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四月19

63)Innovative Reading Experience with Online Spoken Word Library--by eTutor

Dear Reader: Welcome to my place...

I assure you that we are going to start a very interesting journey in the fabulous world of Foreign Language e-Learning.

Are you afraid of English? Do it no more! Come and join me in this virtual trip of discovery of, only a very small part, our ~WONDERFUL DIGITAL LIBRARY.

eTutor

Posted by cir at 14:36  迴響 (13)引用 (0) │ (閱讀 4079 次) │ 閱讀馬拉松

引用URL

http://blog.lib.tku.edu.tw/trackback.php?id=374

回應文章

Dear Fellow Readers,

My first book review is made from AESOP's Fables~伊索寓言.

I especially like to mention the three bellow cited fables, which enlighted my humble experiences as a human, a man and as a fellow in today's anarchical society:

1)Beware lest you lose the substance by grasping at the shadow (from The Dog and the Shadow)
2)It is best to prepare for the days of necessity (from The Ant and the Grasshopper); and
3)'Union gives strength'(from The Bundle of Sticks).

Of course, you are most welcome to share with me and our forum your own point of view, smartly grasp from your daily life.

By the way, I would like to mention that, for this time, I have in stead of reading the AESOP's Fables, listening to it from the web, tru an available online digital library service, offered by our Library, which is the Naxos Spoken Word Library (拿索斯線上有聲圖書館)

For those of you who might be interested to take a glance at it, please try it by copying this hyperlink to your internet browser: http://tku.naxosspokenwordlibrary.com/default.asp?page_name=S_contentQuery&page=1&label=&genre=&char=ALL&item_code=NA120712

Last but not least, I would transcrip the following briefing information, extracted from our library ~Database Selection
拿索斯線上有聲圖書館》收錄二百五十多套榮獲國際大獎之有聲書(Audio Books),包含百位文學家、劇作家、詩人等360個以上作品,包括文學鉅著、精選詩作、宗教、哲學、神話、寓言、歷史、傳記、故事及音樂教育叢書等。超過1,000個小時之隨選音樂(MOD)有聲書,內含之主要有聲書目錄包括有「經典小說」、「史詩」、「兒童經典著作」、「少年經典著作」、「歷史」、「兒童歷史」、「莎士比亞戲劇」、「其他作家戲劇」、「詩詞集」、「散文集」、「偉人‧名人傳記」、「哲學」、「宗教」、「體育」、「音樂家‧作曲家傳記」、「音樂教育」、「藝術」、「美酒入門書」、「文學精選輯」等。

May you have a nice reading day, week and life.

eTutor

Posted by eTutor at 23/04/2006, 15:34

I have looked for "Audio Books" a long time.
Thanks for share! ;)

