,應該是鬆了一口氣的感受吧!
在書一開始的時候,就發現了主角蘇西的死,心自然是很沉痛,一個十四的女孩竟遭遇了這種事。而在看到蘇西的家人,因為她的失蹤甚至有可能死亡,卻依然堅強活下去的心路歷程。整個家庭的成員都變了。爸爸因為蘇西的死而衰老許多,卻依然勇敢的支撐著這個家,不讓它垮下;媽媽因為想忘掉失去愛女的傷痛,而發生了外遇,後來更離開了這個家;妹妹琳西一下子從小女孩轉變成大人,堅強的不願讓父母擔心;小弟巴克利還是個孩子,對事懵懵懂懂,但也發現了家裡氣氛的不同,也變了,長大了,每個人都變了。很難形容內心的感觸,只覺得彷若有一顆大石頭壓在心中,喘不過氣,翻不了身,無法動彈。雖然在越接近結局時就越覺得光似乎從層層的陰霾中露出來了,但仍不諱言,心還是會為蘇西的遭遇而感到陣陣的心痛。
其實在書中我覺得作者將天堂塑造成一個人間的社會,普通、平凡但又帶點特別,有種令人熟悉的感覺。天堂沒有壞人,沒有爾虞我詐,沒有瘴癘之氣,只有平靜寧和的氣息。應該是個令人安心的地方吧!
我知道每個人死去時,一定有割捨不下的人事物,可能是親人、愛人、朋友……。正因難以割捨,所以一旦發現他們遭遇危險挫折,而自己卻只能冷眼旁觀完全幫不上忙時,內心必然會感到深深的傷痛,我想這種感受應是吃到一個完全沒有成熟的梅子吧!酸澀的味道令人無法下嚥,卻又不得不吞下。
時間,是可以淡化一切的。
從一開始的錐心之痛,到後來已結痂成心中的一個疤,抹滅不去。不是說不會痛,每次想起還是會痛,只是不那麼痛。時間是真的有魔力的,不是嗎?
人生須臾,及時把握。
我們都只是渺小的一粒沙。生命其實充滿了許多無可奈何和變化,我們永遠也不知道未來的變化,這可能是生命最大的快樂,但也可能是人生中最大的悲哀。一體兩面的啊!
勇敢的承認他人的死亡,其實也是一種對自己的赦免。因為放不下,所以不願承認心愛的人已死去,結果不僅自己痛苦不堪,也使別人情緒低落。面對現實,雖然會痛苦,但不論是誰,我都認為這才是最好的安排,因為逃避並不能解決現實,反而會使自己墜入無窮盡的深淵啊!
身為孩子,其實都是希望得到父母的注視和關心。每個人都是這麼的期望著,巴克利也是這樣的,他也希望得到父親的關愛。他並不希望父親一直將心思放在他那早已死去的姐姐蘇西身上。這種想法其實我也可以體會,我也常希望父母把心思放在我心上,但其實那是不可能的啊!就如同書中主角的爸爸虛弱的說出了:「你永遠也做不出選擇的。你們三個,我每個都愛。」父母其實每一個小孩都愛的,不論小孩多麼的不遜、頑強,都依然還是父母心中的一塊瑰寶啊!我不禁感到汗顏,為我以前對父母所做的幼稚的事。
前些年,在俄羅斯發生了校園人質事件,在被囚禁的人質當中,一位母親被迫做出選擇,在女兒和兒子之間。她選擇了和年齡較小的兒子一同離開被囚禁的場所,而她六歲大的女兒在她身後大喊:「不要丟下我。」但那位母親還是狠下心的離去了。母親心中當然難過,但又不得不做出這個令人傷心的決定。我原以為這將會是個悲劇,那位母親未來將會一直在悲傷中度日。但幸運的是,我發現這是以喜劇收場的。因為就在隔天,校園人質事件在一場血腥的衝突之中落幕了。令人驚喜的是,那一位小女孩僥倖的活了下來,母親當然十分高興。其實是做不出決定的,但如果是在三個人可能都會死或只有一個人會死的話,這抉擇也是做的出來的,但前提是要狠下心來。
人真的很奇怪,但有時又奇怪的有點可愛。
有些事是很神秘的,令人捉摸不定。
人心就是這樣,有時你以為他是好人,並不會對你不利。可是事實上,往往到後來卻又發現原來他才是那加害於你的兇手。有些諷刺,可現實往往都是如此的殘酷。
我想這本書迷人之處,正是因為它以一個已上天堂的女孩為主角。這是特別的,以往我都不曾看過這種類型的書,也不曾想過會有這種類型的書出現。這是一種特別的嘗試,不論是對作者或是對我來說都是。我很高興我有幸能有這一個特別的嘗試,因為我的眼界又變寬了,也又學到了一些事。
我盪著鞦韆。盪啊!盪啊!高高低低!景物不斷的從我眼中消逝,又出現,不斷重複,沒有停止。我發現世界因為我的鞦韆,而變的有趣多了。人活著不就是要這樣嗎?事情不變,那我的心就自己變啊!現實生活中就是要這樣。只要換個角度,世界就截然不同了。偶爾哈哈大笑,跳一場舞,說個笑話,唱一首歌,閉上眼睛,無須理由。人生過的快意就好,何必在意太多呢。物換星移,轉瞬即逝,沒有什麼是真的抓的住。原來一切都這麼的簡單。人生啊!真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