Posted by Lucky Boy at 24/04/2006, 20:36

書名:國際政治與外交政策
出版社:五南圖書
作者:林碧炤

我閱讀的是政治大學外交系教授林碧炤所著的國際政治與外交政策,此書雖然是我準備研究所考試時的教科書,但我認為他是一本能引領普羅大眾進入國際關係這一門學科的一本很好的典範。它告訴我們學習國際關係的目的是什麼?取得一般性國際知識、明白國家相處的道理、思考人類發展的方向、解決特定的問題、累積知識和達到社會科學化的目標;透過它我們將會暸解國際關係是很實用的一門科學,它擁有高度的包容性與其他的學科有高度的聯繫,包括地理、政治學、經濟學、法律〈特別是國際法〉,作者以很通俗的筆法引領讀者能很清楚的瞭解國際關係的脈絡;首先他介紹了國際關係各學派的理論以及不同學派著重的權力分配概念,特別是新自由制度主義學派強調國際社會裡國家不再是主要的行為者,全球化的社會國際問題的領域越來越廣國家不能單方面的解決單邊或雙邊的問題他們認為未來國際社會需要依賴國際建制(instutution),如聯合國、國際組織等等;而傳統現實主義和新現實主義則皆認為國際社會是無政府狀態,權力問題是國際關係的核心而軍事問題則是國際問題的主軸。
接著作者一一介紹了國際社會的成員、權力的概念、互賴與整合理論、權力平衡以及集體安全的運作的方式和歷史事件之分析、最重要的能輔以各家學派和大師的理論指引讀者能以國家利益的角度分析外交決策的形成,進而幫助國家能有效的化解衝突與執行危機處理。本書讓我感受最深的話乃是─國際政治就是權力政治,也是一種國家利益調整的過程,正如現實主義大師摩根索所言:「一項政治決策爲的是:保持權力、增加權力或展示權力」。因此欲了解國際關係的運作必先了解並定義出自身國家再國際社會所扮演的權力的角色。權力可以是相對的也是可以被約略估量的。比方說台灣對於中國大陸也許是沒有權力的小國;但相對的之於更多國家台灣可能是擁有許多權力的大國。傳統的權力著重軍事力或武力,但隨著全球化浪潮的衝擊下,奈伊(Joseph Nye)所謂的軟權力(soft power)─文化、語言及媒體意識型態的力量將影響更多跨國際範疇的事務。ㄧ語貫之,國際關係是一門促進國際社會和平,與提出外交決策分析途徑的一門很實用的學科。歡迎有興趣的人能與我分享您對國際關係的心得喔!

Posted by e-tutor at 24/04/2006, 23:51

Posted by eTutor at 25/04/2006, 01:01

書名:資本家的冒險(Adventure capitalist)
出版:商周出版
原出版者:Jim Rogers
譯者:劉真如

我是在閱讀商業周刊的書摘時看的介紹此書的簡介,本書的作者吉姆‧羅傑斯(Jim Rogers)是號稱原物料之父的投資界教父級人物─量子基金的創辦人。由於我本身對投資、金融、股票極有興趣又即將進入淡江歐洲研究所繼續學業,因此對於此本描述全球各地發展及探索未來趨勢之書帶給我前所未有的驚奇與喜悅,它讓我領悟到原來投資致富可以結合了旅行、冒險和生活品味。
本書的作者畢業於英國的牛津大學,後來在華爾街工作,跟索羅斯共同創設了聞名全球的量子基金,十年內賺到足夠花用一生的財產,三十七歲決定退休並展開他一邊冒險,一邊投資的冒險生活。作者身為一家海外避險基金的經理人,他嘗試分析世界各地的資本、原料、商品和資訊的流動,在全球各地投資別人不敢投資的地方,開拓別人未經開發的市場是他成功的主因。作者最渴望的是徹底了解這個世界,儘量品味生活,得到自由─環遊自己內心所認定的真實世界。他說:「除非你實際穿越邊界,必須自己尋找食物、油料和睡覺的地方,除非你真正體驗過這些事情,否則你不算到過這個國家。」作者和他太太乘坐一部改裝成四輪傳動的賓士柴油車〈全世界的卡車、巴士、火車、船舶都燒柴油,到處都買的到柴油,汽油反而難找;世界上每一個獨裁者和黑幫份子都坐賓士車,即使在沒有完善公路系統的國家,也有賓士車維修服務〉另外他們在睡袋、帳篷之外攜帶了含有瘧疾丸、抗生素的醫療用品箱,因為作者考慮到,在某些情況下,自己可能要充當醫生,他們拜訪了怪病專家,同時學習了該如何運用這些東西。經過萬全的計畫和準備,他們在千禧年前夕展開了為期五年的環遊世界旅程。
作者在書中寫出他對起飛中國之看法,他認為中國雖然自稱共產黨卻有者悠久的資本主義傳統。他說中國有龐大的華僑人口從日出工作到日落,沒有午睡習慣,並存下百分之三十的收入,相較美國的儲蓄率只有百分之ㄧ他認為中國的經濟成長會超乎想像,但亞洲新的問題如同中國─女孩太少了,我覺得看完此書訓練了我應用獨立思考來看待這個多面向又面臨多重整合的世界,並培養了不少投資決策的能力。希望有冒險性格的你也會跟我一樣想體驗吉姆‧羅傑斯(Jim Rogers)的資本家的冒險喔!

Posted by eTutor at 25/04/2006, 20:48

:) 看完你對這本書的介紹,我產生了兩個想法.一個是,即使在這個地球村的時代,但西方人跟東方人的文化差異真的有落差ㄟ;另一個是,果然是有錢又有閒的人才能以如此的方式享受體現生活和生命!

Posted by elvira at 26/04/2006, 13:00

書名:其實,我這麼努力
出版:社天下文化
作者:吳若權

這一本書其實是我於十一月時購買《三十雜誌》的贈品,但我覺得看完這本書真的對我獲益良多。他其實就是知名作家吳若權本人求學求職的經驗之談。我從中學時期就很喜歡吳若權的書,他的書或他在報章雜誌所刊登的小品文都能運用淺顯自然的筆法寫出積極的人生態度、處理感情問題的哲學,每每在自己困頓時看到他的書總回油然燃起自己生命的燈塔,彷彿找到一盞照亮未來的明燈。
他在此書中說明了他如何從沒有背景的企管系畢業生,在大學生涯中善用時間自我栽培,到後來應用脫穎而出的履歷表得到HP惠普公司工作,又輾轉進入IBM後來成為自由作家與顧問的經驗談。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他說大學生在學期間,除了讀書之外,能運用以下方法未就業作準備:1. 參加社團,歷練溝通、協調能力。2. 閱讀財經、企管及相關其他產業的期刊,掌握行業的特性和發展趨勢。 3. 報名有興趣的比賽,訓練膽識、並培養榮譽心。 4. 培養語文能力,讓自己更有國際觀。 5. 以文字影像等記錄你的生活,將來可以豐富求職的履歷資料。6. 常與已經畢業的學長姊聯繫,可以學到很多的歷練和相關產業知識、也可以拓展人脈網路。至於未來該進大公司或小公司要依自己的個性而定。總之幸運與機會是留給那些做好準備的人,想要培養自己的競爭力嗎?請你也來跟我ㄧ起實踐吳若權的「努力」哲學吧!

Posted by eTutor at 26/04/2006, 23:55

書名:人生需要幾座燈塔
出版:九歌文庫
作者:傅佩榮

我很幸運,從小就生在一個熱愛閱讀的家庭裡。家裡的書櫃總不缺各類的圖書,老媽喜歡閱讀健康養生的書籍,老爸喜愛閱讀傳記和歷史及日文雜誌,律師哥哥則喜歡看心靈成長類的書刊。哥哥就讀台灣大學時就曾修過台大哲學系傅教授的課,因此有關他的書家裡的書櫃裡就有好幾本。我是家裡最不好學的那ㄧ個,小時候比較喜歡看漫畫和卡通,直到上大學以後才漸漸養成閱讀習慣。
還記得是今年過年的時候,因為在準備研究所的考試,也另一方面思考自我生活的目的和對社會民族的價值。很幸運得從書架上信手拈來此書閱讀,它使我看清楚人生的出路和我的人生觀。人生的基本責任就是能激發潛能,讓自己不停地成長和發展,並且在自我實現的過程中學會評價自我得失。要評價人生總需要有一個標誌可供指引參考,就猶如燈塔之於船隻一般,船隻經過岸邊看到燈塔時便會知道自己的位置,以防暗礁確保安全。人生就像航海一樣,經常是波濤洶湧,很多時候各種事件的發生錯綜複雜,令人不知身置身何處?該往何處發展奮鬥。傅老師提出一個人在一生中至少需要的三座燈塔一是「知識」能獨立思考並能向外求知向內反省的知識(知識如果沒經過自己消化,永遠是學來的,而消化之後能以自己的生活經驗為基礎,能夠實踐的知識才是真知識)、二是「藝術」真正的藝術可以點化生活的困境、找尋永恆、三是「宗教」一個人有了信仰生命變有了浩然的光明。另外沒有信仰的人可以認識「哲學」它能幫助人們瞭解困難、解決問題。希望有興趣的讀者也能透過此書找到自己生命中的燈塔!

Posted by eTutor at 27/04/2006, 23:53

書名:中國外交史要義
出版社:五男圖書
作者:王曾才
從小我就特別愛讀歷史和偉人的傳記,我覺得讀史書不僅僅能讓人認識過去的時代背景和文化傳統,更能從古代人對特定歷史事件的所作所為得到領悟。正所謂「鑑往知來」我們想要在今日紛擾變化的社會中能發現運用於未來的法則和規範,必先熟孄過去的歷史的軌跡是如何演化的。
王曾才教授曾是本校的歷史系教授和文學院院長,也是我十分喜愛的史家。感覺看王老師寫的歷史像在讀小說,不像在讀史書。他從外交和國際法的角度去分析當代中國為什麼會被迫簽下不平等條約和割地賠款等喪權入國的種種不堪史實。乃是因為中國過去的外交和對外貿易是以朝貢制度羈糜朝貢國的工具,因此當西方工業革命後敲開封鎖中國的大門後產生的是產生的是朝貢制度與西方多元國際政治的格格不入,那其實是一場歷史造成的美麗錯誤,是沒有絕對成敗論的

Posted by eTutor at 28/04/2006, 18:21

面對即將要到來的畢業以及求職階段,我決定藉由他人的經驗來幫助我度過這段時期,我選擇了吳若權的"其實、我這麼努力"這本書的原因除了作者對於事情的述敘有條有理之外,他在面對IBM、HP,一直到微軟等各種高科技業的求職技巧也是我選擇這本書的原因之ㄧ。
書的開頭從告訴大家作者的面試經驗談開始寫起,讓我知道在面試時除了注重自己的談吐,細心的觀察也是相當重要的。接下來吳若權一間一間寫出各個公司的文化以及經營理念,像是IBM所表現出來的專業與HP所表現出的和樂融融感覺是完全不同的,各家公司給予員工的自己的空間也是各有特色,我們在尋找適合自己的工作的同時,這些小細節也是應該注意的。
除了告訴讀者吳若權自己的工作經驗,他也在書的後面提到自己創業所面對的各種難題以及努力成功的過程。在創立方與圓的工作室時員工只有作者一人,身兼主管、員工以及打埽的工友的他雖然在創業初期看盡了社會的人情冷暖,但也由此找到的真正的友情。隨著公司規模越開越大、所請的員工也越來越多,作者嚐到了真正的成功!他除了告誡讀者要保有自己的競爭力之外,與主管有良好的溝通管道也是相當重要的,這些都可以為我這個社會新鮮人上了有用的一課。

Posted by 依佳 at 28/04/2006, 23:00

世界閱讀日 淡江大學覺生紀念讀書館
食字癖者的札記閱讀心得 ~
內容大要:
閱讀之所以私密,不在我們所讀的對象,而是我們閱讀的方式其實透露了我們自己。用這個觀點看,書評可以跟那本書一點關係也沒有,所以「讀後感」其實沒有多大的意義,因為你的閱讀並不能等同他的閱讀,他看到了什麼東西,完全不能保證你也看到,雖然明明白白你們在看同樣的東西…
心得感想: 
看看讀書館書蠹的菜單,彼此重複性極低,可見書的選擇實在是太多
樣了,這更加突顯書評書話之必要:書海撈針,顯其特色,或引發興
趣,或評判優劣。談書的書愈多,理論上讀者可接受到的讀書觀點就
愈豐富,但有時我不免憂慮,這會不會是另一種資訊螺旋,因為資訊
過多,我們發展出某種掌控資訊方法,然而這掌控資訊的方法也成了
資訊的一部份,從而加速原來的資訊超載。對讀者而言,這不是個問
題,一直以來書就多到一生也讀不完;對出版體系而言,談書的書也
是書,同樣面臨著書與書相互吞噬的困境。讀者會抓到什麼書,還是
有很大的機遇成分,我們只能盼望各種提供書評書話書介書訊的機制
能夠有效做好分類,讓不同興趣取向的讀者不必費一番力氣就可找到
需要的書。

 不知道「是時談書熱」會不會引起「是時讀書熱」,至少對我而言
看別人讀什麼書、怎麼讀、讀到了什麼,是一件令人興味盎然的事,
享受之外,也促使我去思索「閱讀」這件事。究竟人們為何而讀,除
了功利性目的,也可以無所為而讀,因為閱讀是一種樂趣,甚至是一
種無法褪去的習慣,阿爾維托.曼古埃爾在《閱讀地圖:一部人類閱
讀的歷史》(商務)裡說的好:「閱讀,幾乎就如呼吸一般,是我們
的基本功能」。

 閱讀什麼,不必跟著書店的新書平台和任何類型的排行榜起舞,所
有沒讀過的書都是新書,那些最不起眼的書店角落,也許恰巧埋藏著
寶藏,你永遠無法得知一本書的奧秘,除非你翻閱了它。對於知識的
咀嚼本身就是一種知識,閱讀沒有一成不變的教戰手則,每一位讀者
都應該發展出自己的讀書風格,寫下屬於自己的讀書札記,正如那些
書評書話帶給我們的啟示,讀與寫,僅在一線之間。

Posted by 澄 at 29/04/2006, 15:36

書名:百年孤寂
出版社:志文
作者:賈西亞‧馬奎斯
譯者:楊耐冬

由於就讀的是西班牙語系,自然想對西語系國家所謂人稱道的文學名著有進一步認識。作者馬奎斯本是哥倫比亞的記者,也拍過電影。他的作品能得到諾貝爾文學獎但卻不會艱澀難懂,他的作品總能深刻的徘徊在現實人性與魔幻之中,總之,他之於拉丁美洲文壇猶如塞萬提斯之於西班牙或如沙士比亞之於英國文學一般。他的文學價值幾乎已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

本書描繪的是一個橫跨六代家族的故事,描述在沼澤森林建立名為馬康多城鎮的第一代家族的故事,家族從興盛到沒落,小鎮也隨著時間潮流興盛而成為一座城市,但是也隨著時間的洪流與家族一同逐漸沒落成廢墟。我原本不明瞭何謂馬奎斯的魔幻寫實手法,但是在看過這一本書後,的確!也找不著更好的形容詞,書中有幽靈、預言、性愛、亂倫以及戰爭等等,我很佩服作者可以如此精闢的描寫橫跨六代的家族故事,寫盡家族會面對到的問題,同時也深刻的描繪出人心。

戰爭改變人心、官商勾結屠殺罷工工人,而軍方卻隱瞞事實、血親間複雜的情愛,亂倫的迷思、日子安逸致使人心腐敗,努力想要興盛家族的女人,也就是第一代家族的母親-易家蘭,縱使如此,因為年紀年邁也無力回天,我很佩服作者可以如此精闢的描寫橫跨六代的家族故事,寫盡家族會面對到的問題,同時也深刻的描繪出人心。 最後,「廢墟」-馬康多也隨著一陣颶風毀滅,消逝在歷史當中。

看完此書,會讓人感覺瞬間老了幾十歲,感嘆物非人亦非。『所謂的歷史,如果不經由某些方式記載,它也不過是時光洪流的浪花;但是所記載的歷史也不一定正確,何謂真相?』
這本書真的是拉美文學的經典,不管你是真的想看本會震撼你靈魂的巨著,還是只是想裝文藝青年呼嚨人!百年孤寂都是上上之選!

Posted by eTutor at 29/04/2006, 23:21

:D
世界上的經典文學作品,作者通常會利用文字描摹出當時的社會現況以及所賦予更深層的意義,也許有些比較成熟的作品和用字沒能在我們這個年紀讓我們了解,但經過幾年的社會歷練後,我相信必定能夠在這些文字中玩味,留下更深刻的記憶。

Posted by Emma at 08/05/2006, 22:05

:) muy bien

Posted by 不易 at 07/06/2006, 23:04